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一.docx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一.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4 地表形态变化专题训练一在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内,一堆堆硕大的圆形石头,鬼斧神工般排列在一起,蔚为壮观(如下图),其实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读图,回答 12题。1.“魔鬼大理岩”属于( )。A.侵入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喷出岩2.图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风化剥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C.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岩浆侵入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变质作用解析 第 1题, 读材料可知,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第 2题,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然后地壳抬升,表土被侵蚀,石
2、块裸露,石块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剥蚀,形成图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故大石头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答案 1.A 2.B下图中甲为常年有河水的河床,乙为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的河漫滩,丙为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读图,回答 34题。3.阶地一般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流量减少 B.地壳抬升C.地壳下降 D.植被破坏4.图示河谷的右侧较陡峭,河谷的左侧较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的( )。A.上游河源处 B.山口冲积扇处C.中游的河流弯曲处 D.河流
3、入海口处2解析 第 3题,当一个地区的构造上升或气候发生剧变,会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凸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阶地。河流流量减少和植被破坏对阶地的形成影响不大。第 4题,河谷的不对称主要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造成的。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与地转偏向力和河道的弯曲有关。若河道平直,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岸被侵蚀、右岸陡,南半球左岸被侵蚀、左岸陡;若河道弯曲,则考虑凹凸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岸的不对称与河道上中下游位置关系不大。答案 3.B 4.C20 世纪 70年代初,地质学家在中亚的一个小镇意外发现一个地下洞穴,里面充满了可燃气体,将气体点燃后,大火竟燃烧了
4、40余年仍未熄灭,当地人称之为“地狱之门”。读“地狱之门”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 56题。5.“地狱之门”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处 B.处 C.处 D.处6.图示区域除可燃性气体外,还蕴藏着丰富的( )。A.铁矿资源 B.石油资源C.地下水资源 D.有色金属资源解析 第 5题,“地狱之门”的火焰是地下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所致,地下的可燃性气体需要通过断层向外泄漏,处为断层构造。第 5题,此处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结合该地质构造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可判断图示区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答案 5.D 6.B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 79题。7.图中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 )。A. B
5、.C. D.8.在工程建设中,易发生透水事故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9.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地貌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处岩浆喷出形成火山湖B.乙位于背斜顶部形成山地C.丙地为向斜槽部形成谷地D.丁地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3解析 第 7题,图中先形成沉积岩,后来产生岩浆岩,最后在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地带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第 8题,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可能发生瓦斯爆炸;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可能发生透水事故。图中甲和丁为背斜,乙为褶皱的一翼,丙为向斜。第 9题,甲处为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谷地;乙处为褶皱中背斜的一翼,而不是位于背斜的顶部;丙处为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届高三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地表 形态 变化 训练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