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河南省永城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永城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永城高中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Ar-40 K-39 Ba-137 Cu-64第卷(选择题 共 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6个小题,每小题 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最适合用于酒精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酒精属于易燃的液体试剂,A项,此标签标识的含义为腐蚀品,故不选 A项;B项,此标签标识的含义为剧毒品,故不 B选项;C项,此标签标识的含义为易燃的液体,
2、故可选;D项,此标签标识的含义为氧化性物质,故不选 D项;综上所述,本题选 C。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操作不是围绕上述问题的是 (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后,应从水中撤出导管后再停止加热B.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一会儿氢气C. 实验室制备 CO气体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D. 一些有机溶剂极易被引燃,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和热源,用毕立即塞紧瓶塞【答案】B【解析】- 2 -【详解】A. 收集氧气结束时,应从水中撤出导管后再停业加热,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 A 正确
3、;B. 氢气还原氧化铜停止加热后,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还要继续通一会儿氢气,所以不是围绕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故 B 错误;C. CO 气体有毒,所以实验室制备 CO 气体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故 C 正确;D. 有机溶剂通常易燃易爆,故在使用时应远离明火、热源和强氧化剂,防止发生爆燃,故是从安全角度来考虑的,故 D 正确。故选 B。3.下列仪器: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试管;坩埚;其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等,垫上石棉网可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故选 B。考点:
4、考查了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的相关知识。4.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 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 萃取 B. 渗析 C. 蒸馏 D. 干馏【答案】C【解析】乙醇和水的沸点相差较大,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答案选 C。点睛:掌握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 A,注意萃取与蒸馏的区别,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5.完成下列实验所需
5、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3 -A.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B.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C. 分离 CCl4中的 Br2D. 除去 CO2气体中的 HCl气体【答案】A【解析】【详解】A.分层后,植物油在上层,则利用图中分液装置可分离,故 A正确;B.氯化铵受热后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而 NaCl较稳定,因此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不能选图中蒸馏装置,故 B错误;C.溴与四氯化碳的沸点不同,不能利用过滤法分离,应利用蒸馏,故 C错误;D.二氧化碳、HCl 均与 NaOH溶液反应,图中装置不能除杂,图中试剂应为碳酸氢钠溶液,故 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A
6、。- 4 -【点睛】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取决于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的性质差异。萃取法适用于同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时,将混合物分离;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的混合物分离;蒸馏法适用于沸点不同的两种溶质组成的混合物分离;分液法适用于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6.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 某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 SO42-C. 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 Cl ,先加稀盐酸除
7、去 OH ,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 Cl【答案】C【解析】A因碳酸盐、碳酸氢盐等与盐酸反应均可生成无色气体,则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则该固体不一定是 CaCO3,故 A错误;B因硫酸钡、氯化银均为不溶于水和酸的白色沉淀,则某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或 Ag+,故 B错误;C因碱性溶液遇酚酞变红,则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故 C正确;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 Cl 一 ,加稀盐酸除去 OH-,会引入氯离子,造成干扰,应该加稀硝酸除去 OH-,再加硝酸银溶液,验证是否含 C1-,故 D
8、错误;故选 C。7.如图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酒精、四氯化碳和苯,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A. 加了 CCl4 加了苯 加了酒精B. 加了苯 加了 CCl4 加了酒精C. 加了酒精 加了 CCl4 加了苯D. 加了苯 加了酒精 加了 CCl4【答案】B- 5 -【解析】酒精与水互溶,所以加入酒精的试管,溴水与酒精不分层,故加了酒精;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大,溴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且溶液呈橙红色,而溴水呈橙黄色,所以加入四氯化碳的试管,因发生萃取而使溶液分层且下层有颜色,上层无色,故加了 CCl4;苯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小,溴单质易溶于苯且溶液呈橙红色,而溴水呈橙黄色,
9、所以加入苯的试管,因发生萃取而使溶液分层且上层有颜色,下层无色,故加了苯。综上,选 B。8.标准状况下,现有6.72 L CH 4 3.0110 23个 HCl分子 13.6 g H 2S 0.2 mol NH 3,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 氢原子个数: B. 质量:C. 物质的量: D. 体积:【答案】C【解析】【详解】标准状况下:6.72 L CH4的物质的量为 0.3mol,质量为 4.8g;3.0110 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5mol,质量为 18.25g;3.6 g H2S的物质的量为 0.4mol;0.2 mol NH3,质量为 3.4g;A
10、项,由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氢原子个数大小为:,故 A项正确;B项,质量等于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乘积,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项正确,故 B项正确;C项,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知:物质的量:,故 C项错误; D项,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越大,气体体积越大,故 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C。9.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1.2 L 水中含有的分子数是 0.5NAB. 常温常压下,5.6 g 乙烯(C 2H4)与丁烯(C 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为 0.8NAC. 1 mol OH 中含有质子数为 10NAD. 1 mol/L B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
11、为 2NA【答案】B【解析】【详解】A. 标准状况下,水为冰水混合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相关计算,A 错误;B. 5.6 g乙烯(C 2H4)的物质的量为 5.6/28=0.2mol,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 0.8 NA ;5.6 g丁烯(C 4H8)的物质的量为 5.6/56=0.1mol,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 0.8 NA;所以 5.6 g乙烯- 6 -(C 2H4)与丁烯(C 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为 0.8NA,B 正确;C. OH 中含有质子数 9,所以 1 mol OH 中含有质子数为 9NA,C 错误;D. 没有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出 1 mol/L BaCl2溶液中
12、含有的氯离子数,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 B。10.对下列各组物质:NaNO 3和 NaCl;CaCl 2和 CaCO3;MnO 2和 KCl;BaSO 4和 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A. 只有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要将两种固体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两者都易溶;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 CaCl2易溶,CaCO 3难溶;MnO 2难溶,KCl 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离,即答案选 C。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的有关判断
13、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的实验设计能力。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273K、101kPa 下,2.8g N 2、1.6g O 2和 2g Ar混合气体的密度是A. 1.43 g/L B. 1.83 g/LC. 1.83 mg/L D. 1.43 mg/L【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 n=m/M 计算各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 n=
14、V/Vm计算出混合气体的总体体积,再利用(混)=m(混)/V 计算混合气体的密度,以此来解答。【详解】n(N 2)=2.8/28=0.1mol,n( O2)=1.6/32=0.05mol,n(Ar )= 2/40=0.05mol;则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混)=m(混)/V,m(混)=2.8+1.6+2=6.4g,标况下,混合气体的体- 7 -积为:(0.1+0.05+0.05)22.4=4.48L;所以 (混)=6.4/4.48=1.43 g/L,A 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A。12.将 2mol/L的 Mg(NO 3) 2溶液 a mL稀释至 b mL,稀释后溶液中 NO3 的物质
15、的量浓度为A. 2a/b mol/L B. 10a/b mol/L C. 5a/b mol/L D. 4a/b mol/L【答案】D【解析】【分析】2mol/L的 Mg(NO 3) 2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mol/L,然后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c 1V1=c2V2)计算出稀释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详解】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O 3-)=2mol/L2=4mol/L,硝酸根离子不发生水解,所以稀释过程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为 c,则:4mol/La10 -3L=b10-3Lc,解得 c= 4a
16、/b mol/L, D 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3.欲配制 100mL1.0molL-1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将 14.2g Na 2SO4溶于 100mL水中 将 32.2g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mL将 20mL5.0molL-1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 100mL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将 14.2g Na2SO4的物质的量为 14.2/142=0.1mol,溶剂水的体积为 100
17、mL,由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配制出的溶液浓度不等于 1.0molL-1,不符合要求,故错误;32.2gNa 2SO410H2O的物质的量为 32.2/322=0.1mol,Na 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Na2SO410H2O的物质的量,所以 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0.1=1mol/L,故正确;根据稀释规律可知: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 205=100c(Na2SO4),则c(Na2SO4)= 1mol/L,故正确;- 8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本题选 B。14.下雪时,常用融雪剂清理路面,醋酸钾(CH 3COOK)是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1molCH3CO
18、OK的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CH3COOK含有 1 mol钾元素 B. CH 3COOK的摩尔质量为 98 gC. 1molCH3COOK含有 2 mol氧 D. 1molCH 3COOK约含有 36.021023个 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mol CH3COOK含有 1mol钾离子,A 错误;BCH 3COOK的摩尔质量为98g/mol,B 错误;C1mol CH3COOK含有 2molO或氧原子,C 错误;D1mol CH3COOK约含有36.021023个 H,D 正确,答案选 D。【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判断与计算【名师点晴】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
19、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 n,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 mol),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用于计量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另外需要注意:“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只能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适用于宏观物体;用“摩尔”描述物质的多少时,常用化学式表示。15.标准状况下 a L氨气溶解在 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b g/mL,质量分数为 w,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b(17a22 400)/(22.422.4a) B. w17c/(1 000b)C. w17a/(17a22 400) D. c1 000ab/(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永城 高中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