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应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版)中的( ) ,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A)课程性质(B)课程基本理念(C)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D)课程设计思路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课程内容包括 5 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成,下列不属于二级主题的是( )。(A)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B)化学与社会发展(C)认识几种化学反应(D)质量守恒定律3 关于以“实验为基础 ”中
2、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4 下列教学目标属于“ 过程与方法 ”范畴的是( )。(A)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B)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C)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D)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5 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综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 ) 。(A)趣味性、探索性学习方法(B)趣味性、发现性学习方法(C)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D)研
3、究性、探索性学习方法6 结课时应注意首尾呼应,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体现了结课的( )。(A)复杂性原则(B)一致性原则(C)适时性原则(D)多样性原则7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教育主体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认识论指导原则(B)教学目标指向原则(C)驱动性原则(D)兴趣性原则8 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A)(B) (C) (D)9 哪项不是化学实验结果的处理的主要形式?( )(A)化学用语化(B)公式化(C)表格化(D)线图化10 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是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有关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辅导用书。指南的内容
4、不包括以下哪项?( )(A)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要求、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B)简要说明常见仪器、试剂、重要装置的用途、性能、操作与使用要求、简单维修方法等(C)对具体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D)对撰写实验报告和科学探究活动报告的指导11 初中化学阶段不宜出现下列哪种类型的计算题对学生进行评价?( )(A)反应物不纯与原料损耗并存(B)反应物之一过量(C)几种反应并存(D)以上三种均是12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
5、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成的13 为了检验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碳酸钠,下列实验及判断正确的是( )。(A)直接加热固体,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B)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C)溶于水后加 BaCl2 溶液,看有无沉淀(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14 短周期元素 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 X 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与 W 可能形成 Na2W2 化合物(B)由 Z 与 Y 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 W 得电子能力比 Q 强(D)X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 Y 不存在同素
6、异形体15 下列括号内所选试剂达不到检验效果的是( )。(A)K 2SO3 溶液是否被氧化(BaCl 2 溶液)(B) FeSO4 溶液是否变质(KSCN 溶液)(C) 1(I 溶液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D)Na 2O2 粉末是否完全变质(H 2O)16 利用相关数据做出的推理或判断不确定的是( )。(A)用键能大小的数据,可判断分子的稳定性(B)用原子半径的数据,可推断元素的主要化合物(C)用沸点数据,可推测能否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馏的方法分离开来(D)用溶解度数据,可判断煮沸 Mg(HCO3)2 溶液所得的产物是 Mg(OH)2 还是MgCO317 化学教学理念涉及教学活动任务、目标、内
7、容、形式、媒体、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化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下面关于化学教学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B)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D)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只需重视学习结果即可18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学语言应具有的特点?( )(A)科学性(B)逻辑性(C)启发性(D)人文性19 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变化较大的
8、一部分,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 )。(A)教学目标评价(B)教学手段评价(C)教学内容评价(D)学业评价20 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 )(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性内容之间的关系二、简答题20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过程及结果评估。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正确的陈述规范,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21 请简述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应注意哪些方面。22
9、 请简要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2 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以上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3 请运用生活经验和初中化学知识,分析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铁制品的保护方法。24 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课时,如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设计教学。三、诊断题24 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试题】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
10、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考试结果】部分学生错选 A 或 D。试根据上述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25 本题正确答案为_。26 本题的解题思路是_。27 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四、案例分析题27 案例: 下面是某初中化学教师讲授“分子和原子” 的教学片段。 演示实验品红扩散实验。 提问 品红为什么消失? 整杯水为什么变红了? 播放动画 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讲解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现象,科学家们已利用科学技术证明了物质是
11、由一些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它们就是分子和原子。 结论宏观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投影经测定: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25kg,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 21 个水分子。 得出结论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讲述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 演示实验 氨水使铁树上的棉花小球依次变红。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氨水并没有与棉花上的酚酞接触,棉花上的酚酞变红原因是什么?以上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呢? 得出结论 2分子是不断
12、运动的。 提问 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影响? 演示实验把同样大小的糖放入同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中。 得出结论 3_。 演示实验将两支量筒中各量 50 毫升的水和 50 毫升的酒精,然后都倒入 100 毫升量筒中观察是否是 100 毫升呢? 提问 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得出结论 4_。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 3 和结论 4 分别是什么?29 在本课中,探究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相比的优缺点。30 结合本课简单谈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五、教学设计题30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初级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