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 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指导意见 学习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2.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然性。知识点一 新法的命运1.斗争(1)守旧派的反对: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2)王安石的坚持: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3)宋神宗的动摇:随着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2.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最终废除新法。知识点二 积贫局面的改变1.原因:各项改革措施取得较大成效。(1)农田水利法:保证了农业灌溉;有利于防洪抗灾;耕地面积增加。(2)方田均税法: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政府收
2、入;以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免除了赋税负担,得到了实惠。(3)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4)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5)免役法:使得那些缴纳一定费用的人从劳役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国库充裕。3.局限性:有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1)青苗法局限:存在强制农民借贷现象;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沉重的负担。(2)免役法局限:免役钱对穷人来说是沉重负担,有些人因此家破人亡。知识点三 积弱局面的改善1.原因:强兵之法成效显著。(1)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既实现了
3、兵农合一,又为精简军队创2造了条件。(2)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提高。(3)保马法:使马匹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4)将兵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2.表现:北宋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概念阐释】 均输法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 “均”是根据年景收成的变化,折钱与购买相结合,依靠市场,通过购买获得上供物资;“输”是输纳、供应。【易错提醒】1.王安石变法取得了较大成效,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增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王安石变法的
4、实质是对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再分配的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3.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结构图示】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主题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评价史料研读史料一 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公元 1074 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 。去安石,天必雨。 ”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 ”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5、以下是节选的郑侠流民图 。3史料二 对于王安石的变法,元丰年间的枢密院检详官梁焘曾指责说:青苗之钱未及偿,而责以免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于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于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史料三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 ,败坏百度,以至于此。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赵翼廿二史札记1.史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京城安上门的监门小吏郑侠上疏所绘流民图呈给神宗皇帝,并说大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导致的。2
6、.史料二体现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这是白白地骚扰百姓,使他们不得在皇帝的恩泽下稍加休息。3.史料三是司马光和赵翼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使忠诚正直的人远离,谗邪奸佞之人像车辐集中于毂一样聚集在周围。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提示 原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极力阻挠和反对。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个人原因有哪些?提示 急功近利,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3.司马光和赵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王安石的?提示 主要从王安石的性情以及用人失误等角度进行评价。史论归纳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及评价1.失败原因(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
7、革充满了阻力。(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地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42.评价(1)进步性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
8、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2)局限性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新法在实际推行中存在一些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人民的反对。(3)启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必然损害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尖锐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1.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是他决心变法的写照。对此理解全面的是( )A.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
9、系,不必害怕B.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C.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D.体现出王安石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锐意改革,坚持变法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解析 本题考查对“三不足”精神的全面理解。A、B、C 都只是一个侧面的认识,D 最全面。答案 D2.保守派、大商人曾诬蔑王安石变法导致了物价暴涨,他们说在开封出现了“买梳朴即梳朴贵,买脂麻即脂麻贵”的局面。他们攻击的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市易法 D.免税法解析 在王安石变法中,属于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措施只有 C 项。答案 C3.刘安世元城语录载:“得君(王安石)之初,与人主若朋友,一言不合己志,必面
10、折5之,反覆诘难,使人主伏弱乃已。 ”这表明王安石( )A.对上级趋炎附势 B.意志坚强、性情执拗C.对下级刚愎自用 D.能够容忍下级的诘难解析 “人主”是指宋神宗, “反覆诘难”是指王安石意志坚强、性情执拗。答案 B4.1072 年 8 月,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这说明( )A.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B.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C.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D.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外危机解析 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表明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一次胜利,也不能说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外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考 历史 第三 单元 王安 变法 作用 新人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