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案.doc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 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热点题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和成就例 1、 (2018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8)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 年 6 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A. 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 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
2、方国家的冷战 对峙C. 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D. 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答案】A【变式探究】 (2017 年江苏单科卷历史 12)20 世纪 50 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答案】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1953 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 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两国总理”说明这一信息,故 B 项
3、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不只是两个国家参加,故 A 项和 C 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外交,故 D 项错误。 【提分秘籍】 1.从历史演变角度命题。中美关系经历了从“尾随英法”到“独立侵华” ,从“结盟抗日”到“扶蒋反共” ,从“孤立封锁”到正常化的历程。解题时从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史实分析。 2.从国家利益角度命题。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关系的基础和载体。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正是符合中美双方国家利益的最好体现。解题时需结合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分析。 3.从大国关系角度命题。中美关系改善,掀起与中国建交的高潮,推动了中日关系的缓和。解题时需
4、结合中美关系的影响分析。 【举一反三】 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答案】C 1(2018 年全国卷文综历史 7)7. 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 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 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 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
5、关D.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3【答案】C【解析】A 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 1949 年,与材料时间“1956 年”不符,故 B 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 年”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故 C 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政治体制改革,排除D。2.(2018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8)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 年 6 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
6、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A. 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 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 对峙C. 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D. 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答案】A3.(2018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7)19481949 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
7、立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 A 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4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 B 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 C 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 D 项错误。 1.(2017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13)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 19 世纪末。1902 年光绪帝
8、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 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 1910 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材料二19541956 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 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 ,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材料三1979 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 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
9、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 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 21 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 2020 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 (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 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6 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热点 题型 秘籍 专题 11 现代 中国 对外 关系 教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