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4)》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青岛版.doc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4)》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青岛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4)》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青岛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 3、4 课时)一、教与学目标:1、让学生能说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在具体问题中加以应用。2、能归纳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辨认出省略加号前后的形式,并能利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3、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4、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二、教与学重点难点:1、本节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叙述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熟练应用法则进行减法运算。2、本节难点在于让学生能熟练进行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三、教与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强调,学生要通过多练习来发现自己在运算中存在
2、的不足。四、教与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六年级的小明和家人正在收看天气预报,听到预报员阿姨预报泰安市未来 24 小时的最高气温为 15,最低气温为零下 8,小明的妈妈向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计算出未来 24 小时泰安的最大温差是多少吗?小明仔细思考后,感觉自己学习的知识还不够,无法用已有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把这个问题一直都装在心理。今年升入七年级后,小明学习了正负数,它发现这个问题可以用算式 )8(15来计算,但他发现目前他还无法计算这个式子的结果,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计算一下吗?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索一下这个算式的计算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
3、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即便暂个性化修改:2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定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解决。(二) 、探究新知:1、问题导读:(1)计算下列两个算式,并加以比较,思考下面的问题。 _)3(8, _)3(8 上面两式的计算结果相同,即 )3(8)(上式中,+3 与此-3 有什么关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与同伴交流一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主动发现规律,进而加深对减法法则的理解。(2)利用这一法则,我们就能够把所有的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再利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下
4、面回忆一下加法法则,看能不能独立完成课本例 4 和例 52、合作交流:学生根据所学法则,进行减法运算,独立完成后,参考课本,小组讨论,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例 4、计算: )5(31; )8.5(4.32; 07例 5、某足球队在两场比赛中共输球 3 个,已知第一场输球 4个,第二场输赢情况怎样?3、精讲点拨:“减法法则”重点在于减法变加法时符号的处理,即减号变加号,必须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由此大家要体会“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还会经常用到这种思想。4、问题导读:利用现有知识,你能计算 )30(5)7(12吗?除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1.将减法统一成( 加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三 有理数 运算 31 加法 减法 教学 答案 新版 青岛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4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