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检测试卷(含解析).doc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检测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检测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临渭区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全卷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90 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 I 卷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第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当希腊
2、人正在探索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的剧烈变动B. “士”这一阶层的出现C. 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 “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 、 “中国的圣人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显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各种思想活跃在当时的社会舞台上,剧烈的社会变动促使“圣人”们迫切地寻求社会政治安定的方法,这是思想家关注这一
3、主题的最主要原因,故选 A;“士”阶层属于奴隶主贵族阶层,并非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因统治者政策的引导而导致中国的思想家关注视角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剧烈变动转型中的需要,故 C 项错误;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中国思想家关2注的具体表现,并不是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2.董仲舒再三强调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借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遵循道德、不行仁义, “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政治效果是A. 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C. 制
4、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 形成“天人感应”的政治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思想,一面认为君主代表天来统治天下,人们必须服从君主的统治;另一方面又认为君主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由此分析可知这一思想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求皇帝施行仁政,以此来制约君主的权利。所以正确答案为 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3.南宋叶适认为“理学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强调“物之所在,道则在焉” ,并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 以“功利之
5、说”反对理学空谈B. 工商业是国家经济的根本C. 主张国家扶持商品经济的发展D. 用道家思想管理国家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叶适认为“理学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批评理学不追求功利,空谈道义,故选 A;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即国家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加强货物钱财的流通,但没有上升到工商业是国家经济的根本和国家扶持商品经济的发展的高度,排除 BC。道家思想超越功利,与材料不符合,排除 D。4. 学者黄仁宇曾评价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能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他
6、所评价的这位思想家可能是3A. 孔子 B. 董仲舒C. 朱熹 D. 李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敢于向正统思想挑战的只有李贽,因为明朝时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还不充分,所以不具备挑战正统思想的条件,故 D 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李贽5.苏格拉底说:“你是一名雅典人,属于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市。你只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可耻吗?”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A. 梭伦改革B. 雅典民主制衰落C. 克里斯提尼改革D. 希波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
7、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尚未衰落,排除 AC;材料“你只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说明当时雅典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表明雅典民主制衰落,故选 B;希波战争是伯里克利改革的背景,发生在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之前,排除 D。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A. 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B.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 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宗教改革否定了教皇的权威,肯定了人在宗教信仰中
8、的主体地4位。故选 C。A 项反映的是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的言论;B 项是文艺复兴中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D 项体现了对上帝的信仰,与题目要求不符。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7.“启蒙精神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些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那些被“毁灭性的批判”的观点不包括A.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B.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 只有君主才有思考、决策的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鼓吹“君权神授”思想,属于封建王权,故 A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一个国王、
9、一种法律、一个信仰”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统治者“朕即国家”思想的体现,属于封建王权,故 B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强调自由与法律,抨击了封建王权和宗教神权思想,是启蒙运动所推崇的。故 C 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 C;“只有君主才有权利思考、决策,其他人只有执行的义务”鼓吹王权至上,故 D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是逆向思维,要注意问的是“不包括” 。本题以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为载体考查启蒙运动的比较典型的具体的主张,例如,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法治思想、提倡民主思想,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宏伟的蓝图等。8
10、.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反映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A. 促进欧洲社会转型B.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答案】A【解析】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由此可知 A 符合题意,而三大发明在中国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也
11、不是欧洲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打破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状态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据此 BCD 均不合题意,故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9.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发展顺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一元曲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沿“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的过程,故正确;唐朝诗歌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诗赋取士,故正
12、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春望 ,杜甫被称为“诗圣” ,故正确;“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属于边塞诗,唐诗一般不会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故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表现10.“笔墨当随时代” ,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A. 正本清源,独树一帜B. 薪火相传,推陈出新C.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 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答案】B6【解析】【详解】“正本清源,独树一帜“强调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题干不符,故 A 项错误。“薪火相传,推陈出新”强调了继承
13、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题干中“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相符,故 B 正确。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强调的是包容性,与题干不符,故 C 错误。 “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强调的是个性的不同,与题干不符,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的基本定位是理解型;主要陈述了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的相关事实;在材料中“继承” 、 “创新”等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根据题目所问绘画艺术发展的要求,解答此题要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入手。11.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
14、知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B【解析】材料是唱脸谱中的歌词。 “蓝脸的窦尔敦” ,蓝色在脸谱中寓意刚烈勇猛,所表现的人物大都是绿林豪杰和勇猛剽悍的将领。京剧脸谱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判断 B 项正确。脸谱来源于生活,又是实际生活的放大、夸张,排除 A、C 项。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如“白脸的曹操” ,白色寓意奸诈自负,否定了曹操的历史贡献。【考点定位】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京剧12.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起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
15、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 牛顿的经典力学B. 达尔文的进化论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牛顿的研究方向是宏观物体的运动理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即7正好能够解释材料中的现象,故 A 正确;BCD 均不能解释材料中的现象,故排除。13.“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 ”(沈之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A. 自由落体定律B. 经典力学体系C. 生物进化会D. 细胞研究成果【答
16、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直接否定宗教神创论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这对宗教的打击最为直接和强烈,所以答案选 C,A B D 三项重大科学理论成果对于人类思想的解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非直接针对教会。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14.“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产业革命。 ”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 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关B. 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 内燃机一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D. 相对论电子计算机
17、第三次科技革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科学革命推动了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又推动了产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磁感应理论,为新门子发明发电机奠定了基础,而发电机的出现,又推动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故 B 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 A 项与题意不符,C 项中的内燃机不属于科学革命,而属于技术革命,排除;D 项中的相对论与电子计算机无关,故排除。8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15. 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 ”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
18、,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 )A. 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C. 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D. 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中体西用”思想。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主张变法,即主张在保留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倡导“中体西用”,故 A 项正确;地方军阀势力的形成,对国家“富强”不利,不符合题干材料信息,故 B 项错误;C、D 两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16.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
19、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A. 民报 、 时务报B. 民报 、 天演论C. 天演论 、 时务报D. 海国图志 、 天演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和革命派创办的报刊。材料所述前者是革命派的观点,后者是维新派的观点,分别出自民报同盟会机关报和维新派的时务报 ,只有 A 项符合题意,正确;B、C、D 三项均排除。17.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
20、是A. 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9B. 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中国共产党于 1922年加入共产国际,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而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为 1919 年的五四运动,故 A 项错误。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均认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群众基础,故 B 项的表述与历史事实不符。为适应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并考虑各国斗争情况的复杂,需要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处理面临的问题,共产国际于 1943 年解散
21、,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故 C 项错误。周恩来的论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上产生了分歧,中国共产党主张“坚持毛泽东的领导,农村包围城市” 。这与共产国际主张的“城市中心论”有所不同,故 D 项的表述符合材料。【考点定位】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18.1992 年,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邓小平到经济特区视察“在全国引发起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新浪潮” 。材料中的“新浪潮”的实质是( )A. 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B. 建立国有企业现代制度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加人世贸组织以扩大开放【答案】C【解析】试题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渭南市 临渭区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 教学 检测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