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NO、NO 2、SO 2 等)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必须进行治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 实现反应:2xCO+2NO x2xCO 2+N2(B) SO2 能形成酸雨,还能造成光化学污染(C)汽车改用天然气或氢气为燃料,能有效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可有效净化城市空气2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尿素有机物 纯碱盐 水氧化物(B)油脂 混合物 胆矾纯净物 漂白粉化合物(C)液氨 非电解质 碳酸钙弱电
2、解质 醋酸强电解质(D)金刚石原子晶体 二氧化硅分子晶体 食盐离子晶体3 NH3.H2O 达到电离平衡的标志是( )。(A)溶液中没有 NH3.H2O 分子(B)溶液中 NH3、H 2O、NH 3.H2O、NH 4+共存(C) c(H+).c(OH )=KW(D)溶液中 c(NH4+)保持不变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 4)2SO4、NH 4HCO3、NH 4Cl 三种溶液中,NH 4+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NH 4)2SO4NH 4ClNH 4HCO3(B)在 NaHCO3 溶液中存在 c(Na+)=c(CO32 )+c(HCO3 )+c(H2CO3)(
3、C) pH=6 的 NH4Cl 溶液与 pH=6 的 HCl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常温下,005 mol.L 1 硫酸溶液的 pH=1,若温度升高到 100,溶液的 pH变化不大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少量 CO2 气体通入 NaOH 溶液中 CO2+2OH CO 32 +H2O(B) Na 与冷水反应 Na+H2ONa +OH +H2(C) CaCO3 溶于醋酸溶液中 CaCO3+2H+Ca 2+CO2+H2O(D)CuSO 4 溶液中滴入 Ba(OH)2 溶液 Cu2+2OH Cu(OH) 26 X、Y、Z 、W 、R 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由
4、X 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Z 与 W 同主族,Y 、Z 、W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R 元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WXYZ(B)均能形成氢化物,且 R 的氢化物最稳定(C)最高正价均与其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R 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7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gCO 2 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 2NA(B) 1mol 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C)常温常压下,224L 乙烯中 C-H 键数为 4NA(D)在化学反应中,每产生 1molI2 转移电子数为 2NA8 下
5、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常温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36g,则 200g 饱和食盐水中含有 72g 的食盐(B) 10gSO3 溶解在 90g 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C) Na2O2 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D)医用酒精的浓度为 959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10 某溶液能与铝片反应生产氢气,原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含有的离子是( )。(A)Na +、Mg 2+、Cl 、NO 3(B) Na+、NH 4+、CO 32 、Cl (C) K+、Fe 2+、Cl 、HCO 3(D)K +、Al 3+、Cl 、SO 4211 下列选项中,属于义务教育化
6、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一级主题的是( )。(A)微粒构成物质(B)物质构成的奥秘(C)金属与金属矿物(D)保护好我们的环境12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以上均是13 下列哪组实验全部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 )。(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B)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C)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D)氮气的实验室制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4 教师在进行“ 二氧化碳的密度 ”教学时
7、,设计了如下活动,教师给出实验研究方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收集两小瓶二氧化碳,先用一小瓶二氧化碳熄灭下层火焰,而上层蜡烛继续燃烧,再用一小瓶二氧化碳熄灭上层火焰,观察现象,解释原因,该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属于( )。(A)被动接受式(B)主动接受式(C)引导探究式(D)自主探究式15 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时,老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应当是( )。(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在进行授课(C)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D)设计精炼的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练16 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下属于不正确的指导方式是( )。(A)请将观
8、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记入表中的空格内(B)在下列实验中某一步骤是必须做的(C)记住这句话并背下来,课下要多加练习(D)请与你的同桌就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提出肯定或否定的理由17 新课程提倡的发展性课程评价模式强调评价要注重( )。(A)以学论教(B)以教论学(C)教师的教(D)学生的学18 下列不属于化学技能性知识是( )。(A)化学用语(B)化学实验技能(C)化学基本概念(D)化学计算技能19 化学教材是化学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资料,化学教材分析是化学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的是( )。(A)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B)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C)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D)
9、确定教材的教学目标20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布置和批改(D)考试二、简答题20 教科书的编写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三维目标,课程目标、内容的选取与内容组织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教科书提供的是单纯的课程知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封闭式”的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科书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教科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0、是学生学习系统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工具,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问题:2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规定的 5 个一级主题分别是什么?22 简述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教科书。22 1774 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他将 450 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 415 份质量的汞和 35 份质量的氧气,于是他认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而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也保持不变。18 世纪下半叶,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科学实验的进展。在化学实验室里有了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这使化学研究工作发生了
11、质的转变,即从对物质的简单定性研究进入到较精密的定量研究。在该过程中,拉瓦锡做出了重要贡献。拉瓦锡使几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经过反复实验和分析,都得到相同的结论:化学反应只能改变物质的成分而不能改变物质的质量。20 世纪初,德国和英国化学家分别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误差是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的,从而使拉瓦锡的实验结论确立在严谨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问题:23 拉瓦锡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了一条重要的化学定律是什么?24 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三、诊断题24 某老师在化学测验中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并对学生
12、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由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下: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5 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26 如果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27 试对学生解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四、案例分析题27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李老师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中,提出如下问题: 化学反应的特征是生成了其他物质,那么到底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请学生预测: 大部分学生回答: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 少部分学生回答:反应物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
1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如图装置,在锥形瓶中装入石灰石小块,瓶塞中插入玻璃管与大气相通,锥形瓶塞中吸在滴管里的液体为稀盐酸。将组装好的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称的质量 m1。往锥形瓶里滴入吸在滴管里的稀盐酸。反应结束后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称的质量 m2。 实验现象:石灰石表面有小气泡产生,m 1m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实验方案有无不妥之处。 学生经过反思与交流之后,改进实验方案,重新实验。 改进后的实验方案:往锥形瓶塞里的玻璃管上缚紧气球。往装有石灰石小块的锥形瓶里滴入吸在滴管里的稀盐酸。反应前后再称量作比较。 实验结果:m 1=m2。问题:28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确
14、保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29 本案例实施过程说明,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化学教学的什么特征?30 当学生预测与实验结果发生矛盾时,教师应怎么处理?五、教学设计题30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关于 “金属与金属矿物 ”的部分内容:收集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经济损失的资料,设计实验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讨论防止锈蚀的方法。 材料二 某版本化学教科书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
15、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 1 金属材料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单元 溶液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 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 某版本化学教科书“ 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的部分内容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活动与探究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试通过实验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 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思考: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你还可以选用其他物品。仔细观察并参考图 823 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证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初级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