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选修3_4.doc
《版选修3_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选修3_4.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提升作业 九 波的衍射和干涉(20分钟 5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1.(多选)下列关于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在介质中叠加,一定产生干涉现象B.因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所以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C.波的叠加规律适用于一切波D.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解析】选 C、D。频率相同是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A 错,D 对;一切波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衍射现象,但只有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时,衍射现象才明显,B 错;波的叠加没有条件限制,C 对。2.(多选)如图所示是 t时刻两列波的叠加
2、图,其中 S1、S 2是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发出两列完全相同的水波,波峰、波谷分别用实线、虚线表示,关于 a、b、c、d 四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 a、b、c、d 所处的水中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B.只有 d质点振动始终加强,c、b 两质点振动始终减弱C.a质点始终位于波谷处,d 质点始终位于波峰处D.再经过半个周期,a 质点到达波峰,d 质点到达波谷【解析】选 A、D。由题得,这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动相同,故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故 A对;由图可得:在 t时刻质点 a处在两列波的波谷,d 处在两列波的波峰,b、c 分别处在一列波的波峰和另一列波的波谷,由此可得:
3、振动始终加强的点为 a、d,振动始终减弱的点为b、c,故 B错;振动加强与减弱是相对振幅的变化来说的,振动加强,其振幅增大了,每一个质点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的运动,并不是始终只在波峰上或只在波谷上,故 C错 D对。【补偿训练】如图所示为两列相干水波在 t=0时刻的叠加情况,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2示波谷。若两列波的振幅均保持 5cm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 1m/s和 0.5 m,C点是 B、D 连线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D 点振动始终加强,B 点振动始终减弱B.C点始终保持静止不动C.t=0时刻,A、B 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10cmD.在 t=0至 t=0.25s的
4、时间内,B 点通过的路程为 20cm【解析】选 D。A、D 两点为波峰与波峰叠加,B 点为波谷与波谷叠加,都是振动加强点,故 A错误;A、D 的连线为振动加强区,则 C点为振动加强点,振幅较大,故 B错误;t=0 时刻,A、B两点分别处于波峰和波谷,则两者的高度差为 45cm=20cm,故 C错误;周期 T= =0.5s,在t=0至 t=0.25s的时间内,B 点经历了半个周期,通过的路程等于振幅的 2倍,振幅为 10cm,则路程为 20cm,故 D正确。3.S1和 S2是相干波源,它们发出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发生干涉,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 )A.a、b、c、d 均为振动
5、加强的点B.a、b、c、d 均为振动减弱的点C.b、c 为振动加强的点D.a、d 为振动加强的点【解析】选 D。在两列波发生干涉后波峰和波峰叠加的区域、波谷和波谷叠加的区域为振动加强的区域,图中 a、d 为振动加强的点,波峰和波谷叠加的区域为振动减弱的区域,图中c、b 为振动减弱的点。3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小题,共 20分)4.(10 分)(2017全国卷)如图甲,在 xy平面内有两个沿 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 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 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 A(8,-2)的路程差为_m,两列波引起的点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 _4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