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岳麓版.pptx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岳麓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岳麓版.pptx(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2-,命题规律,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本讲内容在高考中年年必考,命题方式主要以文字史料为载体,选择微观场景考查政治制度的传承及发展,明确其消长的发展趋势。 2.从社会热点看,科举制度的公正公平性,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中国教育发展、文化传承和构建民族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从预测角度看,本讲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将会集中在汉唐和两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选官制度的演变上,注重发掘其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3-,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一 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及影响 1.(2018课标全国,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
2、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解析,-4-,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属于高考考查的重点,但本题在知识的深度上进行了拓展,从加强皇权的角度进行了阐释。这提示考生在解题时要透过现象分析其实质,提升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5-,命题规律,考题扫描,2.(2016课标全国,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
3、,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解析,-6-,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创设情境,考查了古代中国的史官制度。中国古代的史官是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承者,通过记录史实,采用“史”本身的明鉴作用,去告诫后人,特别是“史”本身的惩戒作用,来制约当朝的政治,将政治与文化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史官的设置是王权的需要,是服从于王权利益之下的对皇帝言行的记录。然而,随着史官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独立客观地记录历史逐渐成为史官的职业自觉,从而使得史官对王权的规范与制约
4、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对古代的君主政治产生了长期性的影响。,-7-,命题规律,考题扫描,3.(2014课标全国,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答案,解析,-8-,命题规律,考题扫描,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考向二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目的及影响 4.(
5、2018课标全国,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答案,解析,-9-,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相较于唐朝,宋朝科举有很多新变革。 (1)糊名制度的确立。把考生所填写的姓名、籍贯等资料信息全部密封,使主考官和阅卷官无法得知每张卷子是谁的。 (2)考试时间的最终确立。宋朝自英宗时期的治平二年(1065),定为三年一大比。这个时间直到宣统年间最后一次科举,没有任何改变。 (3)文风的转变。欧阳修将延续了百年的程文考卷全部黜落,所取文章,都是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 (4)考试内容和科目的转变。王安石变法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10-,命题规律,考题
6、扫描,5.(2015课标全国,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答案,解析,-11-,命题规律,考题扫描,6.(2015课标全国,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
7、宣帝作为治国榜样,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解析,-12-,命题规律,考题扫描,7.(2015山东,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答案,解析,-13-,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三 官修史书的政治性 8.(2017课标全国,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8、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解析,-14-,一、中枢权力体系 1.西汉“中外朝”:汉武帝重用身边亲信侍从等组成中朝,原三公九卿变成执行机构,成为外朝。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职责: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特点: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相互牵制。 (3)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3.宋朝二府三司
9、制:“中书门下”成为宰相的办公机构,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 4.元朝中书一省制:元代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15-,辨析比较,-16-,北宋的二府三司制 “三省六部制”与“二府三司制”相比,前者注重程序,把一件事分成若干阶段,由各个层级的不同部门来依次处理;而后者注重具体的事务,由不同的机构来处理不同的事情。,-17-,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变化 (1)汉朝:推行察举制,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采用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3)隋朝:隋文帝开始采
10、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5)明清: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2.影响: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18-,拓展延伸科举制的发展历程,-19-,三、监察与谏议制度 1.监察制度 (1)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2)发展历程: 秦朝: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汉代:专设御史府,汉武帝时在地方上设置刺史,以监督地方官员。 明清:监察制度发展到顶峰。在中央,设有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在地方设有按察使司。,-20-,2.谏议制度 (1)目的: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 古代 成熟 课件 岳麓版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