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3讲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学案201902123222.docx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3讲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学案2019021232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3讲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学案201902123222.docx(4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 讲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考纲要求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5.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6.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学科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质量、元素、电子守恒;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运用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能
2、运用反应原理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利用特征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或判断,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网络构建1电解质和离子反应22氧化还原反应3核心强化1注意离子共存判断中的“一色”与“二性”(1)常见有色离子:Cu 2 蓝色,Fe 3 棕黄色,Fe 2 浅绿色,MnO 紫 4红色,Cr 2O 橙色,CrO 黄色。27 24(2)酸、碱性环境下的不共存情况强酸性溶液:OH 及弱酸根阴离子(如 CO 、SO 、S 2 、CH 3COO 等)均不能大量23 23存在;若存在 NO ,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如 SO 、I 、Fe 2 、S 2 )
3、不能大量存在。 3 23强碱性溶液:H 及弱碱阳离子(如 NH 、Al 3 、Fe 3 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4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酸式弱酸根离子(如 HCO 、HSO 、HS 等)不能大量存在。 3 32牢记离子反应发生的三条件(1)复分解反应型:生成难溶、难电离或挥发性的物质,如生成 BaSO4、CH 3COOH 或CO2;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 Fe3 与 HCO 。 3(2)氧化还原反应型,如 2Fe3 Cu= =2Fe2 Cu 2 。(3)络合反应型,如 Fe3 3SCN =Fe(SCN)3。3牢记高考常考的四种氧化剂和四种还原剂氧化剂:MnO (H )、NO (H )、ClO 、F
4、e 3 。 4 3还原剂:SO (或 HSO )、I 、Fe 2 、S 2 。23 34(上下两组离子中除 Fe3 和 Fe2 能共存外,其他都不能共存)4掌握高考常考的“两大”规律(1)强弱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守恒规律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考点一 离子共存与离子推断类型一 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解析 A 项,KI 溶液中的 I 具有强还原性,ClO 具有强氧化性,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 项,指定溶液中的离子与所给离子都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C 项,HCl
5、 溶液中的 H 与 CH3COO 形成弱电解质 CH3COOH 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 项,NaOH 溶液中的 OH 能与 Mg2 反应生成 Mg(OH)2沉淀,且 OH 能与 HCO反应生成 H2O 和 CO 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3 23答案 B离子共存题目的 3 步解题流程5分点突破角度一:无限定条件的离子共存问题1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H 、Fe 3 、ClO 、Cl BH 、NH 、Fe 2 、NO 4 3CAg 、K 、Cl 、SO DK 、AlO 、Cl 、OH 24 2解析 A 项,H 与 ClO 发生反应生成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 项,H
6、、Fe 2 、NO 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 项,Ag 与 3Cl 、SO 之间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 项,24K 、AlO 、Cl 、OH 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正确。 2答案 D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 、OH 、Na 、NO BAl 3 、AlO 、HCO 、Na 3 2 3CNa 、Fe 3 、SO 、I DFe 3 、SCN 、Na 、CO24 23解析 A 项,该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可大量共存,正确;B 项,Al 3 分别与 AlO、HCO 相互促进水解,且 AlO 促进 HCO 的电离,不
7、能大量共存,错误;C 项, 2 3 2 3Fe3 、I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 项,Fe 3 、SCN 结合生成络离子,Fe3 、CO 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大量共存,错误。23答案 A角度二:题干中有限定条件的离子共存问题3在含下列离子组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2O2后,离子浓度减小的离子种数(见括号)正确的是( )ANH 、Ba 2 、Cl 、NO (2 种) 4 3BK 、AlO 、Cl 、SO (1 种) 2 246CCa 2 、Mg 2 、NO 、HCO (3 种) 3 3DNa 、Cl 、CO 、Fe 2 (2 种)23解析 向溶液中加入 Na2O2后,溶液呈碱性,且
8、 Na2O2本身有氧化性。A 项,NH 与 4OH 反应,NH 浓度减小,只有 1 种离子浓度减小;B 项能大量共存,离子浓度都不减小; 4C 项,Mg 2 、HCO 与 OH 反应,生成的 CO 与 Ca2 生成沉淀,共有 3 种离子浓度减小; 3 23D 项,Fe 2 与 CO 因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且 Fe2 会被氧化为 Fe3 ,23最后生成 Fe(OH)3沉淀,只有 1 种离子浓度减小。答案 C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当溶液中 c(H )110 1 molL1 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 c(H )110 13 molL1 时又能生成沉淀。则该组离子可能是(
9、 )ANa 、Ba 2 、NO 、CO 3 23BBa 2 、K 、Cl 、NO 3CMg 2 、NH 、SO 、Cl 4 24DFe 2 、Na 、SO 、NO24 3解析 A 项,Ba 2 与 CO 生成 B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 项,四种离子能够大23量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能生成气体,在碱性条件下也不能生成沉淀,不符合条件;C 项,在酸性条件下不能生成气体,不符合条件;D 项,所给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且在酸性条件下生成 NO,在碱性条件下生成 Fe(OH)2沉淀。答案 D角度三:选项中有限定条件的离子共存问题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
10、.0 molL 1 的 KNO3溶液:H 、Fe 2 、Cl 、SO 24B通入过量 SO2气体后的溶液:H 、Ca 2 、Fe 3 、NO 3C通入足量 CO2的溶液:H 、NH 、Al 3 、SO 4 24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 、K 、CO 、NO23 3解析 A 项,1.0 molL 1 的 KNO3溶液中,NO 、H 和 Fe2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 项,通入过量 SO2气体后的溶液中,SO 2能被离子组合(NO 、H ) 3和 Fe3 氧化,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 项,通入足量 CO2的溶液中,各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而能大量共存,正确;D 项
11、,与铝反应产生大量 H2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在酸性溶液中,H 和 CO 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存在 NO 也不能产生 H2,错误。23 3答案 C6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w/c(H )0.1 molL 1 的溶液:Na 、K 、SiO 、NO23 3B加入铝粉生成 H2的溶液:K 、Mg 2 、SO 、HCO24 37C c(Fe3 )0.1 molL 1 的溶液:Fe 2 、Al 3 、Cl 、CO 23D能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I 、NO 4 3解析 A 项, Kw/c(H )0.1 molL1 的溶液显碱性,在碱性
12、溶液中各离子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B 项,加入铝粉生成 H2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 HCO 都不能大量存在,错误;C 项,CO 与 Fe3 、Fe 2 、Al 3 均发生反应,而 3 23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 项,能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 I 与 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3答案 A审离子共存题目中的 5 大易忽视点(1)注意判断离子共存的情况:“能、不能” , “一定、可能、一定不能” 。(2)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酸碱性:酸性溶液应考虑 H 的存在,碱性溶液应考虑 OH的存在。(3)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时,有
13、色离子不能存在。(4)注意正确理解“透明溶液” ,如 NaCl 溶液、KOH 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CuSO 4溶液、FeCl3溶液是有色透明溶液,不能认为“有色”就不透明。(5)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水的电离程度:当由水电离出的 c(H )或 c(OH )小于 1107 molL1 时,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当由水电离出的 c(H )或 c(OH )大于1107 molL1 时,溶液可能为弱酸盐溶液或弱碱盐溶液。类型二 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推断解析 溶液中加入 Ba(NO3)2,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溶解于盐酸中,说明有 CO,无 SO ;与 Ba(NO3)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AgNO3(H
14、NO3)后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有23 24Cl ;焰色反应呈黄色,一定有 Na ;K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答案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突破离子推断8分点突破角度:离子推断7某溶液含有 K 、Fe 3 、SO 、CO 、I 中的几种。取样,滴加 KSCN 溶液后显24 23红色。下列有关原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的离子为 Fe3 、SO 24B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 CO 、I 23C不能确定的离子为 K 、SO 24D确定是否含有 K 需要经过焰色反应解析 滴加 KSCN 溶液后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 ,Fe 3 与 CO 能发239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
15、e 3 与 I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原溶液中一定不含 CO 、I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 SO ,而 K23 24需要经过焰色反应才能确定其是否存在,A、B、D 项正确,C 项错误。答案 C8pH0 的某溶液中还可能存在 Al3 、Fe 2 、NH 、Ba 2 、Cl 、CO 、SO 、NO 4 23 24中的若干种,现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 3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试液中一定有 Fe2 、SO 、H 、NH 、Al 324 4B试液中一定没有 Ba2 、CO 、NO23 3C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O CO 23H 2O= 22Al(OH
16、)3CO 23D气体 A、B 之间肯定不能发生反应解析 由试液呈强酸性知其中不含 CO ;由知试液中有 Fe2 、SO ,而无 NO23 24、Ba 2 ;由知试液中有 NH ;由于溶液 B 中含有 Ba2 、OH ,故通入少量 CO2时生成 3 4的沉淀 C 含有 BaCO3,故无法确定试液中是否有 Al3 ;上述实验操作也无法确定试液中是否有 Cl ,故 A、C 错误;气体 A 是 NO,气体 B 是 NH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 N2与水,D 错误。答案 B9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溶有 NH 、K 、Al 3 、Mg 2 、HCO 、Cl 、I 、MnO 、SO 4 3 4等离子中的几
17、种离子。为分析其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24取 10 mL 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Ba(NO3)2溶液,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 mol 白色沉淀甲。取上述反应后的滤液,加入 AgNO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另取 10 mL 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当加入 NaOH 的物质的量为 0.03 mol 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继续滴加 NaOH 溶液并加热,开始产生气体丙,10收集气体丙,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 0.224 L(假设丙全部逸出),最后沉淀完全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由实验可推出肯定含有 SO ,不含 Cl24B该无色溶液肯定含有 NH 、K
18、 、Al 3 、SO 4 24C该无色溶液肯定不含 K 、Mg 2 、HCO 、Cl 、MnO 、I 3 4D不能确定该无色溶液是否含有 K解析 原溶液呈无色,说明无 MnO ;由知生成 0.03 mol BaSO4,说明 10 mL 原 4溶液中含有 0.03 mol SO ;由知原溶液中没有 Cl 、I ;由知,10 mL 原溶液中含24有 0.01 mol Al3 ,原溶液不含 HCO 、Mg 2 ,由生成 0.224 L(标准状况)NH 3,推断出 10 3mL 原溶液中含有 0.01 mol NH ,结合电荷守恒可知 10 mL 原溶液中含有 0.02 mol K 。 4故原溶液中一
19、定含有 Al3 、NH 、K 、SO 。综上所述,只有 B 项正确。 4 24答案 B 考点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类型一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解析 A 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H 2O=2Na 2OH H 2,错误;C 项,OH 、H 和 H2O 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应为 2,错误;D 项,碳酸氢铵电离出的 NH也可与 OH 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NH HCO Ca 2 2OH =NH3H2OCaCO 3H 2O,错误。 4 3答案 B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基本方法11分点突破角度一:定性型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O 2溶
20、于水:3NO 2H 2O=H NO 2NO 3BNaClO 溶液中 ClO 的水解:ClO H 2O=HClOOH C酸性条件下,用 H2O2将 I 转化为 I2:H 2O22I 2H =I22H 2O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 3 4NH 3H2O=AlO 4NH 2H 2O 2 4解析 A 项,应为 3NO2H 2O=2H 2NO NO,错误;B 项,应为 3ClO H 2OHClOOH ,错误;D 项,应为 Al3 3NH 3H2O=Al(OH)33NH ,错误。 4答案 C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 =2Fe3 3H 2B向 FeCl
21、3溶液中加 Mg(OH)2:3Mg(OH) 22Fe 3 =2Fe(OH)33Mg 212CNaHCO 3溶液与稀 H2SO4反应:CO 2H =H2OCO 223D钠与 CuSO4溶液反应:2NaCu 2 =Cu2Na 解析 A 项,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生成 FeCl2和 H2,错误;C 项,应为HCO H =H2OCO 2,错误;D 项,钠与 CuSO4溶液反应生成 Cu(OH)2和 H2,不能置换 3出铜,错误。答案 B角度二:定量型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3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 33H =Fe3 3H 2OB向含有 0.4 mol Fe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离子 反应 氧化 还原 201902123222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