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选修3_3.doc
《版选修3_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选修3_3.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高考真题集训1.(2018全国卷)(1)(多选)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开始,经历过程、到达状态 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过程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状态 c、 d 的内能相等E.状态 d 的压强比状态 b 的压强小(2)如图,容积为 V 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 S 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 K。开始时,K 关闭,汽缸内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 p0。现将 K 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的液体体积为 时,将 K 关闭,活塞
2、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 。不计活V8 V6塞的质量和体积,外界温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流入汽缸内液体的质量。答案 (1)BDE (2)15p0S26g解析 (1)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即paVaTa pbVbTbTbTa,则 pbpa,即过程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A 错误;由于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2所以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B 正确;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对外做功为零,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C 错误;由于状态 c、 d 的温度相等,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可知状态 c、 d 的内能相等,D 正确;由理
3、想气体状态方程 C 可得 p C ,即 TV 图中的点与原点 O 的连线的斜率正比于该点的压pVT TV强,故状态 d 的压强比状态 b 的压强小,E 正确。(2)设活塞再次平衡后,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为 V1,压强为 p1;下方气体的体积为V2,压强为 p2。在活塞下移的过程中,活塞上、下方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0 p1V1V2p0 p2V2V2由已知条件得V1 VV2 V6 V8 1324V2 V2 V6 V3设活塞上方液体的质量为 m,由力的平衡条件得p2S p1S mg联立以上各式得m 。15p0S26g2.(2018全国卷)(1)(多选)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_。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2)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汽缸上端开口,汽缸壁内有卡口 a 和 b, a、 b 间距为 h, a 距缸底的高度为 H;活塞只能在 a、 b 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3质量为 m,面积为 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体压强均为 p0,温度均为 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汽缸中的气体,直至活塞刚好到达 b 处。求此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
5、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答案 (1)BDE(2) T0 ( p0S mg)h(1hH)(1 mgp0S)解析 (1)气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故 A、C 错误,B、E 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U W Q 知道,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所以体积发生变化对外做功 W 时,如果同时吸热使 Q W,则内能不变,故 D 正确。(2)开始时活塞位于 a 处,加热后,汽缸中的气体先经历等容过程,直至活塞开始运动。设此时汽缸中气体的温度为 T1,压强为 p1,根据查理定律有 p0T0 p1T1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 p1S p0S mg联立式可得
6、 T1 T0(1mgp0S)此后,汽缸中的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直至活塞刚好到达 b 处,设此时汽缸中气体的温度为 T2;活塞位于 a 处和 b 处时气体的体积分别为 V1和 V2。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V1T1 V2T2式中 V1 SHV2 S(H h)联立式解得 T2 T0(1hH)(1 mgp0S)从开始加热到活塞到达 b 处的过程中,汽缸中的气体对外做的功为 W( p0S mg)h。3.(2018全国卷)(1)(多选)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变化到状态 b,其过程如 pV 图中从 a 到 b的直线所示。在此过程中_。A.气体温度一直降低B.气体内能一直增加4C.气体一直对外做功D.
7、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E.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全部用于对外做功(2)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 U 形细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柱,水银柱的两端各封闭有一段空气。当 U 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分别为 l118.0 cm 和l212.0 cm,左边气体的压强为 12.0 cmHg。现将 U 形管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没有气体从管的一边通过水银逸入另一边。求 U 形管平放时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答案 (1)BCD (2)22.5 cm 7.5 cm解析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 a 到 b 的过程,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paVaTa pbVbTb知, TbTa,即气体
8、的温度一直升高,A 错误;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可知气体的内能一直增加,B 正确;由于从 a 到 b 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增大,所以气体一直对外做功,C 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从 a 到 b 的过程中,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D 正确;气体吸收的热量一部分增加内能,一部分对外做功,E 错误。(2)设 U 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气体的压强分别为 p1和 p2。U 形管水平放置时,两边气体压强相等,设为 p,此时原左、右两边气体长度分别变为 l1和 l2。由力的平衡条件有p1 p2 g (l1 l2)式中 为水银密度, g 为重力加速度大小。由玻意耳定律有p1l1 pl1p2l2
9、pl2l1 l1 l2 l2由式和题给条件得l122.5 cm; l27.5 cm。54.(2018江苏高考)(1)如图所示,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外包着纱布,纱布的下端浸在水中。纱布中的水在蒸发时带走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低于周围空气温度。当空气温度不变,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温度计示数减小,则_。A.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B.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增大C.空气中水的饱和汽压减小D.空气中水的饱和汽压增大(2)一定量的氧气贮存在密封容器中,在 T1和 T2温度下其分子速率分布的情况见下表。则 T1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T2。若约 10%的氧气从容器中泄漏,泄漏前后容器内温度均为 T1,则在泄漏
10、后的容器中,速率处于 400500 m/s 区间的氧气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_(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18.6%。6(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 A 时压强为 2.0105 Pa,经历A B C A 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对外界放出 61.4 J 热量。求该气体在 A B 过程中对外界所做的功。7答案 (1)A (2)大于 等于 (3)138.6 J解析 (1)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蒸发加快,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减小,B 错误;因空气的饱和汽压只与温度有关,空气温度不变,所以饱和汽压不变,C、D 错误;根据相对湿度的定义,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A 正确。(2)分子速率分布与温度有
11、关,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速率大的分子数所占比例增加,速率小的分子数所占比例减小,所以 T1大于 T2;泄漏前后容器内温度不变,则在泄漏后的容器中,速率处于 400500 m/s 区间的氧气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不变,仍为 18.6%。(3)整个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W WAB WCA,且 WCA pA(VC VA),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以及 U0,得 WAB( Q WCA),代入数据得 WAB138.6 J,即气体对外界做的功为 138.6 J。5(2018北京高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
12、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答案 C解析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故 A 错误;布朗运动为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固体小颗粒运动的无规则性,是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的间接反映,故 B 错误;分子间斥力与引力是同时存在,而分子力是斥力与引力的合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斥力,即引力小于斥力,而分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表现为引力,即斥力小于引力,但总是同时存在的,故 C 正确,D 错误。6(2017全国卷)(1)(多选)氧气分子在 0 和 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 _3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