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doc
《2018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一、选择题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解析:选 B。萧功秦认为,由于民族危机而激发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与题目中的民族危机无关,故排除 A。B、C、D 三项都与民族危机有关,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出现于鸦片战争时期,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出现在
2、 19 世纪 60 年代,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出现在 1915 年以后,故 B 项符合“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2(2014大庆调研)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洪仁玕 B张之洞C严复 D胡适解析:选 B。题干体现的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洪仁玕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与题意不符;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胡适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抨击封建正统思想;张之洞为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与题意相符,因此选 B。3 “中体西用”作为一
3、种思想或指导原则,曾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体西用”产生的积极作用有( )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起到了强化民众国家民族观念的作用 起到了启示人民思想的作用 为西学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A BC D解析:选 A。本题通过“中体西用”的作用这一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中体西用”的深化理解。 “中体西用”虽然坚持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纲常,但改变了“贱夷狄而独贵中华”的局面,破除了“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禁锢,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坚持“中体” ,呼唤民族意识、整合民众国家民族观念,同时要求在向西方学习时注意中国国情,起到启示人民思想的作用;“西用”降低了争议,便利了西学进入中国和在中国的传播。4近代一位思想家曾
4、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有民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带有浓厚的民本思想C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反对君主制解析:选 D。从“有民后有君” “君末民本”这一思想可看出,他并不反对君主的存在,只是强调君主和人民地位的变化。因此 D 项错误。5 “天演” “物竞” “淘汰” “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原名胡嗣穈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作自己的名。这反映了( )A “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B “中学为体,西学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高 历史 第六 单元 近代中国 民主 思想 反对 专制 斗争 西方 中国 冲击 课时 作业 新人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3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