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棠湖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4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 ,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 ,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这样的做法A 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B 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C 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 D 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25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26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
2、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 ,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A 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 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C 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 D 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271935 年 4 月 3 日, “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57 对新人结成佳偶。没过多久,汉口、北平等地纷纷效仿,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这反映出A 市民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B 追求自由观念深入人心C 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 D 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28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
3、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 ”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 , “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 关于宗法制的起源目前存在着争议C 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 D 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29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A 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B 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C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 五四运动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2 -30新中国成立后
4、,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1960 年发展到完全反城市化,确定当时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 19491979 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 个百分点,此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干预 B 1959-1961 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C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较低 D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31据记载,19 世纪 70 年代,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股份企业时,不仅有政府所拨划官款,也有对外的借款,还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吸纳了大量民间资本。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A 已建立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 B 已
5、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C 经营资金出现了严重短缺 D 产权具有多元化的特征3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曾在天津、北京开设了两个证券市场还在几个大城市开办公私合营的投资公司准备发行债券上市。这些举措主要是基于当时A 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实施 B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 经济成分复杂的客观现实 D 尽快完成资本积累的需求33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 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 5%,到 1850 年已增长至 10%。这说明工业化A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
6、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34 共产党宣言有 7 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 1872 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 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精神 B 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C 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 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351924 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 “中国领先于欧洲和美洲几千年,就发展了一种民主哲学” , “我们需要向欧洲学习的是科学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 。据此
7、可知,孙中山A 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优先于政治制度 B 认为西方政治哲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3 -C 坚持反帝立场反思西方的民主制度 D 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了民主因素40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2018 年 3 月 17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新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进行宪法宣誓。这是中国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
8、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网民点赞这是最有仪式感的现场。针对现代生活中诸多仪式被淡化的倾向,有人呼吁,举办仪式会赋予传统节日和特定活动“与众不同”的意义。 你是否赞同上述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的理由41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个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
9、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摘编自张应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忧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在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了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使中国从积贫
10、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就以实践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摘编自曾加荣从“国学热”谈民族文化的振兴- 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2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 录取数量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