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奥赛实验班201901240263.doc
《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奥赛实验班20190124026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奥赛实验班201901240263.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唐县一中奥赛试验部高一上学期第四次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封建制度(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B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2秦始皇为破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的困局,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奖励耕战,实现统一 B.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C南平越族,北伐匈奴 D.推行郡县,建立集权制3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汉武帝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佐汉昭帝;而丞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宰相没有地位 B外朝制约内朝 C内朝参与政事的决策 D皇权得到强化4元政府设置的行省一般不以自然屏障为边界,如将汉中地区划入陕西,将徐州划归江淮,人为割裂自然经济区。其主要原因是( )A游牧民族经济活动单一 B吸取宋代地方分权的教训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节制 D行省面积较广,管辖困难
3、5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 ”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度( )A促进了文化融合 B维护了社会公平 C有利于专制统治 D加强了民族团结6.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2朝政” 、 “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样,宰相群体已不限于三省长官。这表明( ) 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4、B新设官职逐渐融入三省六部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唐朝时官僚制度还不成熟7.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 ,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 ,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8.“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 ,是采取了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是中国“家天下”的开始 B周代分封制的对象全是王室子弟C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紧密结合 D周政权是垄断性的中央集权9.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
5、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 ;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谏官的职责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1019 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对这场战争与纽约时报的评价理解准确的是( )A这场战争使外国人获得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特权B这场战争刺激了资本主义列强在华的新一轮侵略扩张C这场战争导致中国丧失了台湾、金门、马祖岛的主权D文章作者认为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11
6、. 历史学家陈旭麓评价义和团运动是“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中世纪”指近代以前的历史阶段) 。以下条款为义和团设想的对外和约,其中体现“回到中世纪”的条款包括( )“各国应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3“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A B C D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于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3 个月前公布,以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多达 1.5 亿人。许多地区参加讨论的人数达到了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城市和个别地区达到了 90%。全国人民在什么问题上都想到了,不论是有关宪法的
7、,还是与宪法无关的。关于该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 B主要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诉求C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民主的特点 D规定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13费孝通说:“它(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材料从什么方面说明了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A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传统 B汉族的经济发展优势C长期形成的居住和生活特点 D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经历14.“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常谈起洪秀全,称其为反清第一英雄,
8、很可惜他没有成功。 ”(兴中会革命史要)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 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C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D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15张鸣教授论道:“尽管破坏不那么大,但革命毕竟是一场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激烈变革。革命后,中国的国门上的招牌变了,从一个君主专制的政体,变成了最先进的美国体制但是,革命后的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制度,落到实处,的确大有困难。 ”革命后新制度的落实“大有困难”根本上是受制于( )A 革命造成的破坏程度 B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C 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 D 帝制思想根深蒂固16.蒋介石 1938 年 8 月 3
9、1 日日记云:“今日长江之敌已入挂形(易攻难退之地)与险形之地矣!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此倭寇之必败也。 ”此会战前后历时 4 个月,战场跨 5 个省,虽然最终失利,但是它翻开了抗日历史崭新的一页。此会战指(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17. 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 ,在侵略者“被虐” “遇害”的地4方, “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 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 )A. 阶级矛盾激化 B. 中国主权丧失殆尽C. 民族矛盾缓和 D. 清政府角色的变化18.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
10、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 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 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 辛丑条约和义和团运动C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D军阀混战和国民大革命19. 1940 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 )A.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11、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20. 1880 年,薛福成写到:“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开埠通商 协定关税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 A. B. C. D.21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 ”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 )A与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唐县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四次 月考 试题 实验 201901240263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