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41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4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2 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感受性(B)感觉(C)知觉(D)感觉阂限3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4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这样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A)内发论(B
2、)外烁论(C)共同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5 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82(B) 72(C) 62(D)容量几乎无限6 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是(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7 以美同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9 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形式是( )(A)心境(B)应激(C)激情(D)心情10 阅读技能是一种( )(A)操作技能(B)运动技能(C)心智技能(D)学习技能11 20 世纪,
3、我国教育发展总目标提出中的“两基”指的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B)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D)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2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可能性(B)必然性(C)方向性(D)现实性13 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4 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 )(A)人格素养(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素养15 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研究发现的。(A)皮革马利翁(B)勒温(C)罗森塔尔(D)夸美纽斯16 学生刚开始背唐诗时,对前一句和最后一句记得很清
4、楚,中间的却容易遗忘,可以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的是( )(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 )起开始实施。(A)33117(B) 34943(C) 35309(D)3567418 “瘸子里挑将军 ”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19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20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高中的课程设置是以( )为主。(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综合课程和分科
5、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二、填空题21 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和_。22 _提出来学习结果的五种分类,分别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2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_。24 _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5 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可以分为_和_。26 强化理论是由_学派提出来的。27 _是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28 _用“ 小鸡啄米实验 ”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29 课程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30 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_、_和_。三、判断题31 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注意,因此在教学中要防止学生无意注意的出现。( )(A)正确(B
6、)错误32 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A)正确(B)错误33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A)正确(B)错误34 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A)正确(B)错误35 动作技能的教学一般宜采用示范法。( )(A)正确(B)错误36 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A)正确(B)错误37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A)正确(B)错误38 一个 6 岁的孩子偶然地碰到了电线,被电伤,但他也因此获得电的有关知识,这种过程是一种“ 教育” 。( )(A)正确(B)错误
7、39 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也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范围。( )(A)正确(B)错误40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41 如何培养班集体?42 什么是注意?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43 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有哪些?44 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45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五、论述题46 试述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以教学为中心。47 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六、案例分析题48 某市教育局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的学校、教育机构,在新生入学时,不得以考试的形式择优录
8、取,更不能以各科竞赛(如奥赛)的成绩作为入学依据。谈谈你对该教育局这一规定的看法。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4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20 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因此,正确答案选 C。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目中描述的都属于苹果的个别属性,对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当我们把这些不同属性的感觉综合,识别出这是苹果的过程就是知觉。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
9、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因此,正确答案选 C。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华生的观点极其重视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属于环境决定论即外烁论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选 B。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 59 个项目,平均值为 7。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思维本质的认识。我们的感、知觉只能反映事物的表面、外在的特征。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这种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使人们能够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小学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模拟 4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