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5讲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docx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5讲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5讲物质结构与性质学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5 讲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3)考纲要求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及能级分布,能正确书写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1)理解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含义和形成,了解共价键的极性,能根据物质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2)了解配位键的含义。(3)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4)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5)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
2、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了解氢键的含义及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4)了解晶胞的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的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5)了解晶格能的概念,了解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学科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排布原理及元素的某些性质,能从化学键角度认识分子的结构、性质,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运用价层电子对互
3、斥理论和晶体模型解释和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及常见晶体的晶胞结构及类型,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2网络构建核心强化1复习必记的 4 种金属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Cr:1s 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 54s1;Fe:1s 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 64s2;Cu:1s 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 104s1;Zn:1s 22s22p63s23p62d104s2或Ar3d 104s2。2常考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比较NOC,PSSi。3常考分子的杂化方式和空间构型CH4:sp 3杂化,正四面体;NH3:sp 3杂化,三角锥;H
4、2O:sp 3杂化,V 形。34熟记几种常见的晶胞结构及晶胞含有的粒子数目ANaCl(含 4 个 Na ,4 个 Cl )B干冰(含 4 个 CO2)CCaF 2(含 4 个 Ca2 ,8 个 F )D金刚石(含 8 个 C)E体心立方(含 2 个原子)F面心立方(含 4 个原子)5易错的知识点(1)A 族和A 族元素位于 s 区,AA 族和 0 族元素位于 p 区,BB 族和族元素位于 d 区,B 族和B 族元素位于 ds 区。(2)一般地,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性越强。(3)叁键中有 1 个 键和 2 个 键。一般 键比 键稳定。(4)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 键或者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
5、子对,未参与杂化的 p轨道可用于形成 键。(5)氢键的存在使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使 H2O 的沸点高于 H2S 的沸点。(6)分子晶体具有熔点低、硬度很小、易升华的物理特性。(7)原子晶体中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高硬度、高熔点是原子晶体的物理特性。(8)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而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4考点一 原子结构与性质(1)(2018全国卷)回答下列问题:下列 Li 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填标号)。Li 与 H 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 r(Li )小于 r(H ),原因是_。(2)(2018全国卷)回答下列问题:Zn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6、_。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 Zn 和 Cu 组成。第一电离能 I1(Zn)_I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3)(2018全国卷)回答下列问题:基态 Fe 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_,基态 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形。解析 (1)根据能级能量 E(1s)”或“ GeZn(5)O (6)K F8电离能与电负性变化规律与大小判断(1)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电离能、电负性大小判断规律 在周期表中,电离能、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从上往下逐渐减小特性同周期主族元素,第A 族( ns2)全充满、第A 族( np3)半充满,比较
7、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的第A 和第A 族元素方法我们常常应用化合价及物质类别判断电负性的大小,如 O 与 Cl 的电负性比较:HClO 中 Cl 为1 价、O 为2 价,可知 O 的电负性大于Cl;Al 2O3是离子化合物、AlCl 3是共价化合物,可知 O 的电负性大于Cl角度三:原子结构与性质3A、B、C、D、E、F 为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组成元素,A 原子核外只有 1 种运动状态的电子,B、C 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且原子半径 BC,D 与 C 同主族,E、F 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表:9请回答下列问题:(1)A 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_区元素。(2)基态 E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
8、3)D、E、F 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用离子符号表示)。(4)B、C、D 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5)参照表中数据,进行判断:Mg 原子第一电离能_(填“大于”或“小于”)577.5 kJmol1 。(6)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数据分析,为什么 E 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_。解析 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化学式分别为 KAl(SO4)2、NH 4Al(SO4)2,二者的组成元素有 H、O、N、S、Al、K,需根据题目条件推出 A、B、C、D、E、F 所对应的元素。A 原子核外只有 1 种运动状态的电子,说明 A 原子外只有 1 个电子,A
9、为 H。H、O、N、S、Al、K六种元素中,只有 O、N 处于第二周期,且 N 的原子半径大于 O,故 B 为 N,C 为 O。与 O 元素同主族的应该是 S,故 D 为 S。根据 E、F 元素电离能数据可知,E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很大,第二电离能与第三、四电离能相差不大,说明 E 原子最外层只有 1个电子,故 E 为 K,F 为 Al。(1)H 的原子结构中只有 1s 上有 1 个电子,所以 H 属于 s 区元素。(2)E 为 K,其原子核外有 19 个电子,基态 K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3)S 2 、Al 3 、K 半径比较时,由于 K
10、、S 2 具有 3 个电子层,Al 3只有 2 个电子层,所以 K 、S 2 的半径都大于 Al3 的半径,K 和 S2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故 S2 的半径大于 K 的半径。(4)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 ONS。(5)Mg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s2,处于全充满状态,失去3s2上的 1 个电子比 Al 原子失去 3p1上的 1 个电子更难,故 Mg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577.5 kJmol1 。答案 (1)s (2)1s 22s22p63s23p64s1(3)S2 K Al3(4)ONS (5)大于(6)K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K 已形成稳定结
11、构,此时再失去一个电子很困难4(2018重庆一中阶段检测)已知 X、Y 和 Z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42。X 元10素原子的 4p 轨道上有 3 个未成对电子,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2p 轨道上有 2 个未成对电子。X 与 Y 可形成化合物 X2Y3,Z 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X 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该元素的符号是_。(2)Y 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该元素的名称是_。(3)已知化合物 X2Y3在稀硫酸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 XZ3,产物还有 ZnSO4和 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比较 X 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的
12、稳定性,并说明理由:_。解析 (1)根据构造原理,X 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该元素为 33 号元素砷,符号是 As。(2)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2p轨道上有 2 个未成对电子,Y 可能为 O 或 C,因 X 与 Y 可形成化合物 X2Y3,故 Y 为 O,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3)根据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42 可推出 Z 为H,XZ 3为 AsH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As2O36Zn6H 2SO4=2AsH36ZnSO 43H 2O。(4)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氢化物中化学键的键长逐渐增大,键能逐渐减
13、小,稳定性逐渐减弱。答案 (1)1s 22s22p63s23p63d104s24p3 As(2) 氧(3)As2O36Zn6H 2SO4=2AsH36ZnSO 43H 2O(4)稳定性:NH 3PH3AsH3。原因:原子半径 NNC(3)sp3 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4)4 CF (5)三角锥形 sp 3(1)微粒的空间构型17(2)微粒空间构型的其他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对于 ABn型分子,可根据 n 的值判断微粒的空间构型:考点三 晶体结构与性质(1)(2018全国卷)Li 2O 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180.4665 nm,阿伏加德罗常数
14、的值为 NA,则 Li2O 的密度为_gcm3 (列出计算式)。(2)(2018全国卷)金属 Zn 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_。六棱柱底边边长为 a cm,高为 c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Zn 的密度为_gcm3 (列出计算式)。(3)(2018全国卷)FeS 2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 a nm,FeS 2相对分子质量为 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gcm 3 ;晶胞中 Fe2 位于 S 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_nm。22解析 (1)1 个氧化锂晶胞含 O 的个数为 8 6 4,含 Li 的个数为 8,
15、1 18 12cm10 7 nm,代入密度公式计算可得 Li2O 的密度为 gcm3 。87 416NA0.466510 73(2)题图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六棱柱底部正六边形的面积6 a2 3419cm2,六棱柱的体积6 a2c cm3,该晶胞中 Zn 原子个数为 12 2 36,已知 Zn34 16 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 Zn 的密度 mVgcm3 。656NA634a2c(3)该晶胞中 Fe2 位于棱上和体心,个数为 12 14,S 位于顶点和面心,个14 22数为 8 6 4,故晶体密度为 4 g(a107 cm)3 1021 gcm3
16、。根据18 12 MNA 4MNAa3晶胞结构,S 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边长为该晶胞中相邻面的面心之间的连线之长,即为22晶胞边长的 ,故该正八面体的边长为 a nm。22 22答案 (1)87 416NA0.466510 73(2)六方最密堆积(A 3型) 656NA634 a2c(3) 1021 a4MNAa3 22分点突破角度一: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判断1(1)金属镍粉在 CO 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易挥发性液体 Ni(CO)4,呈正四面体构型。试推测 Ni(CO)4的晶体类型是_,Ni(CO) 4易溶于_(填字母)。A水 B四氯化碳C苯 D硫酸镍溶液(2)实验测得铝元素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
17、实际组成为 Al2Cl6,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已知 Al2Cl6在加热时易升华,Al 2Cl6属于_(填晶体类型,下同)晶体。NaAl(OH) 4属于_晶体,存在的化学键有_。(3)磷化硼(BP)是一种有价值的耐磨硬涂层材料,它是在高温(750 )氢气氛围下通过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反应制得的,可知 BP 为_晶体。20(4)原子簇是由几个到几百个原子形成的聚集体,如铝原子簇 Al13、Al 14。已知原子簇价电子总数为 2,8,20,40,58时,原子簇通常可稳定存在。其中 Al13的性质与卤素性质相似,则铝原子簇 Al13属于_晶体,铝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为_。解析 (1)由“易挥发性液体”可知
18、Ni(CO)4是分子晶体,由“正四面体构型”可知Ni(CO)4是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四氯化碳和苯中。(2)由图可知,Al 2Cl6是分子晶体。NaAl(OH) 4是离子化合物,故是离子晶体,存在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配位键。(3)磷化硼(BP)是一种有价值的耐磨硬涂层材料,说明硬度比较大;它是在高温(750 )氢气氛围下通过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反应制得的,说明耐高温;熔、沸点比较高,故其是原子晶体。(4)由题目信息可知,铝原子簇 Al13应为分子晶体,内部铝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为共价键。答案 (1)分子晶体 BC (2)分子 离子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配位键 (3)原子 (4)分子 共价键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15 物质 结构 性质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