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醴陵二中 2018 年下学期高二年级 12 月月考历史时量:9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 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 ,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 ;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家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诸子 ( )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2、孔子以“仁”为“至德” ,而把孝悌、忠信、礼、勇等都从属于仁的总原则之下。 “仁”以“亲亲”为出发点,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去
2、。孟子将孔子的道德学说加以条理化,提出了“仁义礼智” “孝悌忠信”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反映出 ( ) A.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 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3、建元元年,汉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其后采用丞相卫绾的奏议:“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这说明 ( )A.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 B.西汉政府加强社会思想控制C.汉武政府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 D.汉武帝从无为而治转向有为4、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 “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
3、论, “修齐治平”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C.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5、朱熹认为:“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事上磨炼” ,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表明 ( )A.儒学家提倡“经世致用” 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6、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知当时 ( )- 2 -晚明时期会社简表名称 地点 描述讲学会 无锡 东林书
4、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匡社 衡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 吴江 张溥、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7、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智者是希腊人的“启蒙者” ,是以“智慧、科学、音乐、数学等教人”的教师,对智者哲学中积极部分给予了肯定。这主要是针对智者学派 ( )A.向城邦公民传授参政知识 B.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C.将研究对象由神转变为人 D.鼓励雅典公民要积极参政8、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旨在通过法治来促进城邦的正义和民主,而先秦法家
5、的法治则致力于君主专制统治,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 ( )A.两者都是以法律来实现中央集权 B.两者分别适应了各自政治制度的要求C.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比法家进步 D.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人治的最好体现9、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本琼生称誉莎士比亚是“时代的 灵魂” ,认为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由此可知,莎士比亚 ( ) A.理性主义灵魂改变人类的命运 B.代表了英国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C.倡导的人文精神影响整个世界 D.显示工业时代人定胜天的豪情10、马丁路德曾说:“除非用圣经里的箴言或明白的理性证明我错了,否则我不会放弃我的主张;我不相信教皇的也不相信宗教会议的决定,因为他们不仅明显有误
6、,而且互相矛盾。 ”这表明马丁路德意在 ( ) A.反对任何形式的绝对权威 B.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C.强调教会用理性引导教徒 D.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11、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 )- 3 -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12、 宋朝统治者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这不仅有助于士大夫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由此可知,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得益于 ( )A
7、.政治运作的文明与理性 B.统治者对科举制的完善 C.文人士大夫的精心钻研 D.理学禁锢思想功能缺失13、下图为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由此可知 ( )A.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 B.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C.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 D.通俗小说为明清的主流文学14、 “17 世纪的科学革命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场革命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例如伽利略和笛卡尔,都是用本国语言即普通民众的语言写作,而不是用拉丁语写作。 ”他们的做法( )A.引发了西欧各国的反教会斗争 B.利于科学方法及知识的普及C.削弱了西欧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D.确保了科学革命的
8、持久成功15、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 征。然而从技术的角度看,早在公元 1 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被更多的欧洲人所了解。这说明 ( )A.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B.赫罗蒸汽机存在技术缺陷C.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结合 D.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16、近代思想家魏源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之法, ”这一言论说明魏源主张 ( )A.改革体制,中体西用 B.兴利除弊,变革政体C.经世致用,改革旧法 D.变通治法,提倡工
9、商17、19 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张树声都在奏议中提过西方政体。前- 4 -者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反映出当时 ( )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 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C.“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 D.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了广泛批判18、1902 年,梁启超提出了要进行“史学界革命” ,他认为应该改变历史只记述“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 ,而应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 ,并“求得其公理公例” 。梁启超此举意在(
10、 ) A.宣传达尔文进化论 B.鼓吹维新变法 C.培植国民精神 D.宣传革命思想19、1921 年 1 月,新民学会会员在一起连续讨论 3 天,解决学会应以什么做共同目的,达到目的须采用什么方法等问题。经过激烈讨论,与会 18 人中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12 人。这种现象在当时普遍存在。这表明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 B.赞同成立先进阶级政党C.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D.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称: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宣言中称: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醴陵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12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