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社会态度与行为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社会态度与行为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社会态度与行为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社会态度与行为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属于态度的( )。A深刻维度B强度维度C中性维度D外显维度2 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这属于态度的( ) 。A认知性功能B工具性功能C价值表达功能D自我防御功能3 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 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具有“魅力 ”。这属于印象形成的 ( )。A加法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总和模式4 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
2、需要和(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情感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5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6 我们的态度更容易被( )的人的态度所影响。A与我们相似B与我们相异C喜欢我们D我们给予高评价7 拉塔奈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 )。A社会干扰B群体影响C群体一致性D责任分散8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辨
3、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9 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总是遵循加法模式。10 只有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11 支配、控制别人是身居高位的掌权者所独有的追求。12 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始终如一的作用。13 错误。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并非始终如一地起作用,通常在初交阶段较为重要。漂亮的姑娘、帅气的男子容易相互吸引,认为外表美,品质和行为什么都好。交往时问越长,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就逐渐由外表特征转向内在品质。14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从众。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简要说明社会态度的功能。16 简要说
4、明印象形成的模式。17 简要说明印象形成的效应。18 简要说明人际关系的取向。19 简要说明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20 简要说明侵犯行为的控制。21 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各自的特征。22 简要说明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类型。23 简要说明服从的影响因素。24 简要说明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25 试分析态度的理论。社会态度与行为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
5、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8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辨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9 【正确答案】 错误。印象形成有三种模式,即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遵循不同的模式。【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0 【正确答案】 错误。不仅是外表特征具有明显的晕轮效应,其他品质,尤其是重要品质的认定也具有同样的效
6、应。【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1 【正确答案】 错误。希望支配、控制别人并非身居高位的掌权者所独有的追求,而是人人皆有的动机,这是因为“力求优越” 是儿童和成人普遍存在的动机。【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2 【正确答案】 错误。外表特征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并非始终如一地起作用,通常在初交阶段较为重要。漂亮的姑娘、帅气的男子容易相互吸引,认为外表美,品质和行为什么都好。交往时问越长,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就逐渐由外表特征转向内在品质。【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3 【正确答案】 错误。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还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
7、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4 【正确答案】 错误。研究发现,相对于女性,男性从众率的最高点出现稍微晚一些。问题难度与从众率的相关上,男性为 0.58,女性高达 0.89。表明女性在相应的困难程度上比男性更倾向于从众。【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15 【正确答案】 (1) 工具性功能。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社会态度作为心理准备状态,一经形成就将影响到人们注意事物的方式及对事物的
8、理解。同样一个人的声音信息,如果我们认为它来自一个属于高社会尊重群体的人,则我们对说话者的印象较好。如果我们认为说话人来自一个低社会尊重的群体,则我们对他的印象就较差。(2) 认知性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3) 价值表达功能。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4) 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
9、。态度有时也反映出一个人未澄清的人格问题,如不明说的侵犯和生怕丧失身份等。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5) 社会适应功能。社会适应功能是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一些人和群体对我们都是很重要的,适当的态度将使我们从重要的人物(双亲、老师、上司以及朋友等)或群体那里获得认同、赞同、赞赏或者与其打成一片。习得的态度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功能。【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6 【正确答案】 (1) 加法模式是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我们对他人的总体看法。(2)
10、平均模式是指我们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其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这种模式起源于学习理论,学习理论认为人是简单而机械地将所接收到的信息放在一起,并不对信息进行过多的解释、分析就能形成一种印象。学习理论的这种思想应用到印象形成中,就是我们说的平均模式。(3) 加权平均模式是指人们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也就是说,人们根据平均模式去形成印象,但对极端品质予以加权。【知识模块】 社会态度与行为17 【正确答案】 (1) 刻板印象。在关于人的自然特征方面,我们所建立起来的比较系统的观念首先是同人们的性别、种族和外
11、表吸引力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也首先根据这三个方面将人进行分类。我们对许多种族都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刻板观念。当我们把某一个人归人其中某一个类别的时候,我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一个类别的特征,我们对这个人所作的行为反应,也会直接以这些观念为根据。(2)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3) 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者坏的印象后,他还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社会 态度 行为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