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不同的一项是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B. 樊将军以穷困归丹/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C.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 沛公居山东时/臣与将军勠力而攻秦【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不同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 项, “夫人”:古义:那个人。B 项, “穷困” ,古义:处境
2、困窘。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C 项,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非常”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常用作副词,十分,极。D 项,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故本题选 C 项。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吾其还也/以其无礼于晋B.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C.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 嘉为先言于秦王/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
3、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 项, “其”:表示祈使语气,同时带有商量的语气,可以翻译成“还是”;代词,指郑国。B 项, “微”:形容词,低微;如果没有。C 项,两个“之”都是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 项, “于”:介词,对;介词,在。故本题选 C 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道芷阳间行- 2 -B.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夜缒而出,见秦伯C.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项伯杀人,臣活之D.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句子中
4、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D 项,闻,使动用法;怪,意动用法。A 项,都是名词作动词,“军”:驻军;“道” ,取道。B 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函” ,用盒子;“夜”:连夜,在夜里。C 项,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方法, “从”:使从;“活”:使活。D 项, “闻”:动词的使动用方法,使闻;“怪”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怪” 。故本题选 D 项。【点睛】常见文言词类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的“蹄”本是名词,后面接宾语“之”时,“蹄”活用为动词“踢” 。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
5、词。如“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履” ,带补语“至尊” ,用作动词“登上” 。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 ,其前带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 ,用作动词“游水” 。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则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名词“事”迭用,第一个用作动词“做、从事” 。前面有结构助词“所” ,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罾”前有结构助词“所” ,故用作动词“用网捕捉” 。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如
6、“秦师遂东” ,方位名词“东”前面有副词“遂” ,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 “王”后跟“我”作宾语,是“使我为王” 。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如“天子不得而臣也” , “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 ,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 。 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如“故王不如东苏子”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东苏子” ,意思是使苏子(苏代)往东去。 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孟尝君客我” ,名词“客”后
7、带宾语“我” ,活用作意动词。 “客我”即“以我为客” 。 (二)动词的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动词“奉”用作名词,意即“奉送的机会” 。动词的使动用法。- 3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 “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活之”即“使之活” 。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如“晋侯饮赵盾酒” 。“饮” ,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动词的为动用法。如“死国可乎” , “死”是为动用法, “死国”即“为国而死” 。4.从文言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项王按剑而跽曰:
8、“客何为者?”B.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从文言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其他三项宾语前置。A 项,疑问句中,代词“何”作宾语,要前置,即“为何”应为“何为” 。B 项,疑问句中,代词“何”作宾语,要前置,即“何操”应为“操何” 。C 项,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要前置,即“未之有”应为“未有之” 。D 项,潘判断句。故本题选 D 项。5.与下面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A. 私见张良,具告
9、以事 B.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与下面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例句是定语后置句。A 项,状语后置句,例句与其他三项为定语后置句。故本题选 A 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藏青色西服季明工地离住处,有很长一段路程,老磨他们需要坐公交车回去。傍晚,收工之后,老磨他们满身都是泥灰和臭汗。他们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一方面是喘- 4 -息片刻,另一方面呢,老磨他们是在等大傻。大傻,真名叫于大厦,喊来喊去,老磨他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于大傻。大傻跟老磨他们
10、不一样,每次收了工,立即冲洗干净,然后从带来的包里,取出一套西服,换上,再把脏工作服,裹上塑料袋,塞进那个包里。那西服,是藏青色的,大傻来到这个城市打工,刚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就上街买了这套西服。等大傻换洗完毕,大家一块儿往回走。这景象有些独特:一群脏了吧唧的民工队伍里,走着一位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人,很是不协调,同时,也让大傻显得很另类,很不合群。回去的时候,正值晚高峰,公交车上异常拥挤,但只要老磨他们一上来,人群立马闪开条道,让他们过去。毕竟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衣服,与泥灰和汗水亲密接触。这个时候,车上绝对没有空座位,但老磨自有办法,他来到一个座位旁,站住,随着车的晃动,身体与坐着的乘客,始终
11、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在泥灰和汗味的骚扰下,终于,那位皱着眉头、捂着鼻子的乘客,忍无可忍,狠狠瞪了老磨一眼,起身离开,老磨赶紧一屁股拍到座位上去。这时候,一身西服的大傻,则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用不屑的目光看着老磨,他最讨厌的,就是老磨这个拙劣的表演。节假日不干活时,老磨他们喜欢逛逛街,穿着也很随意,有的干脆就穿着皱巴巴的工作服。大傻则不同,必须换上西服,才出门。这样一来,大傻就很醒目,在一行人中,很有些众星捧月的样子。这令老磨他们非常不舒服,就与大傻拉开了距离。一次,老磨斜着眼睛,说,大傻,穷烧个啥哩?瞧把你能的,穿上西服你还是农民工,变不成城里人!大傻不服气,说,穿干净点不好吗?农民工就应该
12、是脏兮兮、臭烘烘的形象吗?那是犯贱!大傻又说,挤公交时,你看人家那厌烦的目光,我都替你脸红。这话,噎得老磨直翻白眼,一愣一愣的。于是,老磨他们就决定,必须收拾一下大傻。这天,收了工,冲洗完毕,大傻却发现那个装着西服的包不见了。大傻急了,遍地翻找,可横竖找不到。老磨他们坐在地上,喝水抽烟,冷眼看着大傻忙活,偷偷地笑。过了许久,满头大汗的大傻,仍然四处寻找那个包。老磨喊,大傻,别找了,再不回天就黑啦。又有人喊,大傻,你那西服,长翅膀飞啦。大傻不听,依然在工地上跑来跑去,执着地寻找。- 5 -老磨他们说,真是个大傻熊!就撇下大傻,先走了。当老磨他们得到消息,赶到医院时,大傻已躺在了手术台上。在寻找西
13、服时,楼顶一截钢筋倏地掉下来,从大傻的左肩膀插进去,从腰部穿透出来老磨他们怔怔地守在手术室外,彻底傻了。过了很久,大傻才被推出来,仍处在昏迷之中。老磨哭了,冲上前去,喊,大傻,不穿那西服,你他娘的能死啊?!第二天,老磨他们来到工地,从一堆水泥里,挖出那个装着西服的包。它,已经变成了个水泥疙瘩,半晌,他们都没说话。许多天,老磨他们都像丢了魂儿,蔫着脸,闷头干活,那件藏青色的西服,总是在眼前晃动、晃动一个月后,大傻出院了,但需要回家继续休养。那天,老磨他们专程上街,精心挑选,给大傻买了套藏青色的西服,送了过去。大傻走后,老磨他们每人也都买了套西服,藏青色的,像大傻一样,收工后,冲洗干净,换上西服,
14、再去挤公交车。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乘客们的目光,很平和,丝毫没有了厌恶、敌意和距离,能同这个城市的人们亲密地挤在一起,坐一程车,这感觉,真不赖!于是,老磨就给大傻打电话,他说,于大厦,现在咋样?养好了赶紧回来吧,我们等着你!选自小说月刊 ,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以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生活为题材,主题鲜明突出:歌颂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默默奉献,表达了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生活的渴望。B. 小说写于大厦在工地上遍地翻找西服的情景以及后来因此受伤的遭遇,是呼应前文“必须收拾一下大傻” ,说明老磨他们的计划得逞。C. 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又用插叙来丰富情节
15、,如老磨和于大厦逛街的场景,突显他们形象的反差,为老磨及工友穿藏青色西服埋下了伏笔。D. 小说在情节叙述的详略上颇有讲究,比如,于大厦及工友挤公交回家的情景属于详写;于大厦在工地上受伤的情景只做了必要交待,属略写。7. 在对比中写人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本文,对此加以分析。8. 小说为什么以“藏青色的西服”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案】6. D 7. (1)脏了吧唧的老磨和工友与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于大厦形成对比,- 6 -凸显了于大厦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个性。 (2)坐公交车时,老磨用泥灰和汗味抢占座位,而于大厦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从这一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者截然不同的素养和精
16、神风貌。(3)于大厦受伤前后老磨的态度和行为形成对比。于大厦受伤前,老磨斥责于大厦穷烧;于大厦受伤后,老磨被深深触动,真正理解了大厦的行为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8. (1)藏青色西服是行文的线索,使故事的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2)藏青色西服是人物精神的外在体现。于大厦穿藏青色西服体现的是自尊和尊重他人,老磨和工友从不理解到认可再到自己穿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提升。 (3)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象征,小说的主题强调了只有自尊和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老磨和工友的转变换来乘客平和的目光,意味着人们的文明素养在不断提升,深化了小说主题。 (4)以“藏青色西服”为题,显得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7、解析】【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 项,小说表现的主题与“歌颂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默默奉献”关联不大,要从追求文明生活的角度把握主题,文中穿西服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体现,强调了只有自尊和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的道理;B 项,“老磨他们的计划得逞”错,他们只是 想捉弄大厦, “受伤”不是本意;C 项, “为老磨及工友穿藏青色西服埋下了伏笔”错,因为这一场景对他们穿藏青色西服没有预示作用,下文也没有他们都穿西服逛街的场景照应。故选 D。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
18、答这类体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结合题干提示“在对比中写人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 ,找出文本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一群脏了吧唧的民工队伍里,走着一位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人,很是不协调,同时,也让大傻显得很另类,很不合群” ,脏了吧唧的老磨和工友
19、与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大傻形成对比,凸显了大傻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个性;“回去的时候,狠狠瞪了老磨一眼,起身离开,老磨赶紧一屁股拍到座位上去”- 7 -“这时候,一身西服的大傻,则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用不屑的目光看着老磨” ,坐公交车时,老磨用泥灰和汗味抢占座位,而大傻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可以看出两者的素养和精神风貌;“一次,老磨斜着眼睛,说,大傻,穷烧个啥哩?瞧把你能的,穿上西服你还是农民工,变不成城里人” “大傻走后,老磨他们每人也都买了套西服,藏青色的,像大傻一样,收工后,冲洗干净,换上西服,再去挤公交车” ,大傻受伤前后老磨的态度和行为形成对比。【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
20、标题。文章标题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对照选取,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阐释即可。 “藏青色西服” ,是行文的线索,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围绕“藏青色西服”分析,于大傻穿藏青色西服体现的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结合文本内容“一次,老磨斜着眼睛,说,大傻,穷烧个啥哩?瞧把你能的,穿上西服你还是农民工,变不成城里人” “大傻走后,老磨他们每人也都买了套西服,藏青色的,像大傻一样,收工后,冲洗干净,换上西服,再去挤公交车”分析,老磨和
21、工友从不理解到认可再到自己穿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提升。 “乘客们的目光,很平和,丝毫没有了厌恶、敌意和距离,能同这个城市的人们亲密地挤在一起,坐一程车,这感觉,真不赖” ,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象征,老磨和工友的转变换来乘客平和的目光,意味着人们的文明素养在不断提升,深化了小说主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2013 年 9 月和 10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5 年 12 月 22 日,习近平主席致信中国中医科学院祝贺其成立 60 周年。习近平强 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
22、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 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2017 年 1 月 18 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 事。习近平强调,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 与- 8 -“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 。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做出努力。陈冯富珍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在全球卫生安全和卫生治理领域的领导能力,愿加强同中方在“
23、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会见后,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新华网 2013/2015/2017材料二:荷兰一位叫哈利的肝癌患者陷入深度昏迷,西医几乎已无能为力,家人情急之下把哈利送到了林国明的诊所。林国明诊断后开出中药处方,哈利连服三剂后,奇迹般地苏醒了。此事轰动了布鲁塞尔,林国明诊所一炮打响。长期受腰痛困扰的比利时前国王阿尔贝二世听闻此事, 专门致信表达了想尝试中医治疗的愿望。如今,林国明的诊所早已得到比利时医学会的承认,并列入了医保名录。从“将信将疑”到“国王想预约”
24、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辨证论 治、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等优势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并接受,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如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材料三:2016 年 12 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 183 个国家和 地区。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外政府已签署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 86 个,16 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每年约 13000 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约 20 万人次境外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郑州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