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第 I 卷 选择题 (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题,每题 2 分,满分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则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i(s)O 2(g) =SiO2(s) H989.2 kJmol1 ,则 x 的值为( )A 460 B 920 C 1 165.2 D 423.32.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 (aq)OH (aq)=H2O(l) H57.3 kJmol1 。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C
2、H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l) H Q1kJmol1H2SO4(浓)NaOH(aq) Na2SO4(aq)H 2O(l) H Q2kJmol1HNO3(aq)KOH(aq)=KNO 3(aq)H 2O(l) H Q3kJmol1则 Q1、 Q2、 Q3的关系正确的是( )A Q1 Q2 Q3 B Q2 Q1 Q3 C Q2 Q3 Q1 D Q2 Q3 Q13.氯原子对 O3分解有催化作用:O 3Cl=ClOO 2 H1,ClOO=ClO 2 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 3O=2O 2 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3、 )- 2 -A 反应 O3O=2O 2的 H E1 E3 B 反应 O3O=2O 2的 H E2 E3C O 3O=2O 2是吸热反应 D H H1 H2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O2(g) SO3(g) H98.32 kJmol1 ,在一定温度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 1molO2充分反应,经过一段时间放出的热量为 98.32 kJ,则容器中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的比值为( )A B C D5.用纯净的 CaCO3与 100 mL 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 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OE 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
4、快B EF 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4 molL1 min1C OE、EF、FG 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 267D G 点表示收集的 CO2的量最多6.反应 2NO(g)+2H2(g) N2(g)+2H2O(g)中,每生成 7 g N2放出 166 kJ 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 v=kcm(NO)cn(H2)(k、 m、 n 待测),其反应包含下列两步:2NO+H 2 N2+H2O2(慢) H 2O2+H2 2H2O(快)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整个反应速度由第步反应决定B 该反应速率表达式: v=500
5、0c2(NO)c(H2)C 正反应的活化能: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NO(g)+2H2(g) N2(g)+2H2O(g) H=664 kJmol -17.为比较 Fe3 和 Cu2 对 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 1、图 2 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 1 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 若图 1 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 , 则一定说明 Fe3 比 Cu2 对 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C 用图 2 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 为检查图 2 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 A 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
6、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8.对可逆反应 4NH3(g)5O 2(g) 4NO(g)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 v 正 (O2)5 v 逆 (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xmol NO 的同时,消耗 x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2 v 正 (NH3)3 v 正 (H2O)- 4 -9.氯化铜的稀溶液在盐酸中呈黄绿色,存在的化学平衡是Cu(H 2O)42 (淡蓝色)4Cl CuCl42 (黄绿色)4H 2O,下列可使溶液变成淡蓝色的方法是
7、( )A 减少蒸馏水 B 加硝酸银溶液C 加氯化钠固体 D 加硫酸钠固体10.两个体积相同带活塞的容器,分别盛装一定量的颜色相同的 NO2(g)和 Br2(g),迅速将两容器同时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假设气体不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a过程中,颜色突然加深,然后逐渐变浅,最终颜色比原来的浅B a,b的颜色一样深C a的压强比 a 的压强 2 倍要小,b的压强为 b 的压强的 2 倍D a中的 c(NO2)一定比 b中的 c(Br2)小11.已知反应:A 2(g)2B 2(g) 2AB2(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 达到化学平衡时
8、, v 正 (A2)2 v 逆 (B2)C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 A2气体的转化率增大12.数据:7.210 4 、4.610 4 、4.910 10 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NaCN+HNO 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 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HF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7.2104B HNO 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4.91010C 根据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D HNO 2的电离平衡常数比 HCN 大,比 HF 小13.醋酸溶液
9、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H CH 3CO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常数 Ka增大B 0.10 molL 1 的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 c(OH )增大C CH 3COOH 溶液中加少量的 CH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5 -D 25 时,欲使醋酸溶液的 pH、电离常数 Ka和电离程度都减小,可加入少量冰醋酸14.如图表示水中 c(H )和 c(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 c(H )c(OH ) KwB 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 c(H )c(ClO-)c(CH3COO-)c(OH-)c
10、(H+)B 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离子方程式 H2O+2CO +Cl2=2HCO +Cl-+ClO-C 向 0.1 molL-1CH3COOH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 c(CH3COOH):c(CH3COO-)=9:5,此时溶液pH=5D 向浓度均为 110-3molL-1的 KCl 和 K2CrO4混合液中滴加 110-3mol L-1的 AgNO3溶液,CrO 先形成沉淀22.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 7 -23.已知 25 时,AgCl 的溶度积 Ksp1.810 1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饱和 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 Ksp
11、值变大B AgNO 3溶液与 NaCl 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 c(Ag ) c(Cl )C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 c(Ag )c(Cl ) Ksp时,此溶液中必有 AgCl 的沉淀析出D Ksp(AgI)”或“” ,下同)7,乙方案中,说明醋酸是弱酸的理由是测得醋酸溶液的 pH_2。(3)请你评价乙方案的不妥之处:_。26. (10 分)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 molL-1H2C2O4溶液、0.010 molL-1KMnO4溶液(酸性) 、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1)上
12、述实验、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 a 为;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测定 H2C2O4xH2O 中 x 值 已知: M(H 2C2O4)=90 gmol -1 称取 1.260 g 纯草酸晶体,将其酸制成 100.00 mL 水溶液为待测液;取 25.00mL 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的稀 H2SO4;用浓度为 0.05 000 molL -1的 KMnO 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2)请写出与滴定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某学生的滴定方式(夹持部分略去)如下,最合理的是_(选填 a、b) 。- 9 -(4)由右图可
13、知消耗 KMnO4溶液体积为 mL。(5)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6)通过上述数据,求得 x=_。以标准 KMnO4溶液滴定样品溶液的浓度,未用标准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引起实验结果(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27.(10 分)50 mL 0.5 molL1 盐酸跟 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 _。(2)实验用品:烧杯(500 mL 和 100 mL 各 1 只)、温度计、塑料泡沫板(或硬纸板)、泡沫塑料或纸条、_(填写所缺的实验仪器);0.50 molL 1 盐酸、0.55
14、molL 1 NaOH 溶液(3)实验步骤:(略)(4)问题与结论:完整地做一次这样的实验,需测定_次温度。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大烧杯上加盖硬纸板的作用是_。该实验中 NaOH 溶液的浓度大于盐酸浓度的作用是_。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的数值有何影响:_,理由: _。改用 60 mL 1.0 molL1 盐酸跟 50 mL 1.1 molL1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是否相等:_;所求中和热数值是否相等: _。28. (14 分)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学习兴趣小组中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其中固体反应物来源相同),
15、有关实验具体情况见下表。- 10 -回答下列问题:(1)由甲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由乙同学的实验能否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 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3)由丙同学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明显与甲的不同,你认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请你设计出一种新的实验方案验证你的推测: _。(4)甲同学随后又通过实验探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试推测甲同学可能的实验方案为_ _。29.(6 分)已知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和亚硫酸钠会发生如下一些反应: 3H I (慢) 5I 6H 3I23H 2O(慢)I 2 H 2O 2I 3H (快)
16、分别配制下面溶液:溶液 A:0.9 g 碘酸钾溶于少量温水中,再稀释到 500 mL。溶液 B:0.45 g 亚硫酸钠配成溶液,稀释到 500 mL。溶液 C:取 5 g 可溶性淀粉,放在小烧杯中,加入 25 mL 冷水,搅拌成悬浊液。另取 200 mL水加热至沸腾,趁沸腾时倒入淀粉悬浊液并迅速搅拌,使淀粉糊化、溶解。到溶液冷却后边- 11 -搅拌边慢慢加入 12.5 mL 浓硫酸,最后也稀释到 500 mL。溶液 D:200 mL 水50 mL A 液50 mL C 液溶液 E:225 mL 水25 mL A 液50 mL C 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原理,化学反应速率由哪步反应决定
17、_。(填、)(2)当哪种离子耗尽时才能见到溶液变蓝色_。(选填:I 、 、H 、 )(3)在盛放 D 液和 E 液的两只烧杯里同时加入 50 mL B 液。D、E 两烧杯哪个溶液先变蓝色_(填:D、E)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Si 晶体与金刚石相似,一个硅原子与 4 个硅原子成键,每个化学键被两个硅原子共用,每消耗 1 mol Si 需要断裂 2 mol 的 SiSi;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 Si 原子和 4 个 O原子成键,生成 1 mol SiO2形成 4 mol SiO 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先破后立,所以由键能可计算反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定远 重点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化学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