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遗传的分子基础热点难点突破.doc
《2019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遗传的分子基础热点难点突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遗传的分子基础热点难点突破.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06 遗传的分子基础1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DDNA 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 4 种 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答案:A2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不会损失B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CDNA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 mRNA 的序列D每种 tRNA 可以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解析:由于基因中的启动子、终止子和内含子都不编码氨基酸,因
2、此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有所损失,A 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因此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B 错误;转录过程中 DNA 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 mRNA 的序列,C 正确;一种 t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D 错误。答案:C3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 32P 和 35S 标记一个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产生了 n 个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有 2 个子代噬菌体的 DNA 中含有 32PB子代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中都含有 31P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含 35S 和 32SD噬菌体增 殖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等解析:D
3、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且 DNA 分子是双链结构,所以只有 2 个子代 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中含有32P,A 正确;合成子代噬菌体 DNA 的原料由细菌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中都含有 31P,B 正确;由于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的原料由细菌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只含 32S,C 错误;噬菌体侵染时只有 DNA 分子进入细菌,所以增殖时需要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等,D正确。答案:C4下列有关 DNA 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 n 个碱基的 DNA 分子,转录出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量是 n/2B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中需要 tRNA
4、 从细胞质转运脱氧核苷酸C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氢键连接2DDNA 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解析:由于 DNA 分子中含有非编码序列,因此一个含 n 个碱基的 DNA 分子,转录出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量小于 n/2,A 错误;tRNA 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中不需要 tRNA 从细胞质转运脱氧核苷酸,B 错误;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 错误;DNA 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 正确。 19.关于右图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过程
5、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人体正常细胞内发生的过程有C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能自主进行或过程的生物一定不含 DNA20如图为细胞膜上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等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四个条件B为方便起见,获得该基因转录的 mRNA 的最佳材料是口腔上皮细胞C图中过程一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人的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解析:选 B 由题意可知,图中基因为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产生的,因而获得该基因转录的 mRNA 的最佳材料是神经细胞。21如图为某 RNA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说法错
6、误的是( )A过程需要逆转录酶B过程所需原料相同C该病毒的 RNA 不能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3D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22按照图示 1234 进行实验,本实验验证了朊病毒是蛋白质侵染因子,它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1)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2)从理论上讲,离心后上清液中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 32P,沉淀物中_(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2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3)如果添加试管 5,从试管 2 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 5,同时添加 35S 标记的(NH 4) SO4,连续培352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
7、病毒加入试管 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_中,少量位于_中,原因是_。(4)一般病毒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病毒侵入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_(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_进行_。解析:朊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所以要标记朊病毒需先培养带标记的宿主细胞牛脑组织细胞,再让朊病毒侵染带标记的牛脑组织细胞,完成对朊病毒的标记。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所以试管 2 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 32P;用 35S 标记的朊病毒侵入牛脑组织细胞,少量朊病毒不能侵染成功,所以放射性物质主要位于沉淀物中,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朊病毒是一类非正常的病毒,它
8、不含有通常病毒所含有的核酸,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这是它与其他病毒的不同之处。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 (2)几乎不能 几乎不能 朊病毒不含核酸只含蛋白质,蛋白质中磷含量极低,故试管 2 中提取的朊病毒几乎不含 32P (3)沉淀物 上清液 经试管 5 中牛脑组织细胞培养出的朊病毒(蛋白质)被 35S 标记,提取后加入试管 3 中, 35S 随朊病毒侵入到牛脑组织细胞中,因此放射性物质主要4位于沉淀物中。同时会有少量的朊病毒不能成功侵入牛脑组织细胞,离心后位于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含少量放射性物质 (4)核酸 核苷酸和氨基酸(原料)
9、自身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23图 1 为两种病毒(核酸不同)的物质组成;图 2 为某一卵原细胞及其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个 DNA 分子,其放射性标记如图中所示。请据图回答:(1)图 1a 中 A、B 共有的元素是_,病毒 e 和病毒 f 体内的总共有_种。(2)图 1 中基因与 d 的关系可概括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其核心过程包括_,主要场所分别为_。(3)赫尔希和蔡斯用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时用了图 1 中哪种病毒?_。其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为实现该设计思路,他们分别标记了图 1A、B 中的_(用图中数字表示)部位。(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生物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06 遗传 分子 基础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