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24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 4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 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孟子(B) 论语(C) 庄子(D)老子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提出者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3 谏逐客书中,“ 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层递(C)对偶(D)对比4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满招损,谦得益(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
2、吾往也” 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A)演绎、对比(B)归纳、对比(C)类比、归纳(D)对比、比喻6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宴” 为喻是为了说明(A)中国文明的实质(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C)奴化心态(D)中国历史的可怕7 郑伯克段于鄢中“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国之一”的意思是(A)参加国之一(B)三个国家中的一个(C)三个国都中的一个(D)国都的三分之一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的原出处是(A)史记(B) 论语(C) 左传(D)资治通鉴9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与刻画南霁云性格的描写无关的是(A)博闻强记(B)拔刀断指(C)义不忍食(D)射塔明志10 属于
3、唐宋八大家的是(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李白11 茅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A)幻灭(B) 子夜(C) 霜叶红似二月花(D)虹12 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A)蚀三部曲(B) 爱情三部曲(C) 激流三部曲(D)抗战三部曲13 “分崩离析 ”、“贻笑大方”、“形影相吊” 三个成语依次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B) 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C)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D)陈情表、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14 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A)崇奉国粹(B)热心复古(C)创造第三样时代(D)赞颂固有精神文明15 下列诗人生活在晚唐的
4、是(A)王昌龄(B)白居易(C)李商隐(D)岑参16 从抒写的内容来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A)中秋词(B)端午词(C)重阳词(D)清明词17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A)小令(B)大令(C)慢词(D)杂剧18 选择与安排中,作者以“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 为喻来说明(A)选择要恰到好处(B)安排要有条不紊(C)层次要清晰明了(D)轻重要分明得当19 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的散文集(A)雅舍谈吃(B) 槐园梦忆(C) 雅舍小品(D)实秋杂文20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A)茅盾(B)巴金(C)鲁迅(D)曹禺二、古文阅读题20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端正
5、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1 前四句所写的景与送别有何关系?22 分析“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的修辞方法与含义。23 这段曲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情感?23 阅读陈情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24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除:猥以:
6、当:笃:25 在这一段中,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矛盾心理的?26 简述这一段的主旨。26 阅读晏子春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 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 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注:灵公:指卫灵公。 丈夫饰:穿男子服装。 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饰。相望:指 (国人)纷纷埋怨责怪。见:求见。 为:做,这里
7、指穿。遍:超过。莫之服:没有人穿。27 解释下列字的含义。公使吏禁之曰 使( )使内勿服 使( )女子而男子饰者 者( )相望而水止者,何也 者( )28 分析“悬牛首于门 ”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29 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三、现代文阅读题29 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的马就站在那儿。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你在吃草吗 ?”姚纳问他的马说,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
8、。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姚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玛姚内奇不在了。 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30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31 这段文字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2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的苦恼是什么?32 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 和“快乐的猪”比较。
9、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
10、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33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4 简要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所起的作用。35 这段文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35 阅读炉中煤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36 作者借“炉中煤 ”抒发内心的感受,这是什么表现方法?37 怎样理解这一节诗的寓意?38 “年青的女郎 ”的比喻
11、意义是什么 ?四、作文题39 1965 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 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世界各地普遍存
12、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三更灯火五更鸡”、“ 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地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语文 模拟 2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