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版高考化学专题二十三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件20190225146.pptx
《北京市2019版高考化学专题二十三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件2019022514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9版高考化学专题二十三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件20190225146.pptx(1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二十三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高考化学 (北京市专用),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1.(2012北京理综,10,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五年高考,答案 A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和强氧化性,所以在中可能发生反应6I-+8H+2N 3I2+ 2NO+4H2O,而使中液体变为蓝色。,2.(2017课标,13,6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C FeCl3溶液与足量铁粉发生反应:Fe+2Fe3+ 3Fe2+,Fe为还原剂,还原产物为Fe2+,还 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2、的还原性,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实验现象可推知,钠在CO2气体中 燃烧生成的黑色颗粒为C, O2 ,则CO2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B项不符合题意;NH4HCO3 受热分解生成NH3、H2O、CO2,其中NH3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现象无法得出 NH4HCO3显碱性的结论,C项符合题意;相同浓度的银氨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Cl-和I-,产 生AgI沉淀而没有产生AgCl沉淀,说明Ksp(AgI)Ksp(AgCl),D项不符合题意。,关联知识 CO2作氧化剂的反应 CO2+2Mg 2MgO+C CO2+4Na 2Na2O+C CO2+C 2CO,3.(2016课标,12,6分)某白色
3、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 解; 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 )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答案 C A项,加入足量稀硫酸后,固体全部溶解;B项,加入足量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但仍有 固体存在;D项,加入足量稀硫酸并振荡后,固体全部溶解。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思路梳理 根据题中给出的实验现象,对照各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即可找出正确选项。,4.(2
4、015课标,13,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 际相符的是 ( ),答案 D 稀盐酸滴入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NaOH优先发生反应,不会立即产生气泡, A项错误;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会产生红棕色气体,B项错误;AlCl3溶液滴加到浓 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Al3+4OH- Al +2H2O,不会产生沉淀,C项错误;H2C2O4与高锰酸钾 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KMnO4溶液褪色,D项正确。,5.(2015天津理综,2,6分)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
5、+,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答案 B A项,在溶液中加KSCN可检验Fe3+的存在,但不能证明原溶液中无Fe2+;B项,无水 CuSO4遇水蒸气生成蓝色的CuSO45H2O晶体,常用无水CuSO4证明水分的存在;C项,灼烧白色粉 末,火焰呈黄色,只能证明原粉末中有Na+,不能证明原粉末中无K+;D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有CO2、SO2。,评析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或离子的检验,学生需要全面掌握物质和离子检验的基础知识。,6
6、.(2015浙江理综,8,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 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 或S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的方法,答案 B 氯水有漂白性,无法用pH试纸测其pH,A项不正确;B项正确;若溶液中有Ag+,也可产 生同样的现象,C项不正确;提纯混有少量KNO3的NaCl应该用蒸发结
7、晶法,提纯混有少量NaCl 的KNO3才能采用D项中所述方法,D项不正确。,7.(2014四川理综,4,6分)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B 将Fe(NO3)2溶于稀H2SO4后,Fe2+会被氧化成Fe3+,故无论Fe(NO3)2是否变质,滴加 KSCN溶液后溶液都会变红,B项错误。,8.(2014浙江理综,13,6分)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 溶性无机离子:Na+、N 、Mg2+、Al3+、S 、N 、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 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已知:3N +8Al+5OH-+2H2O 3NH
8、3+8Al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试样中肯定存在N 、Mg2+、S 和N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答案 B 气体1和气体2都是NH3,气体1来自N 与Ba(OH)2的反应,气体2来自N 与Al在碱 性条件下的反应;沉淀1来自试样与Ba(OH)2的反应,且在酸性条件下能部分溶解,所以沉淀1是 BaSO4和Mg(OH)2;沉淀2来自碱性滤液与CO2的反应,沉淀2中一定有BaCO3,也可能有Al(OH)3。 由上述分析可知,N 、N 、Mg2+、S 一定存在,Na
9、+、Cl-、Al3+可能存在。,评析 本题以试样分析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应等知识。综合性较强,难 度适中。,9.(2018课标,26节选)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 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 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答案 (1)加入过量稀盐酸 出现乳黄色浑浊 (吸)取上层清液,滴入BaCl2 产生白色沉淀,解析
10、 (1)设计离子检验实验方案时注意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检验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含有 硫酸根时,先加酸除去S2 ,再加入Ba2+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为: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 馏水,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澄清溶液中出现乳黄色浑浊,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 明样品中含有S 。,审题方法 设计离子检验实验方案时,要注意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答题模板 设计离子检验实验方案模板:取少量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向试管中加入 试剂,产生现象,说明含有离子。,10.(2014浙江理综,26,15分)某研究小
11、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盐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 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另取10.80 g 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 g固体1。请回答如下问题: (1)画出白色沉淀1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 。 (2)X的化学式是 ,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 (用化学 反应方程式表示)。 (4)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1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 ,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答案 (1) (2)CaFe(CO3)2 CaFe(CO3)2 C
12、aO+FeO+2CO2 (3)4Fe(OH)2+2H2O+O2 4Fe(OH)3 (4)2FeO+CO2 Fe2O3+CO 检测Fe2O3:将固体用稀盐酸溶解,加入KSCN溶液若显红色,表明产物中有Fe();检测CO:将气 体通过灼热CuO,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解析 无氧条件下溶液3中加入OH-产生白色沉淀2,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被氧化为红褐色沉淀 即Fe(OH)3,则溶液3中含Fe2+,则固体2可能为FeO。溶液1中通入气体甲先生成白色沉淀1,继 续通气体甲白色沉淀1又溶解,溶液1可能为Ca(OH)2,气体甲可能为CO2,则固体1可能为FeO和 CaO的混合物,结合10.80 g X分解得到6.
13、40 g固体1,可推知X为CaFe(CO3)2,固体1为CaO和FeO 的混合物。(2)在惰性气流中加热主要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3)Fe(OH)2在空气中易被O2氧 化为Fe(OH)3。(4)CO2与CaO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只能为CO2将FeO氧化为Fe2O3或Fe3O4。 检验Fe2O3:将固体用稀盐酸溶解,加入KSCN溶液若显红色,表示产物中有Fe();检验CO:将气 体通过灼热CuO,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若CO2将FeO氧化为Fe3O4:3FeO+CO2 Fe3O4+CO,则 Fe3O4的检验方法为:取样品于试管中,加硫酸溶解,分为两份,一份滴加KSCN溶液,另一份滴加 KMn
14、O4溶液,若前者溶液变红,后者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产物中有Fe3O4;CO检验方法同上。,11.(2014天津理综,9,18分)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 Na2S2O3(aq) 实验步骤: 称取15 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另取5 g研细的硫粉,用3 mL乙醇润 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
15、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 (2)仪器a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 。检验是否 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 。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为:2S2 +I2 S4 +2I-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 mL。产品的纯度为 (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
16、量为M) 。 .Na2S2O3的应用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 ,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 (1)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冷凝管 冷凝回流 (3)Na2SO4 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 含有Na2SO4 (4)S2 +2H+ S+SO2+H2O (5)由无色变蓝色 (6)18.10 100% (7)S2 +4Cl2+5H2O 2S +8Cl-+10H+,解析 (1)硫粉难溶于水,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硫粉,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从而增大硫粉 与Na2SO3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反应
17、进行。(2)仪器a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3) Na2SO3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Na2SO4,可用BaCl2和稀盐酸检验Na2SO4是否存在,具体操作见 答案。(4)产品发黄是因为含杂质硫,生成硫的离子方程式为S2 +2H+ S+SO2+H 2O。(5)终点时,S2 消耗完全,I2与淀粉作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6)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 为18.10 mL-0.00 mL=18.10 mL。产品的纯度为 100%= 100%。(7)根据题给信息,结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及得失电子守恒,可写出Cl2氧化S2 的离 子方程式为S2 +4Cl2+5H2O 2S +8Cl-+10H+。,1
18、2.(2015课标,26,14分)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 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 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 现象是 ,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C组 教师专用题组,(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 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的
19、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装置H反应管 中盛有的物质是 。 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 (3)设计实验证明: 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草酸为二元酸 。,答案 (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 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1分,1分,2分,共4分) (2)F、D、G、H、D、I CuO(3分,1分,共4分) H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3)向盛有少量NaHCO3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2分)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草酸的2倍(2
20、分),解析 (1)草酸分解产生CO2,则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 B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为验证产物中有CO,需除去CO2并干燥后通过灼热的CuO,通过检验还原CuO后的产物中 有CO2即可。CO有毒,要注意尾气处理,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F、D、G、H、D、I。装 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为CuO。CO能还原CuO,故H中的现象应为黑色的固体粉末变红, H后的D中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依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将草酸加入到碳酸 氢钠溶液中,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
21、草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欲证明草 酸是二元酸,需证明一个草酸分子中有两个羧基,用NaOH溶液滴定即可。,评析 此题从草酸的性质出发,考查相关的实验操作,试题难度较小。,13.(2014浙江理综,28,14分)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可通 过以下反应制得: C6H12O6(葡萄糖)+Br2+H2O C6H12O7(葡萄糖酸)+2HBr 2C6H12O7+CaCO3 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CO2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实验流程如下: C6H12O6溶液 悬浊液 Ca(C6 H11O7)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
22、中最适合的是 。,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他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 A.新制Cu(OH)2悬浊液 B.酸性KMnO4溶液 C.O2/葡萄糖氧化酶 D.Ag(NH3)2OH溶液 (2)第步充分反应后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 ;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 。 (3)第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 。 (4)第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 。,(5)第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 。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溶液,答案 (1)B C (2)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便于后续分离 氯化钙难以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得到葡萄糖酸钙 (3)葡萄糖酸钙冷却后
23、会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4)可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析出 (5)D,解析 (1)水浴加热只要控制水浴的温度即可,所以温度计插入水浴中。恒压漏斗使反应物容 易流出,故选用B装置。A、D的氧化性较弱,反应速率较慢;B的氧化能力很强,会将葡萄糖氧化 成其他物质;因酶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所以O2/葡萄糖氧化酶是最合适的氧化剂。(2)过量的 CaCO3能将葡萄糖酸全部转化为葡萄糖酸钙,同时过量的CaCO3可通过过滤除去,不会进入葡 萄糖酸钙溶液中。(4)第步过滤后的滤液中除葡萄糖酸钙外,还有溴化钙,加入乙醇后,溴化 钙溶于乙醇,而葡萄糖酸钙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然
24、后通过抽滤将葡萄糖酸钙提取出来。(5) 用乙醇-水混合溶液作洗涤剂,既可除去溴化钙杂质又可减少葡萄糖酸钙的溶解损失。,考点二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1.(2016北京理综,7,6分)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答案 C A项属于溶解;B项属于溶解和浓缩;D项则属于液体的转移。,审题技巧 认真观察中草药煎制的步骤,明确每个步骤的目的。,思路分析 过滤操作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据此可知C属于过滤操作。,评析 该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符合“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2.(2012北京理综,8,6分)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2019 高考 化学 专题 十三 物质 检验 分离 提纯 课件 20190225146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