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古代汉语)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古代汉语)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古代汉语)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古代汉语)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使动关系的一句是( )(A)沛公至軍,立 誅殺曹無傷。 (B)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C)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D)邴夏 御齊侯 ,逢丑父為右。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形容词是意动用法的是( )(A)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B)於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為上将军。(C)桑之未落,其葉沃若。(D)欲 潔 其身,而亂大倫。3 下列加着重号的词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A)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B)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C)魏有賢人可與俱西游者乎?(D)與老人期, 後
2、 ,何也?4 “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句中“長”的意思是( )(A)長度(B)長大的(C)年紀大,年長(D)使成長,養活5 下列各句加点词中,没有名词作动词的一组是( )(A)范增数 目 項王。(B)築室百堵,西南其户。(C)各 親 其親,各 子其子,貨力為己。(D)齊将田忌善而 客 待之。6 下列各加点词中,是名词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B)老臣 病 足,曾不能疾走。(C) 日 者,荆王兼有其地。(D)王生 日 飲酒,不视太守。7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数词表示数量极少的一句是( )(A)秋水才深 四五 尺,野航恰受兩三
3、人。(B)簡子疾,五日不知人。(C)冠者 五六 人,童子 六七人。(D)子曰:“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8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名量表示法的是( )(A)三 周 華不注。(B) 誦三遍 而請習之。(C)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D)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9 下列各加点词中,表示程度较轻或渐变的是( )(A)常著文章自娱,頗示己志(B)故主上愈 卑,私門 益尊(C)进而修詩畫禮樂,弟子彌眾(D)積貨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10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限定范围副词的一項是( )(A)群賢 畢 至,少長 咸集。(B)唯天為大,唯堯則之。(C)林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D
4、)良乃人, 具 告沛公。11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时间副词的是( )(A)良 業 为取履,因長跪履之。(B) 盡 信書,则不如无書。(C)川壅而溃,傷人必多。(D)舜目 蓋 重瞳子。12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人称代词作宾语的一句是( )(A)三人行,必有 我 師焉。(B)我勝若,若不吾勝。(C) 予 默默無以虑。(D)百姓皆聞其聲,未知其死也。13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的一句是( )(A)積 水成渊,蛟龍生焉。(B) 彼 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C)微 斯 人,吾誰舆歸。(D)微 夫 人之力,不及此。14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疑问代词用于反问句充当状语的一句是( )
5、(A)此 誰 也?(B)汝 曷 弗告朕。(C)道 惡 乎往而不存。(D)子非魚, 安 知魚之樂?15 “廉頗者,趟之良将也” 中“者”的用法是( )(A)是指前面名词,区别人或事物(B)作定语,修饰所指代的人或事物(C)作定语,补充说明前面的名词(词组)(D)作状语16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於有子” 中“於”的用法是( )(A)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涉及的范围(B)充当补语,引起比较对象(C)引起动作行为的主动者(D)引起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17 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连词表顺承关系的是( )(A)於是至 則 為王雕,舆秦軍遇。(B)富貴者驕人乎,且貧賤者驕人乎。(C) 關雎樂而不淫,哀 而
6、不傷。(D)雖 君有命,寡人弗敢與聞。18 下列各句中的连词“ 以 ”表因果关系的是( )(A)古之民樸 以 厚,今之民巧 以偽。(B)夏,诸侯伐郊,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C)於是帝錫禹玄圭,以告成功於天下。(D)發憤忘食,樂 以 忘憂。19 “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 句中“或”的词性和意义是 ( )(A)连词,如果(B)副词,大概(C)连词,表示选择关系(D)代词,有人20 词气词“其 ”的基本用法是 ( )(A)表示祈使语气(B)表示委婉语气(C)表示疑问语气(D)表示推测语气二、古文背诵题21 是鳥也,( ) 。22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劇,( ),光而不耀。23 知困,( ) 。2
7、4 有國有家者,( ) ,不患貧而患不安。25 夫子之求之也,( ) ?26 穀興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 )。三、释词题26 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27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28 子路曰:“ 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 敝 之而無憾。”29 子適衛,冉有僕。30 好從事而亟 失時,可謂知乎?31 誅其君而弔 其民,若時雨降。31 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语法作用。32 老者安 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33 曰:“既富 矣,又何加焉? ”34 陽貨欲見 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35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36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四、简答题37 解释下
8、列各句中加点“之” 字的用法和意义。(1)成王每出子文 之祿,必逃,王止而後復。(2)夫民心之 慍也,若防大川焉,潰而所犯必大矣。(3)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 之,胡可壅也?(4)齊王使淳于髡 之趙請救兵,齋金百斤,車馬十駟。(5)草木之 無聲,風撓之鳴。38 分析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句,并说明它们构成宾语前置的条件。(1)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將何以封矣!(2)是勤民以自封也,死無日矣。(3)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弔不暇,何賀之有?(4)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5)及小自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39 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宾语前置,并说明他们构成宾语前置的条
9、件。(1)許子奚為不自織?(2)臣實不才,又誰敢怨?(3)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4)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5)詩曰: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五、古文翻译题39 把下段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蘇秦始將連横,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漠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願全至少留意,臣請奏其效。”秦王曰:“ 寡人聞之,毛羽丕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
10、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40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41 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42 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43 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44 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45 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六、古文标点题46 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下面的文言短文。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不祥也晏子對曰國有三不秤是不與焉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
11、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見虎虎之室也下澤見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七、古文阅读题46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 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毁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古代汉语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