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检测试卷(五)(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检测试卷(五)(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检测试卷(五)(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单元检测试卷(五)(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语言基础知识(12 分,每小题 3 分)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C.而临事忽焉丧之 丧:死亡D.而读书者与之 与:许可,同意答案 C解析 丧:亡失。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敛不凭其棺C.虽万乘之公相 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答案 C解析 A 项“当”通“倘” 。B 项“敛”通“殓” 。D 项“少”通“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Error!Error!A.相同,
2、不同 B.相同,相同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答案 C解析 介词,在。连词,而。介词,被。动词,成为。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B.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C.可谓智力孤危D.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答案 D解析 A 项古义:泛指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B 项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C 项古义:智慧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D 项古今义都指“过去的事情” 。二、名篇名句默写(6 分,每
3、空 1 分)2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六国论收束时,用“_,_,_”讽谏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覆辙。(2)伶官传序中,作者用“_,_”鲜明而深刻地揭示了灾祸起于细微以及人常常被细微之事困扰的道理。答案 (1)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三、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上四事,曰行法令、审故事、惜材力、辨忠邪,辞甚切至。又奏:“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 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比有年余八
4、十,尚任班行 ,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即宿德勋贤,自如故事。 ”因着为令。修古尝偕三院 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修古奏:“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 ”帝闻,立命笞之。晏殊以笏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实时罢黜。请正典刑,以允公议。 ”禁中以翡翠羽为服玩,诏市于南越。修古以谓重伤物命,且真宗时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命罢之。时颇崇建塔庙,议营金阁,费不可胜计,修古极陈其不可。久之
5、,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未逾月,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暖皆缘遗奏超授官秩,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交章论列。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未行,改知兴化军。会赦复官,卒。修古立朝,慷慨有风节。当太后临朝,权幸用事,人人顾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辄言,无所回挠。既没,人多惜之。家贫,不能归葬,宾佐赙钱五十万。季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 ”卒拒不纳。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赠右谏议大夫,赐其家
6、钱二十万。(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五十六 ,有删节)注 班:朝官上朝。班行:上朝的位次。三院: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B.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C.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3D.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答案 C解析 注意叙述主体。 “晨朝” “至”的叙述主体是曹修古和三院御史十二人,
7、 “行马不避”“詈”的主语是“黄门” , “止”的主语是“呵者” 。故选 C。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礼部会试者称为进士,根据排名,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B.御史在秦以前仅为负责记录的史官,自秦汉至清,则专司监察,监督巡查中央及地方官吏。C.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D.“出 ”, 即 京 官 到 地 方 任 职 , 也 称 “外 放 ”“放 外 任 ”, 与 地 方 官 进 朝 廷 任 职 的 “入 ”相对 。答案 A解析 “通过礼部会试者”错,
8、应为“殿试” 。会试考中者叫“贡士” ,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及第者叫“进士”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曹修古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他身为监察御史,监察百官,整肃朝仪,不管是太监侮慢还是宰相失体,他都及时参奏,仗义执言,要求严惩以正典刑。B.曹修古关心朝政,积极进言。当他看到有的官员八十多岁心力俱衰却依然在职,于是建议文武官员七十岁应主动退休,概无例外,朝廷据此定为法令。C.曹修古不惧权贵,遇事敢言。太后侄儿刘从德死后,朝廷越级任用了一大批刘家亲戚乃至厮役,他极力反对,因此惹怒太后,被削官一级,外放地方。D.曹修古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在他死后,连
9、扶灵柩回故乡安葬的费用都没有,还是他生前的部属和幕僚筹集五十万钱来资助他的家人,才办理了后事。答案 D解析 “还是他生前的部属和幕僚筹集五十万钱来资助他的家人,才办理了后事”错误,他的小女儿没有接受这五十万钱。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译文:_(2)当太后临朝,权幸用事,人人顾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辄言,无所回挠。译文:_答案 (1)晏殊身为宰相,为百官效法的榜样,他却因愤怒急躁而有失大臣的体统。4(2)当太后临朝听政时,权贵幸臣当权,人人都顾虑害怕,曹修古却遇到事情就上书直言,从不回避屈服。参考译文曹修古,字述之,是建州建安人。
10、凭着考中进士为官,一直升至秘书丞,外任饶州通判。宋绶因他有卓越的才能而举荐他,他被召还朝廷,以太常博士的身份兼任监察御史。他上书奏说了四条建议:贯彻法令,审查旧制,爱惜财物,分辨忠奸。言辞十分恳切。又上奏说:“唐代贞观年间,曾经下诏令,规定退休官员朝班的位置在本品现任官员的上列,目的是想使官员知羞耻而勇于退职。近来有人年纪已经超过八十岁,仍然站在朝班行列,精力已经衰弱,对做官任职没有补益。请下诏给有关部门,命令文武官员凡年龄达到七十的,自己上书提出申请,朝廷特别给予升官退休,仍遵从贞观旧制,即便德高望重和功勋卓著的官员,自当依照惯例退休。 ”朝廷于是据此制定了法令。曹 修 古 曾 经 同 三
11、院 御 史 一 行 十 二 人 上 早 朝 , 快 要 到 达 朝 堂 的 时 候 , 有 两 个 太 监 骑 马 不 肯回 避 , 有 人 呵 斥 他 们 停 止 , 反 而 被 他 们 二 人 责 骂 。 曹 修 古 上 奏 说 : “先 前 的 史 籍 说 , 御 史 台有 尊 严 , 天 子 才 有 尊 严 。 旧 时 制 度 规 定 , 三 院 御 史 同 行 的 规 格 与 知 杂 事 相 同 , 如 今 这 两 个 太监 如 此 轻 侮 怠 慢 , 请 将 他 们 交 付 主 管 官 员 弹 劾 治 罪 。 ”皇 上 听 说 此 事 , 立 即 下 命 令 笞 打 那 二 人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单元 检测 试卷 解析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1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