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课时同步试题新人教版选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选择题(12 小题)1下面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是土壤取样称取 10 g 土壤加入盛有 90 mL 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吸取 0.1 mL 进行平板涂布依次稀释至 10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稀释度ABCD【答案】C【解析】在分离土壤中某细菌时,应先选取土样(10 g),然后加无菌水获得土壤浸出液,并进行不同倍数稀释,最后将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并分离和计数。2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即可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纤维素
2、分解菌少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此实验中需设置对照组【答案】A3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 30 d 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答案】A【解析】绝大多数细菌分布在距地表 38 cm 的土壤层,故不可选取深层土壤作样品,2否则细菌数目很少,A 错误;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因此采样时可选择 B、C 两项所述的环境,B、C 正确;也可将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 30 天左右,再从已腐烂的滤
3、纸上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 正确。4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某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ABCD【答案】B5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会较少C可通过定时测定葡萄糖产量的变化来衡量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答案】A【解析】经选择培养后,经梯度稀释后,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A 错误;选择培养可省略
4、,但培养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B 正确;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C正确;实验组和对照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可用等量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设置对照能证明经“浓缩”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3D 正确。6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B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D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答案】B7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 (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
5、器中,a 组高压灭菌,b 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正确的是A再 增 加 c 组 作 为 对 照 , 不 喷 入 “敌 草 隆 ”, 其 他 处 理 与 a、 b 组 相 同B向 a、b 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C检测敌草隆消失的情况,预计 a 组敌草隆含量不变,b 组敌草隆全部分解D用砂土进行该实验,和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进行实验效果相同【答案】B【解析】本实验是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对农药“敌草隆”具有分解作用,若不喷入“敌草隆” ,则不能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此种作用,A 错误;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是否灭菌(有无土壤微生物) ,敌草隆的使用量、培养条件是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
6、适宜,所以向 a、b 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B 正确;b 组的敌草隆不可能全部分解,C 错误;不同的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D 错误。8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 1mlCR 溶液后加入 100ml 培养基C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刚果红4D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答案】D【解析】刚果红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需要洗去浮色,A 错误;可以将刚果红与培养基分别灭
7、菌,按一定的比例将刚果红加入到培养基中,然后倒平板,B 错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C 错误;到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D正确。9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秸秆还田的过程中施加外源纤维素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纤维二糖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B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布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常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定C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可以反应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酶的多少D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生纤维素酶的实验【答案】A
8、10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纤维素酶中 C1 酶和葡萄糖苷酶都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B选择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得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C应先通过固体选择培养基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保证筛选效果D菌落上的透明圈不一定是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所形成【答案】D【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 C1酶、Cx 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其中 C1酶和Cx 酶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A 错误;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可以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也可以在倒平板时加入,B 错误;5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使用的是液体培养基,C 错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生物 专题 23 分解 纤维素 微生物 分离 课时 同步 试题 新人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