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河北省专接本(政治)模拟试卷 3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曾存在(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2 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B)物质是永恒的,运动是暂时的(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是客观的,运动是主观的3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道:“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其蕴含的“社会真谛 ”是(
2、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D)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4 有人认为:“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些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这一命题 ( )。(A)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B)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C)否认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D)揭示了现象和本质的差别5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A)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B)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D)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6 两
3、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B)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C)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对立(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7 在我们读书时,读到大象、房子等某一个具体概念时,就会在大脑中立即出现一个感性的形象与此概念相对应,这表明( )。(A)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和推理的工具(B)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转化8 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9
4、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作为阶级暴力机关的国家形式是( )。(A)封建主专政(B)资本家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D)农民阶级专政10 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C)剩余产品的出现(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11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一致性12 经济基础是指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 )。(A)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公有制生产关系的总和(C)私有制生产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
5、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3 下列属于社会发展道路统一性的有( )。(A)某些国家和民族可以跨越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B)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其社会形态发展中往往会表现出共性(C)社会发展道路会有暂时的曲折,甚至覆灭(D)不同社会形态往往会出现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情况14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物质标志是(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科学技术15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决定的(B)内部矛盾决定的(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D)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16 文化的本质是( ) 。(A)人的自然化的过程(B)客体主体化的过程(C)主体对象化的过程(D)社会
6、意识实现相对独立性的过程17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A)客观的物质世界(B)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C)脑力劳动者们的集体智慧(D)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18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国家法律(B)国家政权(C)国家制度(D)国家意识1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B)必然与偶然的关系(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D)可能与现实的关系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 )。(A)必须坚持改革开放(B)必须坚持民主政治(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D)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1 可以从不同角度看文化的社会功能。文化具有承载和传承文明的功能,这是( )。(A)从社会结
7、构角度看(B)从认识角度看(C)从育人功能上看(D)从社会进步角度看22 推进我国文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D)改革创新2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1949 年以后中国的社会(B)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C)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的中国社会(D)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的中国社会24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 )。(A)全面的发展(B)协调的发展(C)可持续的发展(D)坚持以人为本25 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B)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26 2014 年,福建省将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扶持 30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剧种剧团公益性演出。这一做法( )。(A)体现政府履行经济职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B)表明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C)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文化遗产(D)扩大政府职能范围,构建全能型政府27 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 )。(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加强国际干预28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要解决的是(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问题(B
9、)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问题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们已经成为(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补充30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A)发展经济(B)保障国泰民安(C)维护祖国统一(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31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入类共同繁荣和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32 实施科教兴国战
10、略,必须把教育放在( )。(A)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B)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C)全部工作的中心地位(D)快速发展的战略地位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B)以人为本(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解放思想34 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B)推动南北对话(C)加强南南合作(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35 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B)提高创造力(C)提高凝聚力(D)提高战斗力二、多项选择题36 中华民族伟大复
11、兴的中国梦,包括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A)实现共产主义(B)国家富强(C)民族振兴(D)人民幸福37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 )。(A)积极能动的过程(B)消极被动的过程(C)自发实现的过程(D)质的飞跃的过程38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 )。(A)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C)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D)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39 中国好声音流淌着平凡人丰富的情感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一档成功节目,必须符合“品质、品格、品味” 三个条件,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A)发展文化产业必
12、须始终将人们的喜好放在首位(B)繁荣文化发展要使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C)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D)要立足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创新40 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B)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C)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D)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公有制经济三、论述题41 运用部分质变的原理论述:我国“分三步走” 和 “鼓励一部分地
13、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路线方针的科学性。四、材料分析题41 材料:2013 年 11 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甚至波及周边国家。出现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是这一时段冷空气较弱并且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我国高耗能的工业企业较多,机动车尾气排放近年剧增,内地汽油质量标准偏低,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考量着党和政府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智慧。党的十八大报告和 2013 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指出,必须树立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
14、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中,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42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4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谈谈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应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43 材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
15、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13 年版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版问题:44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因。45 请结合材料二,阐明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五、判断题46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河北省 政治 模拟 3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