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4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新人教版.ppt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4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4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新人教版.ppt(6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04 人口、城市与交通,人口、城市与交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人口增长及其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促进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交通既是人类相互联系的需要,也是架起城市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复习过程中着重把握三个重点:人口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城市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交通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及其意义。,【高考考情分析】,网络构建,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表现 时间变化: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人口分布呈现空间不均衡性。 (2)决定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
2、增长。 (3)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划分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和现代型(低低低模式)。,一、人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所示:,2.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
3、”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定胎儿性别。 (3)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3.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方法技巧,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 (1)根据国家类型判读:发达国家以及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低低低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高低高模式);个别经
4、济极为落后的地区(原始部落)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或城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模式也有所不同。 (2)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判读:通常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1%,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低于1%或为负值,为现代型。,(3)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形状为“下宽上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上宽下窄”则为现代型。 (4)根据生产力水平判读:农业社会及其以前是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城市是一
5、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 (3)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5.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
6、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着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方法技巧,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的方法 首先,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做到分析判断有目标。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用框图汇总如下:,其次,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特点,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如下图分析:,第三,分析迁入地和迁出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拉力和推力的因素, 确定其中影响最大的拉力因素就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二、城市,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2.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
7、向 高速化、大型化(吨位)、专业化(大型集装箱等)、网络化(多种运输方式联合发展,形成交通网)。,三、交通,3.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交通枢纽,4.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影响聚落形态:水运发达区,聚落往往沿河或沿海分布、延伸;陆路交通发达区,聚落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拓展;综合运输区,聚落多方向发展。 (2)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和位置:山区地势起伏大,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不利于区际商品流通,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随着交通运输发展,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商业网点向城市外围布局。,5.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要点 (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线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 1.宏观选线方面
8、 (1)考虑线路投资,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促进资源开发与调配。 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 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合理布局交通网。 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2)考虑建设难度,分析自然因素:应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 (3)考虑不利条件,分析科技因素:现代交通建设,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部分不利条件的制约。,方法技巧,2.微观选线方面 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节点。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四、人口
9、、城市与环境关系类试题的答题技巧,人口与城市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高考每年必定涉及的考查内容。命题方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但考查角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及影响。其答题思路为:,(2)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其答题思路为:,(3)城市区位、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该类型试题的答题思路一般为:,(4)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该类型试题的答题思路一般为:,考向1 经济转型对人口迁移的影响,2016全国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
10、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高频考点突破】,(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较好 A. B. C. D. (3)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04 人口 城市 交通 课件 新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