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湘潭凤凰中学 2018 年下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生 物 试 题(理科)总分:100 分 时量: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40 小题,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 B.神经一体液调节 C. 体液调节 D.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2.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B.血浆蛋白的含量下降可能会引起机体组织水肿C.机体产生乳酸后,主要依赖 H2CO3/NaHCO3缓冲体系来维持血浆 pH 的稳定D.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3. 下列物质中,都可以在
2、血浆中找到的是A. 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蛋白质 B. 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 消化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 呼吸氧化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4.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5.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释放的位置B.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C.组织液中 Na+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无关D.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6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向小鼠体内注入了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注射后胰岛素溶液直接进入组织液中 B.胰
3、岛素可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各处C.该小鼠的血糖水平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D.注入的胰岛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立即被灭活7研究发现,低温刺激能促进大鼠组织细胞合成胰岛素受体,从面提高大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现象会导致大鼠内环境稳态的失衡B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传入下丘脑并产生冷觉C胰岛素受体能直接参与运输葡萄糖,促使血糖浓度降低D寒冷环境中,大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多8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
4、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的低C炎性甲亢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快,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9.夏季天气非常炎热,室外气温可高达 40。关于炎热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有A. 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B. 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C.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10.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B.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特异性免疫2C. 细胞免疫主要依靠 B 细胞完成 D. B 细胞和 T 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11.健康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一般不会
5、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B.B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T 细胞和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D.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产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12. 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A.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B. 淋巴管阻塞C. 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糖尿 D.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13. 下列因素会促使动物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的是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体内甲状腺素激素含量减少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A B C D 14. 在临床上常使用氨茶碱、利尿素等药物来利尿,原理是A加快血流
6、B抑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C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D增加排尿反射功能15.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A脱落酸麦田除草 B赤霉素促进 a淀粉酶的产生C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细胞分裂素获得无子番茄16. 下列对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霉果实的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17.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 a、b、c 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我国近年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
7、 c 图表述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a 图表述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 c 图表述类型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 b 所示类型18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 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19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
8、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20. 20 世纪 30 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 19371942 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份(年)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种群数量(只) 25 46 208 440 770 1380A该岛屿对环颈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 1380 只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3C在 19371
9、942 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21.某同学调査正方形样地中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用五点取样法取样,下表为各样方的植株数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该同学需要改进的是样方编号 1 2 3 4 5数量(株) 1 0 0 1 0A.适当增大样方面积 B.适当减少样方数目C.改用等距取样法取样 D.改变计数方法22. 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 正确的是A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阶段 B地衣、苔藓灌木草本森林阶段C草本地衣、苔藓灌木森林阶段 D地衣、苔藓草本森林灌木阶段23. 下列各项研究
10、中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是A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 B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C一些种群的兴起或消失 D种群各年龄期个体比例24.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A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B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同C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D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25.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和杂草均处于第一营养级C.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
11、低,抵抗力稳定性弱D.农田弃耕后逐渐演替为灌木林的过程为次生演替2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后,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能量就由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往复的27.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B 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C 丁的 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D 丙 1同化量越大,丙 2的同化量越小28.下列有关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的规划载牧量,能
12、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生态农业系统中,将秸秆作饲料喂牲畜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大量引入外来物种,能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稳定性D.合理地引入天敌治理害虫,能避免因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带来的二次污染29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如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指其可作为重要的物种资源库B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着水生群落与陆生群落,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4C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随水的流动而进行D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条件,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30.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
13、叙述,正确的是A.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C.温室效应是由于地球生物对 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31. -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递质,其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氯离子通过氯离子通道蛋白内流;二苯羟乙酸-3-奎宁环酯(BZ)能提高氯离子通道蛋白对氯离子的通透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氨基丁酸能够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B. -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C. 氯离子内流使突触后膜内外两侧电位差增大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湘潭 凤凰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