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指导意见 学习要求1.了解王安石受到重用的原因。2.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3.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知识点一 起用王安石1.原因(1)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王安石给宋仁宗上言事书 ,提出了变法的设想。(2)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2.标志:1069 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知识点二 措施及内容类别 措施 内容青苗法 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需还本付息农田水利法 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公用水渠需“疏通均济”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
2、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照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农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富国之法商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保甲法 政府把农户编为保甲,农闲练兵,维持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保马法 官马由农户保养,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兵将兵法 设“将”为军队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强兵之法 工 设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改革科举 废明经诸科,取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整顿太学取士之法士惟才用人,2【概念阐释】 将兵法把禁军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在北
3、方各路陆续分设 100 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 l 人,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将兵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易错提醒】1.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阶级矛盾、民族问题冲突不断,统治集团内外交困,不得不进行改革,以挽救统治危机。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发展经济、缓和阶级矛盾都服从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主要目的。3.王安石变法“富国”与“富民”政策的不同:“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富民”政策主要是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结构图示】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主题 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史料研读史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
4、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史料二 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 。民穷为盗,非国之福。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 ”司马光传家集31.史料一是对王安石变法中经济措施的评价。2.史料二体现了王安石和司马光不同的理财观。善理财的人,不过是会敛钱,把百姓的财富搜刮尽了。能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却
5、增加国家的收入。1.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内容。提示 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2.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富国之法有何特点。提示 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和大商人利益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体现了中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3.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 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史论归纳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免役法的实施,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3)市易法限制了大
6、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纳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调节,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主题 王安石变法的特点史料研读史料一 民所以多僻,以散故也。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 ;不散,则奸宄固宜少。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既人人能射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王安石史料二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 ,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史料三 苟不可
7、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 ;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史料一反映了实行保甲法的原因及目的,指推行保甲法,则可以使人民不离散。42.史料二体现了北宋选人用人中存在的弊端,指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3.史料三体现王安石经世致用教育思想。是说如果不能够为国家的治理所用,这样的学问就不要教授它。1.据史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 维护地方治安,逐步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促进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并节省军费开支。2.据史料二,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提示 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3.史料三体现
8、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提示 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史论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特点(1)理财措施的特点实现“民(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 ,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2)整军措施的特点用类似“民兵”的管理方法,整顿社会秩序,重在防范农民起义。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3)取士之法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9、。1.北宋中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认为北宋贫困的症结在于( )A 冗官冗兵导致冗费B.中央集权过度导致地方无权C.生产少及土地兼并D.长期战争费用及缴纳“岁币”解析 王安石认为导致国家贫困的原因,不是开支过多,而是生产过少,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兼并和繁重的徭役,故 C 正确。答案 C52.范仲淹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予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C.增加政府收入,增强军队实力D.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解析 材料
10、信息反映了北宋时期机构臃肿,财政困难,民族矛盾尖锐,政府统治危机。因此可知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答案 B3.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 ,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解析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增加赋税。由于富者有田无税、贫者产去税存,中小农户的赋税沉重。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将豪强地主隐瞒的大量土地清丈出来,他们不得不据实纳税。故本题正确选项为 A。答案 A
11、4.王安石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 )A.保马法 B.将兵法 C.保甲法 D.设军器监解析 本题根据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成保甲,平时参与社会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所以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答案 C5.王安石变法,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看,哪一项措施在当时是很难真正实行的( )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解析 根据方田均税法的具体规定分析,重新丈量土地很难实行,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税也很难实行。答案 C6.1061 年,苏轼考取“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但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考 历史 第三 单元 王安 变法 主要内容 新人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