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概述、认知)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概述、认知)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概述、认知)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概述、认知)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学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自然环境因素(B)社会生活因素(C)遗传生理因素(D)内在心理因素2 强调学习在于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完形是( )学习理论。(A)格式塔学派(B)奥苏伯尔(C)建构主义(D)托尔曼3 学生只根据教师对“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画面,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 )。(A)记忆(B)注意(C)知觉(D)想象4 学生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边飞过,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作( ) 。(A)有意注
2、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集中注意5 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6 人们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得出逻辑的结论,反映的是下列哪种思维方式?(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7 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感觉的( )。(A)适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差别感受性8 人在阅读文艺作品、历史文献,学生听老师对课文生动形象描述时,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都属于( )。(A)无意
3、想象(B)有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9 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这种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是( ) 。(A)黏合(B)夸张(C)人格化(D)典型化10 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C)它对身体具有保护性作用(D)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11 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符号记忆(B)抽象记忆(C)命题记忆(D)形象记忆12 边听课边记笔记、自弹自唱都属于( )。(A)注意的保持(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13 将对象从背景中划分出来的直觉特性是
4、(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14 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高度( )。(A)无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15 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 )。(A)物理特性编码(B)表象 (形象)编码(C)言语听觉编码(D)语义编码16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 )。(A)差别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绝对感觉阈限(D)感受性17 学生听课时突然教室外一声巨响,学生对该响声的反应属于( )。(A)有意注意(B)无意注
5、意(C)有意后注意(D)没有注意18 一条被两条平行线截开的直线,看起来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种错觉属于( )。(A)线条方向错觉(B)线条长短错觉(C)线条弯曲错觉(D)面积大小错觉19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重要的措施是( )。(A)过度复习(B)及时复习(C)分散复习(D)复习方式多样化二、多项选择题20 下列与运动知觉有关的是( )。(A)运动的速度(B)物体的距离(C)运动的节奏(D)物体的重量21 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把记忆分为( )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情绪记忆22 下列关于无意注意在实际教学
6、中应用正确的是( )。(A)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简洁流畅、抑扬顿挫、快慢适中(B)适时地体现直观教具,用感性形象吸引学生(C)教室内部布置简朴整洁(D)教师的服饰要适宜三、判断题23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完全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反映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思想。 ( )(A)正确(B)错误24 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大约是 2 秒到 5 秒。 ( )(A)正确(B)错误25 “浮想联翩 ”是无意想象。 ( )(A)正确(B)错误四、材料分析题26 小于同学在最近的学习中发现当天学习的内容,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快就出现遗忘。那些成绩不错的同学们都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学
7、习中,同学们还发现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时候,笋且在背诵课文时,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背诵的效果最好。阅读以上材料,回答:(1)遗忘有什么规律 ?(2)如何解释 “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记忆效果最好” 的现象。27 心理学实验和相关研究证明,对理解的知识有复习的学生较无复习的学生保持效果好。如果没有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则保持的较少,遗忘的较多。即使只有一次复习,其保持的效果也会提高。复习是防止知识遗忘、巩固知识的基本途径,是提高知识保持效果的重要条件。但复习并不等于机械重复,保持的效果也不取决于复习次数的多少或所花费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复习活动的合理组织。为了促进知识的保持,避免
8、知识的遗忘,必须注意合理地组织复习。那么,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以促进知识的保持呢?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概述、认知)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的心理源泉,是心理内容的决定性组成部分,是心理学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知识模块】 心理学概述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格式塔学派强调学习在于在头脑中构造和组织一种“完形”,也就是对事物、情景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格式塔学派是早期的认知倾向的学习理论。【知识模块】 心理学概述3 【正确答案】 D【试
9、题解析】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画面,这是想象的结果。【知识模块】 认知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故可知正确答案为 B。【知识模块】 认知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0、】 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题干中的距离远近不同即为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感觉他没有什么变化就是指映象保持稳定不变。【知识模块】 认知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造性思维也称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知识模块】 认知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为继时对比。题干表现的是糖和橘子先后作用于人的味觉器官,是感觉的继时对比。【知识模块】 认知8 【正确答案】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山东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心理学 概述 认知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0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