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单选)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单选)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单选)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单选)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 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 应答性经典条件反射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称为( )。(A)行为治疗(B)行为矫正(C)学习疗法(D)面质技术2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 岁12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3 第一反抗期发生的时间大约是( )。(A)12 岁(B) 34 岁(C) 78 岁(D)1314 岁4 “灾难症候群 ”是指( )。(A)经历破坏性压力后的心理反应(B)经历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C)由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各种疾病(
2、D)由强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疾病5 比率智商(IQ)是( )与实足年龄之比。(A)生理年龄(B)真实年龄(C)心理年龄(D)智力商数6 重测信度即( ) 。(A)等位性系数(B)稳定性系数(C)相关系数(D)X 系数7 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A)消除症状(B)系统治疗(C)预防复发(D)精神分析8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以经历以下阶段( )。(A)警觉期恢复期康复期(B)警觉期搏斗期恢复期(C)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D)惊吓期衰竭斯恢复期9 WAISRC 适用的年龄范围是( )。(A)8 岁以下(B) 15 岁以下(C) 16 岁以上(D)18 岁以上10 CRT 可用于(
3、 )。(A)人格评估(B)态度测量(C)跨文化研究(D)言语能力分析11 1908 年比内西蒙量表的主要创新点是( )。(A)使用比率智商(B)使用智力年龄(C)设计了成人版(D)设计了儿童版12 MMPI 包含的重复题数量是( )个。(A)16(B) 8(C) 12(D)013 个人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称为( )。(A)亲合动机(B)权力动机(C)亲社会动机(D)侵犯动机14 若人格类型为中间型,则 EPQ 各量表 T 分的范围是( )。(A)545175(B) 175301(C) 301433(D)43356715 SCL-90 的总分能反映受测者的( )。(A)病情严重程度(B
4、)智力水平(C)平均健康程度(D)人格特征16 SDS 中反向项目的数量是( )个。(A)6(B) 10(C) 8(D)1217 按照中国常模,SAS 标准分的分界值是( )。(A)40(B) 50(C) 60(D)7018 模仿的意义不包括( )。(A)具有适应作用(B)是学习的基础(C)影响他人的方式(D)会促进群体形成19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20 有益于他人,需要和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 )。(A)利他行为(B)助人行为(C
5、)道德行为(D)亲合行为 21 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50 岁以后)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22 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直觉行动思维(B)表象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动作形象思维23 心理咨询的次数一般是( )。(A)每周 12 次(B)每周 34 次(C)两周 56 次(D)每月 1 次24 参与性技术中不包括( )。(A)情感反应(B)面质(C)内容反应(D)倾听25 关于倾听技术,错误的做法是( )。(A)设身处地地听(B)适当地表示理解(C)给予价值评
6、价(D)通过言语或非言语形式作出反应26 倾听时的鼓励性回应技巧中最常用、最简便的是( )。(A)点头(B)目光注视(C)手势(D)言语表达27 咨询师将求助者谈话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在咨询活动中称之为( )。(A)概括(B)总结(C)归纳(D)释义28 影响性技术是不包括( )。(A)指导(B)具体化(C)面质(D)自我开放 29 心理咨询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 )。(A)心理咨询师的经验(B)求助者的配合(C)心理咨询师的修养(D)家属们的配合30 摄入性会谈中由于某种特殊原因,需要录音或录像,必须( )。(A)征得督导师同意(B)符合求助者的利益(C)征得求助者同意(D)符合
7、咨询进程需要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单选)模拟试卷 4 答案与解析一、 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应答性经典条件反射,其创始人是巴甫洛夫和霍尔,在治疗中的应用就称为行为治疗,最初是通过华生等人对儿童的动物恐怖脱敏发展起来的。根据这一原则而建立的第一个系统的行为治疗模式是 50 年代由沃尔甫提出的,称为交互抑制的系统脱敏法。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艾里克森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 8 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他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
8、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断整合的过程,人格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就会产生人格发展的两个极端,属于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属于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其中,童年期(712 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这一时期的幼儿表现为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展,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的自立发展,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己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止总要用“不”来反抗。相对应的初中少年(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提前在小学高年级,或延迟到高中初
9、期发生)则进入第二反抗期,这一时期表现为: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反抗的迁移,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于“创伤后压力失调”(Post-traumaticStress Disorder,PTSD),这类情况被 Lifton(1968)和 Erikson(1976)称为“灾难症候群”(DisasterSyndrome)该
10、症候群的产生有三个阶段: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比率智商(IQ)被定义为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A) 之比。为避免小数,将商数乘以 100,公式为:IQMACA*100。如果一个儿童的心理年龄等于实足年龄,他的智商就为 100。IQ 等于 100 代表正常的或平常的智力,IQ高于 100 代表发展迅速,低于 100 代表发育迟缓。由于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并不同步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又称稳定性系数。它的计算方法是采用重测法,即使用同一测验,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心理咨询 三级 理论知识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