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2第二单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教案.doc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2第二单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2第二单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教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单元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A 和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梳理一、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周 期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成一横行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族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三、元素周期表的结
2、构1周期(7 个横行,7 个周期)短周期 长周期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排满时)0 族元素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2.族(18 个纵行,16 个族)列序 1 2 13 14 15 16 17主族族序 A A A A A A A列序 3 4 5 6 7 11 12副族族序 B B B B B B B族 第 8、9、10 共 3 个纵行0 族 第 18 纵行3.分区2(1)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折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2)各区位置:
3、分界线左下方区域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区域为非金属元素区。(3)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四、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第B 族到第B 族 10 个纵行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2镧系:元素周期表第 6 周期中,从 57 号元素镧到 71 号元素镥共 15 种元素。3锕系:元素周期表第 7 周期中,从 89 号元素锕到 103 号元素铹共 15 种元素。4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 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而
4、形成的。( )(2)3、4 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 8。( )(3)元素周期表中从第B 族到第B 族 10 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4)同周期第A 族和第A 族的原子序数相差 1。( )(5)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6)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答案:(1) (2) (3) (4) (5) (6)2(1)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其中甲在上一周期),若甲的原子序数为 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_。(2)若甲、乙分别是同一周期的A 族和A 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 m 和 n,则 m
5、 和n 的关系可能为_。解析:(1)因周期表中每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为 2、8、8、18、18、32、32(排满时),故同一主族中乙的原子序数可以是 x2、 x8、 x18、 x32。(2)对于第 2、3 周期,同一周期的A 族和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只相差 5,而对于第 4、5 周期来说,由于存在过渡元素,同一周期的A 族和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则相差 15;而对于第 6 周期来说,由于存在镧系元素,同一周期的A 族和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则相差 29。答案:(1) x2、 x8、 x18、 x32 (2) n m5、 n m15、 n m29(1)周期表 18 个纵行是 16 个族,第 8、9、1
6、0 纵行为一族。(2)在描述元素在族时,不要写成B。(3)元素周期表中,族序数、是主族和副族的分界线,第一次分界时主族(A)在3副族(B)之前,第二次分界时副族(B)在主族(A)之前。(4)同周期第A 族和第A 族原子序数的差值可能为 1、11、25。甲戊五种短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元素戊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下列有关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甲、丁位于第A 族,均为碱金属元素B.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为丁C.甲、乙、丙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只含共价键D.五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只有一种强酸解析 由于第 1、2、3 周期为短周期,
7、故甲只能是 H,丁为 Na,乙、丙为第 2 周期元素,戊为第 3 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故戊为 Cl,根据乙、丙和戊的位置关系可知乙、丙分别为 N、O。A 项,H 位于第A 族,但不是碱金属元素,错误;B 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 Na 的原子半径最大,正确;C 项,H、N、O 三种元素可组成 HNO3、HNO 2、NH 4NO3等物质,其中 HNO3和 HNO2中均只含共价键,但 NH4NO3中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错误;D 项,N、Cl 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 HNO3和 HClO4,且 HNO3和 HClO4均为强酸
8、,错误。答案 B(1)戊元素在周期表中什么位置?(2)丁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键?答案:(1)第 3 周期第A 族。(2)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周期表结构巧记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第七尚不满。纵列称为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 ,一零再一遍 。一纵一个族,族搞特殊,三纵算一族,占去八、九、十。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B 族。说明:指A、A、B、B、B、B、B、;指B、B、A、A、A、A、A、0。 题组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位置的确定41.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 M 为 37 的是( )解析:选 C。
9、本题常因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不牢固造成错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的种类数分别为 2、8、8、18、18、32、32(排满时),分析比较得出 C 项符合题意。2.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若 B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A.5x10 B.5xC.5x14 D.5x16解析:选 A。由 A、B、C、D、E 为前四周期的元素,可对其进行如图分析:3.原子序数为 34 的元素 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A.第 3 周期第A 族 B.第 4 周期第A 族C.第 5 周期第A 族 D.第 4 周期第A 族解析:选 D。与 34 号元素相邻的稀有气
10、体原子序数为 36,因 34 比 36 少 2,故 R 元素与 36 号元素处于同一周期(第 4 周期),其位置应在 36 号元素 Kr 左移两个格,即第 4 周期第A 族。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知识梳理1.元素周期律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项目同周期(左右,除 0 族元素外)同主族(上下)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原子结构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增多5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离子半径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 r(阴离子) r(阳离子)逐渐增大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 除外) ,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价8最高正化合价相同,即等于最外层电子数(O、F 除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11、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性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自我检测1.若 A、B、C 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如图所示位置,则有关的各种性质均可排出顺序(D 不能参与排列)。(1)原子半径: 。(2)金属性: 。(3)非金属性: 。答案:(1)CAB (2)CAB (3)BAC2.有三种金属元素 A、B、C,在相同条件下,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A 的最
12、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若将 A、C 相连后投入稀硫酸中,发现 C 表面有明显气泡产生。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解析:由金属 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可判断失电子能力:BA;又根据 A 与 C 形成原电池,C 作正极,可判断失电子能力:AC,故三种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BAC。答案:BAC(1)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金属性强弱的实质是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例如:Mg 比 Na 失电子数多,但 Na 比 Mg 更容易失电子,故 Na 的金属性比 Mg6强。(2)依据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的金属性强
13、弱时,电解质溶液应是非氧化性酸或盐溶液,否则所得结论可能不正确。例如:Mg、Al 作电极,NaOH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负极是 Al,但金属性:MgAl。(2017高考全国卷,12,6 分)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 X、Y 和 Z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B.Y 的简单离子与 X 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 与 Z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 与 X 属
14、于同一主族,与 Y 属于同一周期解析 由题知,W 为氮,X 为氧,Y 为钠,Z 为硫。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H 2O 的热稳定性比 NH3的强,A 项正确;钠离子(Na )和氧离子(O 2 )核外都有 10 个电子,B 项正确;钠和硫形成的化合物为硫化钠,它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C 项错误;氧、硫位于同主族,钠与硫位于第 3 周期,D 项正确。答案 C(1)将盐酸加入亚硫酸钠溶液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盐酸酸性强于亚硫酸,能否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说明理由。(2)在比较硫和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时,设计
15、实验如下:向 Na2CO3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的 KMnO4溶液后,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能否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说明理由。答案:(1)不能。盐酸是无氧酸,并非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亚硫酸也并非是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2)不能。应用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SO 2通入Na2CO3溶液虽然生成了 CO2,但 SO2不是 S 的最高价氧化物。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方法(1)结构比较法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电子层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7越少,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2)位置比较法(3)
16、实验比较法题组一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2015高考海南卷)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Na B.Mg2C.O2 D.F解析:选 C。Na 、Mg 2 、O 2 和 F 离子核外电子排布都是 2、8 的电子层结构。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离子半径最大的是O2 。82.(2015高考上海卷)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单质沸点的高低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解析:选 B。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获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单质氧化性就越强,故可以通过比较单质氧化性
17、的强弱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确。B.S 单质、Cl 2都是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这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形成氢化物就越容易,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可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硫、氯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确。题组二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3.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
18、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 、S 2 、Ca 2 、K 半径逐渐减小D. Cl 与 Cl 得电子能力相同3517 371解析:选 D。A.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含氧酸不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该选项错误。B.K 、Ca 2 、S 2 、Cl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是 ,但化学性质不同,如 S2 、Cl 具有还原性,而K 、Ca 2 具有氧化性,该选项错误。C.根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可知,半径:S 2 Cl K Ca2 ,该选项错误。D. Cl 与 Cl 属于同种3517 371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外
19、电子排布: ,得电子能力相同,该选项正确。4(2017高考天津卷)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9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2ONH 3SiH 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 ”(o)命名的第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7 周期 0 族解析:选 C。非金属性:ONCSi,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2ONH3SiH4,A 项正确;H 与 C、N、O、F 等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与 Na、Mg 等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题图所示实验可证明酸性:HClH 2CO3H2SiO3,但元
20、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有关,HCl 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不能根据其酸性强弱判断 Cl 的非金属性强弱,C 项错误;118 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7 周期 0 族,D 项正确。“位构性”的应用知识梳理一、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的应用1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线索。2寻找新材料3预测元素的性质(1)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例如:金属性 MgAl、CaMg,则由碱性:Mg(OH)2Al(OH)3、Ca(OH) 2Mg(OH)2,得碱性:Ca(OH) 2Al(OH) 3。(2)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例如
21、:已知 Ca(OH)2微溶,Mg(OH) 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已知常见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黑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 不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 难溶于水。二、“位构性”关系10三、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常用方法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 3 且小于 8 的一定是主族元素。(2)最外层有 1 个或 2 个电子,则可能是A、A 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族元素或 0 族元素氦。(3)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 2 周期。(4)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位于第 3 周期;若为阳离子,则位于第
22、4 周期。(5)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阴上阳下”规律。2根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第 17 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 2、10、18、36、54、86、118(第 7 周期若排满),可利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最相近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来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遵循“比大小,定周期;比差值,定族数”的原则。例如:53 号元素,由于365354,则 53 号元素位于第 5 周期,54531,所以 53 号元素位于 54 号元素左侧第一格,即A 族,得 53 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5 周期A 族。自我检测1判断
23、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2)俄罗斯专家首次合成了一个 X 原子,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7 周期A 族。17816( )(3) 位于第 4 周期第B 族。( )(4)原子及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5)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 3(小于 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6)某元素的离子的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 3 周期。( )(7)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都是711价。( )答案:(1) (2) (3) (4) (5) (6)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19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微观 结构 物质 多样性 第二 单元 元素 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教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