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科学思想(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3 将等质量的铜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有气体生成且质量最小的是( ) 。(A)稀硝酸(B)浓 HNO3(C)稀盐酸(D)浓硫酸4 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2、的非极性分子是( )。(A)H 2O2(B) Na2O2(C) C2H2(D)C 2H5OH5 某溶液中只含有 K+、Fe 3+、Cl -、 四种离子,其中 K+、Fe 3+、Cl -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 5:2:3,则溶液中 Fe3+与 的个数比为( )。(A)1:2(B) 1:3(C) 2:3(D)3:56 以 KCl 和 ZnCl2 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
3、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7 短周期元素 W、X、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W、X 、Y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 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 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 2 种的二元化合物(B) W 和 X、Z 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C) W、X 和 Y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 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8 有下列实验操作: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将取液后的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将浓硫酸倒人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
4、,右盘放砝码;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烧杯、蒸发皿加热时,都不需要垫上石棉网。其中正确的是( )。(A)全部(B) (C) (D)9 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 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 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C20H16N2O5(B)不能与 FeCI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D)一定条件下,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1molNaOH 反应10 关于 STS 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精英教育(B)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C
5、)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D)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11 关于探究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做实验,就表明学生在探究(B)讨论是一种探究形式(C)能探究的内容,就一定要探究(D)教师演示实验不是探究活动12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诊断性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为教学设计奠定基础(B)形成性考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检查阶段性的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而进行的考试(C)期中考试属于终结性考试(D)终结性考试结果检验学生在阶段性学习过后是否达标13 “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了哪些发展?”属于对( )的反思。(A)教学设计(B)教学过程(C)教学
6、目标(D)教学效果14 教师备课可分为( ) 。组织教学 学期备课 复习旧课学习新课单元备课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 课时备课(A)(B) (C) (D)15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A)自主学习(B) “填鸭式” 教学(C)启发式教学(D)研究性教学16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C4H10(g)+ O2(g)4CO 2(g)+5H2O(1);AH=-2878kJ mol C 4H10(g)+ O2(g)4CO 2(g)+5H2O(g);AH=-2658kJmol C 4H10(g)+ O2(g)4CO(g)+
7、5H 2O(1);AH=-1746kJmol C4H10(g)+ O2(g)4CO(g)+5H 2O(g);AH=-1526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 。(A)-2878kJ/mol(B) -2658kJ/mol(C) -1746kJ/mol(D)-1526kJ/mol17 下列四个图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C)向盛有 10g 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溶液 100g,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D)将质量分数为 20的食盐水稀释
8、至 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18 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加入 01molL NaCl 溶液与 01molL AgNO 3 溶液后,将 Pt 为电极进行电解时,在 A、B、C 、D 各电极上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2:4:1(B) 2:2:2:1(C) 2:2:1:1(D)4:2:4:119 甲、乙、丙三个电解池如下图所示(其中电极的大小、形状、间距均相同)。乙、丙中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当通电一段时间后,若甲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128g 时,乙中电极上银的质量增加( )。(A)0054g(B) 0108g(C) 0216g(D)0432g20 X、Y、Z 和 R 分别代表
9、四种元素。如果 aXm+、 bYn+、 cZn-、 d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 ,d 为元素的原子序数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c=m-n(B) a-b=n-m(C) c-d=m+n(D)b-d=n+m二、简答题21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22 家庭化学实验是指学生在家里所做的化学实验。家庭化学实验应是材料易得、操作安全、富有启发性的。学生必须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推理才能弄清该家庭化学实验所说明的化学现象或化学原理。积极鼓励学生多做家庭化学实验,既能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又能培养他们认识一些简单
10、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然而,教材中家庭化学实验安排得很不均匀。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增添一些家庭化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教学质量。问题:请以教材中的任一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家庭化学实验。至少要写出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或实验操作)及实验原理。三、诊断题22 某教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配制 100mL10的盐酸(密度为 105gmL),应量取 38的盐酸(密度为119gmL)多少毫升? 配制时需要量取水多少毫升?很多同学不会解答或解题错误。请回答下列问题:23 写出该题目的解题过程。24 试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的原因。四、案例分析题24 下面是某
11、教师教授“ 常见的酸 ”一节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了解酸碱指示剂;通过学习,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领会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 实施原则 知识由浅到深,授课过程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起辅助作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解答。导入酸、碱是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两类不同的重要物质。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常见的碱有熟石灰水、氢氧化钠等。那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属于酸或碱?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学生举例略。 提问 我们怎样确定这些物质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 活动与探究 将 8 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 4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
12、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组试管中分别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讨论与交流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结论? 课堂练习实验桌上有三瓶没有标签的试剂,我们知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请问该如何鉴别? 学生回答略。 总结能够根据自身的颜色变化指示溶液酸碱性的物质,称为酸碱指示剂。 讲述酸碱指示剂是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物,它们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由于结构上的变化,它们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颜色,从而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并 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史。 提出问题植物的花瓣中常含有一些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会呈不同的颜色。用花瓣的汁
13、液是否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学生思考 活动探究 (1)各取适量红玫瑰、万寿菊、月季花,研碎,加入适量水和酒精(两者体积比为 1:1)浸泡,过滤,得到植物色素提取液。将提取液分别装入小试剂瓶中备用。 (2)将上述植物色素提取液分别滴入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食盐等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并作记录。交流与讨论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什么花汁不宜用来做酸碱指示剂?什么花汁可以代替紫色的石蕊试剂? 联想与应用 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请你谈谈,为什么会出现“ 万紫千红的 花”? 反思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和想法? 课后巩固 有食盐水、稀盐酸、石灰水三种无色溶液,请你设计
14、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别它们。 收集白醋、果汁、肥皂水、蔗糖水、清洁剂、洁厕灵、自来水等物质,用自制的指示剂来检 验它们的酸碱性。 问题:25 该教学过程使用了哪种教学模式?26 简述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原则。27 简述该教学模式实施时需注意的问题。28 请对该教学案例进行简要的评析。五、教学设计题2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材料 2: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目录(略)。 材料3:某教师关于“ 燃烧和灭火 ”一节的教学设计材料。 教学设计思想 1注意
15、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2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 做科学” 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9 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30 试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正确地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实施的评价,能够及时提供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节教学活动过程,使化学课堂教学能够始终科学、有效地进行。谈一谈“燃烧的条件 ”探究式教学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 体现了实施评价应遵循的几
16、项基本原则。32 同一个化学实验课题,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这就需要进行选择。请简述如何根据化学实验设计的原则和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优选实验方案?33 板书是指在讲授过程中按步骤、分阶段地把教学信息呈现在黑板上。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板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概括和提升,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是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之所在。故选A。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乙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 项错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17、,故 B 项错误;酒精生成酸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故 C 项正确;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 D 项错误。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浓硫酸和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所以除了稀盐酸,其他三种酸都可以和铜反应产生气体。设 Cu 为 1mol,A 项,Cu NO,气体质量为30g=20g; B 项,Cu 2NO2,气体质量为 246g=92g;C 项不反应,无气体生成;D 项 CuSO 2,气体质量为 164g=64g。选 A。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H 2O2 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但 H2O2 的空间构型不对称,不是非极性分子;Na 2O2 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无极性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初级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