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素养升华——提升知识的高度课件.pptx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素养升华——提升知识的高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素养升华——提升知识的高度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素养升华提升知识的高度,-2-,一,二,三,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共同点) (1)考试的某些原则相同: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倡导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平取士,唯才是举,而这一点与西方资本主义倡导的“自由”“平等”不谋而合。在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中都无一例外地规定了政府官员均须经公开竞考择优录用。 (2)考级奖惩制度: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实行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而在现代西方各国普遍实行功绩制,根据较为客观的标准确定的业务能力和其他工作素质决定文官的录用、升降和奖惩。这些制度无疑对保证政府管理效率和政治清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3-,一,二,
2、三,(3)影响上: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改变了自魏晋以来的世袭、察举等人为的选举制度,打破了“士族门阀”的不合理现象,使一般的平民得以通过科举向上层流动;同时也为统治者扩大了其统治基础,招揽了更广阔的人才,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而西方资产阶级通过建立与改革现代的公职任用制度打破了早期“个人赡徇”“政党分肥”官员制度,有效防止了政党关系及血缘门第。同时公平、自由的考试也吸取了社会各方面的人才,从而更好地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4-,一,二,三,2.区别(不同点) (1)法制化: 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严格地纳入法制范围,文官或公务员只对法律或法定职权负责。而我国古代的科举制
3、度则截然相反,所有官员的权力及义务只以封建君主为中心,其所有的行为只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2)用人标准上: 现代西方在文官的任用及考试上重视官员的知识化及专业化。而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其考试的内容则以儒家经典学说为范围,缺乏对官员职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考察。直至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形式,彻底将科举考试推向僵化,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及创新思维。,-5-,一,二,三,(3)政治立场上: 现代西方的官职任用制度,施行“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原则。而我国古代的官员制度由于其所处的政治背景,应封建君主对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要求,其政治立场往往必须服从于中央集权。 (4)管理上: 现代由于官员管理工作的
4、增加,对文官的管理工作也日益复杂。因此现代西方的文官管理将文官进行科学的人员分类,他们将现代文官分为品位分类及职位分类两种。同时成立统一管理机构对各部门文官进行统一管理,以保证各部门互相协调,促使人才合理流动;我国的科举制度则恰恰相反,它没有官员的分类,而只有简单的“君臣”关系。,-6-,一,二,三,对应训练 1.(2018河南安阳二模,26)史料证明,科举制不仅被东亚一些国家复制和模仿,也为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所借鉴。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科举制平等择优方式向全社会推广 B.科举制延续之久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C.科举的观念依然存活于现实生活中 D.科举制有超越种族和国界的生命力,答案,解析
5、,-7-,一,二,三,二、丝绸之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1.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8-,一,二,三,-9-,一,二,三,-10-,一,二,三,2.丝绸之路的基本作用 (1)商品交流之路: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丝绸、瓷器、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石榴、葡萄酒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2)文化交流之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古代技术如造纸术、印刷术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在西域使用,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 (3)宗教传播之路: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朝鲜、
6、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明末清初之际,为传播天主教,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士作为西学东渐的桥梁,给中国带来了有关地理、火炮、水法、钟表、机械、建筑、医药、绘画和音乐等方面的新知识。同时也担当起了中西学交流的任务,他们是中国文化和思想西传最早的媒介。,-11-,一,二,三,对应训练 2.(2018甘肃兰州一模,25)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 )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 C.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 D.东西方经济
7、、文化交流频繁,答案,解析,-12-,一,二,三,三、东西方人文精神的比较 1.不同文化价值取向 (1)东方“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 对天人关系的探讨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孔子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体现了天是万物的主宰。孟子最早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性与天的本质是一致的,那就是善。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更是表明天与人是息息相通的。程朱理学进一步发挥了“天人合一”的学说,将人性、儒家的伦理道德上升到宇宙的本原“理”的高度,将三者统一起来。道家的天人合一主要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成为古代中国文人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不强调独立意志和
8、锐意进取,形成了一种注重群体意识、忽视个体意识的文化心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更是侧重群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规范与压制,强调个性服从并统一于共性。,-13-,一,二,三,(2)西方注重人对自然的征服: 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的价值和冒险精神,直接推动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进取精神,从而形成一种注重个体意识的文化心理。 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不求冒尖,甘居中庸;而西方主张人的个性张扬,积极进取,勇为人先。这种文化心理的不同也塑造了东西方不同的民族性格。,-14-,一,二,三,2.共通之处 (1)中国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人文精神都是在反对神学观念中奠定的,有着共同的理
9、论基础,都强调人的价值,都“以人为本”,都提倡“人”的觉醒和自我主体意识的生成,主 张人的个性解放,个人自由;塑造了自由与责任共同担当的健全人格,个人在“绝对自由和绝对责任”中寻求着自由与责任的和谐。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多,在经济合作加强的同时,文化也趋向多元融合。对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坚守,是我们应该永恒坚持的理念。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整个社会才能向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也更能找到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现代社会需要人文精神,未来世界仍然需要人文精神。,-15-,一,二,三,对应训练 3.(2018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起点调研,2)“抽绎玉之属性,赋以
10、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郭宝钧在古玉新诠中的这段话表明( ) A.玉具有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 B.以玉入法反映治国方式醇熟 C.玉的人格化折射丰富的人文精神 D.体现古代士大夫的政治智慧,答案,解析,-16-,一,二,三,一、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 1.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的变化是一个氏族组织不断分化的过程,原来的宗族容纳不下不断壮大的新兴氏族,新的氏族把老的宗族涨破了。 2.从政治体制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的变化是一个从封邦建国的贵族分权体制转变为独裁专制的君主集权体制的过程,分权
11、的封建制度被集权的专制制度取代了。 3.从国家形态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的变化是一个从封建王国转变为专制帝国的过程,征服者的族长变成了帝王。 4.从民众权利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的变化是族人沦为编户齐民的过程,在君王的权力得到加强的同时,民众的主权被剥夺了。,-17-,一,二,三,5.从土地制度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的变化是一个从名义上王有(莫非王土)、实际上公有(贵族所有和村社共有)向名义上国有、实际上私有转变的过程,土地所有制的私有化使收税权最终从贵族手里转到了国家手里,从而大大加强了国君的力量。 6.从社区结构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的变化是一个从国野对立向
12、城乡对立转变的过程,血缘集团之间的对立让位于地缘集团之间的对立。 7.从民族关系的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发生的变化是一个夏商周部族融合为华夏族和华夏族进一步与蛮、夷、戎、狄融合的过程,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融合同化,到秦汉时期汉民族形成了。,-18-,一,二,三,对应训练 1.(2018陕西安康期中,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领域从两个方面发生着变化:一是权力的转移,二是兼并战争的发展。这两个变化( ) A.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 B.顺应了人民的普遍要求 C.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答案,解析,-19-,一,二,三,二、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的唐宋变革 1.政治制度上 伴随着门阀士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第一 板块 中国 古代史 素养 升华 提升 知识 高度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