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利用文本学习和感受科普文章的特点,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并能对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作出简要解释。2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语言不仅准确严谨,还可以具有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过程与方法:1激趣导入法,由解题引出物候与物候学。2课文解读与生活情境相结合。3话题活动由“面”到“块”再到“点” ,逐层深入引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 文的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教学重点:1概括内容要点,理清说明顺序,学生能够用课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体会
2、“说明事物要有条理,有主次,有详略”的特点。2体会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特别是第一段描写四季景象的语言,体会“说明事物的语言不仅要注意准确、科学,还要力求做到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学难点:1理清全文,第三部分段落之间,第十一段落之间的说明顺序,感受说明文语言的逻辑力量。2品味鉴赏第一段的语言,感受说明文语言 的优美。教法学法: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语言揣摩法,写作训练法。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 图片欣赏 春 夏 秋 冬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 2揭
3、示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二、复习回顾说明文知多少?“说明文”文体知识回顾:1、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解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或阐述某一种道理;或解说事物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讲,说明文分为两大类型:说明事物特点的事物说明文和阐明事理说明文。2、说明文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3)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 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等。(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5)说明的语言:准确、简明、周密、平实 、生动。三、作者及有关资料介绍: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物候
4、学发展的推动者。他一生在气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 年第一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学科物候学一文改写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四、检查预习注音 释义翩然(pin):动作轻快的样子。孕(y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销声匿(n)迹:原意是不公开说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载(zi)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次第:一个接一个。农谚(yn):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周而复始:围绕一周,重新开始。萌(mng)发 草长(zhng)莺飞多音多义词辨
5、析3衰(shui)草连天 鬓毛衰(cu)连翘(qio) 翘(qio)尾巴差(ch)异差(chi)遣 差(ch)劲参差(c)观(gun)测 道观(gun)播种(zhng) 耕种(zhng)落(lu)叶 丢三落(l)四 落(lo)枕五、速读课文,初步了解主要信息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体会文章标题的作用文题品味标题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既与科学小品文的特色相合,又十分新颖别致。它的妙处在于含蓄生动、引人入胜。这个标题,切合了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和渴求知识的欲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对读者们无疑是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的。读课文,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1)什么叫物候?什
6、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的差异) 、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 排农作物 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
7、区的农业发展。4整体认知快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第二课时六、探求合作1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按什么顺序 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本 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这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2、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沉
8、睡” “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 ,一个接一个,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融化” “萌发” “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翩然” ,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簌簌”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 、 “销声匿迹” 、 “衰草连天” 、 “风
9、雪载 途” “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5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燕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
10、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1、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有: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2、本段文字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3、本段文字主要使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描 写4、本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分 总5、本段段意: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过程。1 几千年来 ,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 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2 杏花开了, 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3 布谷鸟开始唱歌 ,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4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 的语言。1、本段的中心句是:( 1 ) 句。2
11、、第四句中的“这样”指代( 2、3 句的内容 )3、本段 2、3 句运用了( 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这两句是按( 时间 )顺序排列的,都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4、第 4 句中的“语言”与文段中的( 传语、暗示、唱歌 )等词相照应。这句里使用了( 拟人、比喻、对偶 )修辞手法。揣摩重要句子的含义。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 ,一个接一个,写出春花竞相怒放 的热闹景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春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 单元 大自然 语言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