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法学基础)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法学基础)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河南省专升本(法学基础)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河南省专升本(法学基础)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的正确表述是( )(A)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必须体现在同一法律条文之中(B)法律规则可以只包含行为模式,不包括法律后果(C)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只能体现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D)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2 法这种客体对于社会主体的关系和在这种关系中所具有的可以满足社会主体需要的属性和潜能是指( )(A)法的价值(B)法的作用(C)法的功能(D)法的精神3 将“不同的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 称之为 ( )(A)法的继承(B)法的移植(C)法的运行(D)法的创新4 世界上
2、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5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无产阶级专政制度(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6 万某于 1996 年 12 月 2 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缓期 3 年,万某未上诉。1997 年 10 月 1 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C)对万某的申诉不
3、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7 韩国公民金某曾在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多次进行国际贩毒犯罪活动,并被其所属国韩国通缉。某日,金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金某即以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犯罪为由提出抗议。我国依法可以对李某采取下列措施 ( )(A)无权进行刑事追诉,应当立即驱逐出境(B)因其是国际犯罪,应交国际法院制裁(C)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D)可以对其进行追诉,但审判要有韩国、印度、缅甸、泰国等国的共同参与8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个 A 国人在一列行驶于我国境
4、内的 B 国列车上对 C 国公民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适用( )(A)A 国刑法(B) B 国刑法(C) C 国刑法(D)我国刑法9 某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甲在乘坐中中国民航北京至美国旧金山的航班上与我国留日学生乙接头,收买我国国家秘密,对甲应当( )(A)依照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其刑事责任(C)由日本有关方面处理(D)不予追究刑事责任10 下列哪些行为实施后,可以不适用我国刑法( )(A)中国公民甲在日本故意杀人(B)某省教育厅厅长在美国收受他人财物(C)某军人在国外泄漏国家军事秘密(D)中国某公民在美国盗窃 300 美金11 张某乘坐我国船舶经过新加坡时与邻座一乘客发生
5、口角,争执中张某掏出一把三角刺刀,猛地向该乘客刺去,遂将邻座刺死,张某的行为 ( )(A)适用新加坡刑法(B)适用中国刑法(C)可适用中国刑法,也可适用新加坡刑法(D)适用第三国刑法12 为规范引导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教育部制定了规范在校大学生行为的部门规章,该规章不能以( ) 命名。(A)条例(B)规定(C)办法(D)实施细则13 甲乙两县分别位于某风景秀丽的原始森林山麓两侧,两县都在打造统一区域的5A 级风景区,对于各自风景区管辖范围,地界产生争议,向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申请解决,土地管理部门解决争议的行为属于 ( )(A)行政许可(B)行政确认(C)行政裁决(D)行政指导14 关于我国刑法的
6、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所有在我国船舶、航空器、国际列车上发生的犯罪(B)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的犯罪(C)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构成犯罪的(D)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境内的犯罪15 某外国公民劫持中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甲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 )刑法。(A)中国(B)某外国(C)甲国(D)中国或甲国16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 )(A)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7 甲、
7、乙均为成年人,甲会游泳,乙不会。甲提出愿意教乙游泳,并保证乙的安全。在学游泳的过程中,甲因上班原因,提出中止教学,要乙上案一同回去。乙因游兴正浓,不愿上岸,要甲先回。结果甲离去后,乙溺水身亡。对此,甲的行为( )(A)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B)已构成玩忽职守罪,属于不顺纯正的不作为犯罪(C)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罪(D)不构成犯罪,不符合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18 铁路搬岔工不按时搬岔,致使火车相撞,构成犯罪,其义务来源于 ( )(A)法律规定的义务(B)由于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C)由于先前行为而产生的义务(D)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19 犯罪行为归纳起
8、来,可分为两种形式,即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卖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D)明知行为与不明知行为20 构成不作为犯罪韵必备条件是 ( )(A)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B)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C)行为人具有某种特定职务而不履行该职务(D)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该特定义务,以致发生某种危害结果21 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 (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暴(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22 甲某为国家机关派往某股份公司的部门主管,其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巨资奢侈挥霍。甲构成
9、( )(A)职务侵占罪(B)挪用资金罪(C)挪用公款罪(D)贪污罪23 国有企业出纳石某擅自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单位公款 1 万元去经商,因经营不善而亏本,一个月后归还单位 6000 元,另 4000 元再也无力归还。对石某的行为 ( )(A)应定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B)应定贪污罪从重处罚(C)应分别定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实行数罪并罚(D)不以犯罪论处,给予行政处理24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B)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C)以挪用公款从重处罚(D)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25 甲某是某市土商局局长,因为急于筹集一笔巨额购房款,遂对乙某、丙某谎称能为
10、其开办公司提供方便,乙某、丙某等人立即表示“心意” 送上财物价值 30 万余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B)甲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C)甲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D)甲某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所以不构成犯罪26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根据刑法规定,单位行贿应如何处罚 ( )(A)对单位判处刑罚,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B)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C)对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给予降职或撤职处分(D)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7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
11、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 ( )(A)可以减轻处罚(B)应当免除处罚(C)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8 以下不属于以贪污罪认处的情况是 ( )(A)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在对外交往中收受礼物,应交公的不交公,占为已有的(B)王某受市政府的委派到一家中型私营企业,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的财产占为己有(C)李某是某公立小学学校的校长,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学校财物(D)张某作为邮电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私拆信件,盗窃财物29 甲是某市公安局局长,乙为了能够当上科长,送给甲价值人民币 4 万元的财物,并为甲安排出国旅游一趟,甲答应了乙的请求,违反规定提升乙为科长。案发前甲已退休。
12、乙的行为是何罪,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行贿罪 索贿罪(B)行贿罪 受贿罪(C)一般违法 犯罪(D)受贿罪 行贿罪30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 ( )(A)自然人(B)单位(C)自然人或单位(D)自然人和单位31 离休干部乙某,利用其原矿务局局长的便利条件,通过任现职的矿长,为请托人以国家平价购买 1500 吨煤,收受请托人人民币 2 万元。对乙某( )(A)以受贿罪论处(B)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C)不构成受贿罪,不予处理(D)请托人构成行贿罪的,某乙才构成受贿罪32 受贿罪的犯罪客体是( )(A)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B)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秩序(C)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
13、性(D)交付财物人的财产所有权33 依照刑法规定,行贿罪的构成在主观方面必须是( )(A)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B)具有谋取个人利益的目的(C)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D)具有谋取利益的目的34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A)四年(B)一年(C)二年(D)三年35 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抵销权是一种形成权(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C)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36 合同法第 68 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民法理论称此种权利为 (
14、)(A)同时履行抗辩权(B)先诉抗辩权(C)不安抗辩权(D)债务人抗辩权37 下列属于法定动产物权的是 ( )(A)别除权(B)留置权(C)地役权(D)国有土地使用权38 甲有 4 匹马要卖掉,便对乙说:“你先牵回去试用一个月,满意的话你就买下,价款 5000 元。” 乙牵回了 4 匹马,未付款。假设马在试用期生下了一匹小马,该小马该归谁所有 ( )(A)甲(B)乙(C)甲和乙(D)甲或乙39 甲村公民孙某,将其户口从甲村迁出,欲落到乙村,还未落到乙村,经朋友劝说,往深圳打工。深圳打工十个月,因工地上出现事故受伤,被送往北京某大医院治疗已达 1 年零 4 个月。依法孙某应以( )为住所地。(A
15、)甲村(B)乙村(C)深圳(D)北京40 下列物权的保护方法不能以自力救济的方法行使的是 ( )(A)排除妨碍请求权(B)确认物权的请求权(C)返还原物请求权(D)消除为限请求权41 对终结执行,人民法院应当( )(A)当面告知当事人(B)书面通知当事人(C)做出书面裁定(D)做出书面决定42 外国法院对中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我国法院对该国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 )(A)同等原则(B)平等原则(C)对等原则(D)相对原则43 所谓争议不大是指当事人对案件的是非、责任及诉讼的争执无重大原则性的 ( )(A)变化(B)矛盾(C)分歧(D)意见44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个人罚款时,罚款
16、金额在 ( )(A)一百元以下(B)一千元以下(C)一万元以下(D)三万元以下45 人民法院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的期间为立案之日起 ( )(A)3 日内(B) 5 日内(C) 10 日内(D)15 日内46 地方法院第一审做出的不予受理的裁定,当事人 ( )(A)可以上诉(B)不可以上诉(C)可以申请复议(D)只能另行起诉47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 ( )(A)一律可以上诉(B)一律不得上诉(C)如果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的可以上诉(D)是否上诉由其决定48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查,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甩法律正确的,驳回上诉,使用( )(A)判决(B)裁定(C)决定
17、(D)通知49 破产程序中整顿的期限不得超过 ( )(A)一年(B)两年(C)三年(D)六个月50 诉讼代表人在诉讼中,其诉讼地位( )(A)与原告完全相同(B)与被告完全相同(C)与诉讼代理人相同(D)具有独立性51 某市安监局向甲公司发放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发现甲公司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系伪造。对于该许可证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吊销(B)撤销(C)撤回(D)注销52 甲创作一小说已发表。乙经甲同意,将该小说改编成戏剧剧本,也已发表。丙表演该戏剧并由丁音像公司制作成录像制品出售,丁应( )(A)只向甲付酬(B)只向乙付酬(C)只向丙付酬(D)向甲、乙、付酬53
18、M 县公安局接到有关陈某、刘某拐卖妇女的报案,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审查。M 县公安局决定立案的条件是( )(A)报案人提了充分的证据(B)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C)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D)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54 下列人员中,不能做证人的是( )(A)外国人(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C)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D)未成年人55 传唤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 ( )(A)12 小时(B) 24 小时(C) 48 小时(D)72 小时二、填空题56 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不同分为_和_。57 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58 所有权的取得方法分为_于_两种。59 著作权的内容包括_和_两部分。60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可分为_与_两种类型。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_、未遂,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三、名词解释61 特别自首62 法系63 法条竞合64 刑事强制措施65 宣告死亡四、简答题66 选举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7 法律拟制为故意杀人罪的情形有哪些?68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拘留的情形分别是什么?69 民诉中督促程序的特点是什么?70 先履行抗辩权的情形有哪些?五、案例分析题70 案情:某村农民孙甲一家 15 人于 2003 年翻盖瓦房 9 间,共同居住使用。2
20、004年 2 月全家分家析产以后,孙甲与其两个弟弟孙乙、孙丙各分得 3 间瓦房,按份共有,分别使用。2004 年 8 月 18 日孙甲的儿子在本村另外申请到一块宅基地,准备盖一栋楼房,因资金不够,遂决定将其 3 间瓦房作价 2 万元卖给本村的李某。双方正式订立了书面合同,约定“一旦新房盖成,就交旧房(3 间瓦房)” 。李某预付了1000 元定金。孙乙起诉提出孙甲转让房屋时没有通知他,侵害了他的优先购买权。问题:71 孙甲一家原来对于 9 间瓦房享有的权利是何种物权?72 分家析产后,其所有权的性质有何改变?73 孙乙的起诉是否有理由?73 案情:被告人赵某与被害人钱某曾合伙做生意,(双方没有债
21、权债务关系)。2009 年 5 月 23 日,赵某通过技术手段,将钱某银行存折上的 9 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的账户上(没有取出现金),钱某向银行查询知道真相后,让赵某还给自己 9 万元。同年 6 月 26 日,赵某将钱某约至某大桥西侧泵房后,二人发生争执,赵某顿生杀意,突然勒钱某的颈部、捂钱某的口鼻,致钱莱昏迷。赵莱以为钱某已死亡,便将钱某“尸体 ”缚重扔入河中。6 月 28 日凌晨,赵某将恐吓信置于钱某家门口谎称钱某被绑架,让钱某之妻孙某(某国有企业出纳) 拿 20 万元到某大桥赎人,如报警将杀死钱某。孙某不敢报警,但手中只有 3 万元,于是在上班之前从本单位保险柜拿出 17 万元,急忙将 2
22、0 万元送至某大桥处,赵某蒙面接受 20 万元后,声称 2 小时后孙某即可见到丈夫。28 日下午,钱某的尸体被人发现(经鉴定,钱某系溺水死亡)。赵某觉得罪行迟早会败露,于 29 日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全部犯罪事实,并将勒索的 20万元交给公安人员。(公安人员将 20 万元退还孙某,孙某于 8 月 3 日将 17 万元还给公司。)。公安人员李某听了赵某的交待后随口说了一句“你罪行不轻啊” ,赵某担心被判死刑,逃跑至外地。在被通缉的过程中,赵某身患重病无钱治疗,向当地公安机关投案,再次如实交待了自己的全部罪行。问题:74 赵某将钱某的 9 万元存款划转到自己账户的行为是什么性质?为什么?
23、75 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什么?刑法理论对这种情况有哪几种处理意见?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 为什么?76 赵某向孙某,索要 20 万元的胸围是什么性质?为什么?77 赵某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78 孙某从公司拿出 17 万元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为什么?河南省专升本(法学基础)模拟试卷 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在立法实践中,通常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明示人们的行为界限,分别以不同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情形: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河南省 法学 基础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