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A)关键(B)基础(C)前提(D)定向2 有利于对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做出量化处理并进行等级评定的品德评价方法是( )。(A)量表评价法(B)个案研究法(C)成长记录袋(D)操行评语法3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4 ( )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5 学生
2、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王林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根据上面的材料,你认为要使王林遵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情感陶冶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情感陶冶法(B)实际锻炼法(C)说服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7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
3、知、意、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8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9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0 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中学德育( )的原则。(A)知行统一(B)因材施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
4、结合11 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A)前习俗(B)中习俗(C)习俗(D)后习俗12 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情感陶冶法13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A)社会性(B)继承性(C)特殊性(D)阶级性14 某班在“每月一星 ”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指导实践法(D)情感陶冶法15 杜威“
5、教育即生活 ”的观点,体现在德育中与 ( )的精神相一致。(A)说服教育法(B)事实说服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16 英国学校德育学家麦克费尔提出的德育模式是( )。(A)目的游离模式(B)认知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17 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高度发展的“合金” ,就构成了( )。(A)道德信念(B)道德情操(C)道德品质(D)道德行为18 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19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
6、行为(D)道德形象20 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A)皮亚杰(B)弗洛伊德(C)班杜拉(D)科尔伯格21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于( )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A)自我中心(B)权威(C)可逆性(D)公正22 探寻抗战足迹,参观抗战纪念地、纪念馆等属于以下哪种德育方法?( )(A)说服教育法(B)指导实践法(C)品德评价法(D)个人修养法23 按照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是( )。(A)后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他律水平(D)自律水平24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
7、右铭以自励、自警,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B)个人修养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25 李明经常随地吐痰,被老师发现后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李明,你为什么常常随地吐痰?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吗?”李明说:“ 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 教师应从( )人手对李明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6 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德育内容(B)德育方法(C)德育原则(D)德育手段27 凯凯因与同学打架,被老师列为“坏学生” ,名字被粘贴在教室板报的 “坏学生”名单上,并被要求当众承认错误。
8、此后,凯凯不愿去上学。该教师违背了哪项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教育一致和连贯性原则28 下列选项中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德育过程要以知为开端,以行为为终结(B)德育过程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的教育性活动和交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平衡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稳定提高的过程二、辨析题29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30 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是德育的客体。31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32 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
9、德行为。33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直线发展的过程。三、材料分析题34 材料:开学不久,赵老师发现杨明同学有许多毛病。赵老师心想,像杨明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赵老师找杨明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明很不好意思地找到赵老师,满脸通红地说:“ 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赵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
10、话,杨明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问题:结合材料分析赵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35 材料: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 ,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问题: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你将如何运用德育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小王的问题。36 材料:2014 年 9 月 30 日是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安排的烈士纪念日各项纪念活动,既要庄严、肃穆,又要杜绝铺张浪费。如何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对
11、广大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教育系统面临的一项新的任务,值得认真探讨一番。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37 材料:小雪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不仅学习成绩好,人也很漂亮。可是,她上课时发言积极,课余时间却不愿意与同学主动交流,也不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显得很高傲。每当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时,她总是先强调一下:“连这样的题你都不会做?那好吧,就由我来教教你吧”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疏远了她,她的成就感只能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中获得。班主任虽然天天强调同学们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可对小雪的问题却视而不见。在学期总结时,更是对小雪的学习成绩赞赏有加,当众
12、表扬,而对她其他方面的表现却只字不提。问题:试以德育的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评析班主任的做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模拟试卷 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德育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定向的作用。它所包括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世界观及思想等方面的教育,是解决为谁服务问题的。它保证人的各方面发展沿着一定的政治方向前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学德育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量表评价法是根据设计的等级评价量表来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
13、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成长记录袋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科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地分析与解析,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其取得更高的成就。操行评语法是评价者根据自己对所评对象长期地观察和了解,依据德育目标、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在学生自评和他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出的评价。故选 A。【知识模块】 中学德育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C。【知
14、识模块】 中学德育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知识模块】 中学德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方法。一般来说,青少年学生的问题大都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因此,要使王林遵守纪律应采用说服教育法,要晓之以理、启发自觉,运用说服教育来以理服人。运用说服教育
15、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切忌像题中班主任那样当头训斥,以找家长和其他威胁性语言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难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学德育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们下面走来走去,就走出了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而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寓意相符,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中学德育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道
16、德培养一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知、情、意、行各有其相互独立性,因此,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要求我们不必恪守一种开端或一般教育程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故答案选 D。【知识模块】 中学德育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其中,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动力色彩的成分。【知识模块】 中学德育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
17、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需要通过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把他们从原有的品德水平提高到教师所要求的新的品德水平上来解决。【知识模块】 中学德育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行统一原则也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际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结合题干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学德育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已有能辨
18、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是从行动的物质后果或是能否引起快乐(如奖励、惩罚、博取欢心等)的角度,或是从提出这些要求的人们的权威方面去理解这些要求的。这一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一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儿童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做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管当局或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也不管他自己与这些集体的关系。这一水平分为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知识模块】 中学德育12 【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中学 德育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