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3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人民版201901293107.pptx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3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人民版201901293107.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43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人民版201901293107.pptx(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3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3-,命题特点,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课标全国卷注重从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考查本讲的内容,突出对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 2.从社会热点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以抓改革激发社会活力是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难题和挑战。 3.从预测角度看,“三农”“民生”“政治制度建设”等角度是很好的命题切入点,力图给当今的社会改革提供借鉴。,-4-,命题特点,考题扫描,1.(2018课标全国,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
2、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5-,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参考答案:(1)区别: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
3、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 (2)意义:方便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长期使用,影响深远;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对年号的改革。第(1)问,可先把材料分为两层,前者突出年序纪年制度的弊端,后者对应进行改革,由此可得出区别;第(2)问根据材料从对当时、后世及国际三个角度来分析。,-6-,命题特点,考题扫描,2.(2017课标全国,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 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
4、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7-,命题特点,考题扫描,(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参考答案:(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
5、;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8-,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得出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根据材料“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得出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根据材料“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得出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第(2)问,根据材料“隋朝统治者
6、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得出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根据材料“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得出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皇律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并为后世法制建设,特别是唐代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9-,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经济上,铁农具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 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
7、割据混战。 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其中法家学说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10-,(2)具体原因 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秦国落后于其他诸侯国,希望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11-,2.内容,-12-,-13-,3.评价 (1)积极作用 政治上,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给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
8、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 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变法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14-,思维点拨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商鞅变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合乎秦国国情;得到了统治者的坚定支持;商鞅确立了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而且取信于民;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与旧贵族的论战,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商鞅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做斗争。,-15-,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有利条件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促进
9、了社会的发展。 长期的杂居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社会矛盾 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赋税制度上的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16-,2.内容,-17-,-18-,3.评价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思维点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 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选修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43 古代 课件 人民 201901293107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6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