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4置身情境补写扩写化整为零提取概括20181230240.doc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4置身情境补写扩写化整为零提取概括2018123024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4置身情境补写扩写化整为零提取概括20181230240.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技法提分点 4 置身情境补写扩写,化整为零提取概括扩补三妙招与压缩三环节2典型例题 对点解题1.(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2018 年 4 月 18 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 80.3%,较 2016 年的 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 73.0%,较 2016 年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
2、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 22.8%,较 2016 年的17.0%提高了 5.8 个百分点;017 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 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 周岁少年儿童和 08 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答: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 80 个字。答: 解析 (1)分析层次,第一段是关于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的调查,都呈上升状
3、态;第二段的第一句“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即本段中心。概括信息,将以上信息概括压缩,能合并的要合并,压缩在字数以内。(2)比较传统以“看”为主要的读书方式来谈利弊。以评为主。答案 (1)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2)(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32.(2017浙江)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语言连贯、准确、生动;不少于 100 个字。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
4、/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答: 解析 采用扩写的创设情境三注意的方法。结合“小路” “月光”等可确定场景意境为幽静、孤独等;结合“数蚂蚁” “童年”等可分析人物心理,或受到启发,或排解孤寂的心情等。运用再现想象,以第三人称对诗句描绘的意境和人物心理进行添枝加叶的细致刻画;运用创造想象,尽量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描写时要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力求使句子表达形象生动。答案 (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 ,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
5、,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43.(2016浙江)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 2016 年 2 月 11 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 13 亿
6、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 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答:_ _ _ _解析 采用语段压缩三环节。分析层次关系,第一段,由引力引出引力波;第二段,围绕引力波存在证据展开,突出美国的重大发现;第三段,以电磁波类比,谈引力波的影响无法预估。围绕中心话题来概括,如第一段确定核心话题为“引力波” ,是对引力波的解释、定义。注意要以语段中词语为依据,根据要求来
7、整合。答案 引力波 首次(或“美国”)发现 影响(或“意义”)1.(2018浙江温州二模)学校运动会期间举行短视频评选,假设你有作品入选,请将你拍摄的短视频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表达你的感受。要求:(1)描述某个特定的情境(跑步、跳远、跳高任选一个);(2)至少用一种修辞;(3)不少于 120 字。答: 5解析 突出运动员不服输的心理;置身情境中,运用再现想象,复现运动员动作特点;运用创造想象,写出运动员的精神风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多角度描写手法等进行描写,如写观众的反应,点面结合突出运动员的特点。答案 (示例一)枪响的那一秒,他如离弦之箭,向前飞奔。对手是强劲的,但他毫不畏惧,双拳紧握,
8、手臂奋力摆动,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在拼搏着。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兴奋和激动如同决了堤的洪水,哗哗啦啦地从他的内心倾泻出来。奔跑的姿态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自信。(示例二)只见他弓着腰,双手紧握拳头,两眼盯着前方。突然,他猛一甩头,迈开大步,一阵离弦之箭似的助跑,速度愈来愈快,转眼就到达了踩板。猛地一跃,两腿向前伸展,空中的走步表演划出了一道弧线,落地的瞬间,触到了沙的柔软。留在沙坑中的脚印,是他辛苦训练的印证。(示例三)他在原地跳了几下,就开始了有弹性的环形侧向助跑。在离竿还有 3 米时,两手猛地带起身体,左腿一蹬,右腿一抬,身子一跃而起,像一只矫健的飞燕,轻捷地掠过了横竿。他用双腿形成斗志与
9、力量的夹角,身体划出美丽的弧线后落在垫上。跳吧,跳出自信,跳出希望。2.(2018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考试)苏轼江城子江景描写的是作者与友人张先共赏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时“忽闻江上弄哀筝”的情景,请你展开想象对筝声进行描写。要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60 字。答: 解析 补充“忽”的状态和“哀”的特点;先闻筝声,再写其悲哀之声的变化;借用琵琶行和赤壁赋中对音乐的描写来表达,注意写出听者的表现,即侧面描写。答案 (示例)我们正沉浸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中。忽然,江上传来幽幽古筝声,如怨如慕,如诉如泣,饱含悲苦。顿时,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清荷为之
10、神伤。又有谁,忍心去听?唯有那青翠的山峰,静静伫立,默默远听,深情相伴。3.(2018浙江绍兴市区期末)提取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雨中城”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 6 个字。“雨中城”的构思,源于新世相 2016 年在微博上发起的一个打造一座“永远下雨的城市”的想法。新世相收到了数百条热情认真的回复。建筑师、艺术家、医生、社会学专业学生们等 4 345 个雨天爱好者提供了 9 999 个城市建设提议。几位百度员工在看到这个构思后,萌发了以百度地图为载体、用百度全景技术打造这座“雨中城”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9 月 25 日, “雨中城”正式在百度地图上线。这座城市在物理世界的坐标,位于东经6
11、89.5、北纬 42.9 的火焰山脚下,一个几乎不下雨的地方。但是在“雨中城”里,你还能听到黑龙江中俄边境伴着江水涌动的雨声,云南苍山洱海旁敲击在瓦片上的雨声,内蒙古通湖草原自驾途中的雨声,也能听到伦敦、神户、普吉岛、斯德哥尔摩等地下雨的声音。这些雨声,都由世界各地的喜欢下雨的人们提供而来。答:_ _ _解析 先划分段落内部结构,如前三句是第一层次,主要说明“雨中城”的构思来源广泛。第四句是第二层次,主要说明用百度全景技术打造这座“雨中城”的想法实现了。第五、六两句,主要说明“雨中城”正式在百度地图上线以及坐标方位。第七、八句主要说明在“雨中城”里能听到世界各地的雨声。概括每一层信息的主要内容
12、。整合第四、五、六句的隐含信息,确定文中没有明确指明的要点:雨中城是用技术打造的虚拟城市。其他要点按照字数要求,进行删减整合。答案 构思来源广 全景技术打造 存在虚拟中 汇聚全球雨声(任写三点即可)4.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 字以内)事实上, “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 。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答: 解析 语段共两句
13、话,第一句,以“不仅更”关联词语连接,重点在后句,即“更是”引领的内容;第二句,讲了“一带一路”的实质和路径,实质是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融合” ,路径的最终目标是“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概括两句话的核心内容为“文明”“交流” “融合” 。根据论说文标题可直接表明中心或观点的特点整合、拟题。答案 (示例)“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1.(2018浙江暨阳联谊学校联考)请根据下面这个故事概要的开端与发展部分,补写高潮与结局部分。要求:前后内容协调且有波折,不少于 80 字。十年前,他还是个贫穷山区的八九岁的贫困少年。在阅读中,他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与神秘,十分向往亲眼看一看大海。(开端)他听从老
14、师的教诲,勤奋读书,成绩优异,有望走出大山,走近大海。(发展)_(高潮)_(结局)解析 此题注意题干要求的“有波折” 。在过程中设置一些困难或坎坷凸显人物性格或主题,以此作为高潮;然后以最终实现愿望作为结尾。答案 (示例)不幸的是,他患上了重病,无钱治疗,看海无望,老师与亲友通过微信等媒7体向社会募捐。(高潮)他得到了救助,治愈了重病,考取了一所滨海的大学。十年之后,他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海边。(结局)2.(2018浙江省级模拟)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 字。(1)学校即将举办戏剧节,演出雷雨 哈姆雷特 堂吉诃德等剧目。请你为演出节目单撰写一段角色介绍文字。要求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第一 部分 语言文字 运用 专题 技法 分点 置身 情境 补写 化整为零 提取 概括 20181230240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