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某教材必修(1)第四单元的选文包括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其它报告文学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A)王宏甲的王选的选择(B)萧乾的流民图(C)丰子恺的怀李叔同先生(D)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2 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选修课程实施建议,以下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修课程设计更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B)选修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C)教师要做好选修课程指导,师生协商确定课程取舍(D)学校特色和教师特长都可以成为选修课程的生长点3
2、 教师设计“ 语言文字应用 ”系列的选修课程,下列适合的是 ( )。(A)演讲与辩论(B)采访与编辑(C)民俗旅游文化(D)儒家论著选读4 下面是一位学生整理的“古今异义词” 笔记,不正确的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B)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苏洵六国论)(D)今齐地方千里。(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5 学习陈情表,教师播放自己唱给母亲的鲁冰花,对这一教学资源分析恰当的是( ) 。(A)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境(B)歌曲脱离课文内容,削弱了教学资源的价值(C)缺乏思维深度,但能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D)用新
3、颖的形式唤醒学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6 “从课文中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体会其音乐性,并背诵这首诗。” 这是再别康桥 一课的“ 研讨与练习 ”,下列选项中,对其设计意图分析恰当的是( ) 。(A)引领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图画美(B)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C)引导学生分析阐释诗歌的艺术手法(D)引领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7 学习祝福后,学生提问:“我” 的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是( )。(A)“我”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小说的主题(B) “我” 作为祥林嫂一生的见证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C)表达 “我” 的内心世界,更为深刻地揭露了残酷的社
4、会现实(D)作为一个知识启蒙者,“我” 的出现增加了观察祥林嫂的视角8 学习蜀道难,教师要求学生自选文体写一段评价李白的文字。课堂上,教师展示了几份学生作业和“ 下水文 ”。对这一活动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学习活动设计能够引领学生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B)师生交流能够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理解诗人情感(C)借助 “下水文” 学生能够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D)自选文体评价诗人,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9 阅读兰亭集序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汉字书法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我们今天所学的兰亭集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同时又是一件书法瑰宝。师:大家请看插页,我们
5、先来欣赏一下这幅书法作品。同学们感觉怎么样?生 1:我感觉这幅字总体上比较有气势。笔力道劲。生 2:我喜欢这幅字飘逸洒脱的风格。师:说得不错。问大家一个问题,这幅书法作品的作者是谁?生 3:王羲之。师: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但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这篇文章。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书法导入课文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B)书法作品的欣赏削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C)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书法作品的艺术美(D)引导学生交流对书法的感受符合语文学习要
6、求10 阅读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我把文章的第一段做了一些改动,请大家听听“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停止心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逝世了。”大家比较课文,看看有哪些不同之处,思考修改后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生 1:去掉了“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 ”这个具体的时间,这是马克思逝世的时刻。作者永远不会忘却,凝聚着作者无限伤痛。没有这一特定的时刻就无法表达作者强烈的感伤。生 2:当代“最 ”伟大的思想家,删去了 “最”,就削弱了马克思的影响。把 “停止思想了”改为“停止心跳了”,不能照应思想家,也不能表现马克思一生不断探索不
7、停思考的特点。生 3:删去了:“ 还不到” ,不能充分表达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遗憾之情;“还不到两分钟”,流露出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之情。生 4:“逝世”的表达过于直接。 “睡着了”说得非常含蓄,表明作者不忍心说出马克思的逝世,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离去的安详和无憾。师:同学们分析得很仔细,理解得很深刻,课文中还有很多语句很有表现力,请大家默读全文,找出自己体会最深刻的语句与同学交流。对上述教学实录分析正确的是( )(A)启发性强,有助于学生掌握梳理作者情感变化的思路(B)以语言学习为重点,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C)借助教师改动后的文字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主题的深刻性(D)引导学生揣摩课
8、文语言的严密丰富学生品读语言的经验二、案例分析题11 阅读草莓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 16 题。师:课文除了构思新巧外,语言写得也含蓄隽永。下面请大家再度走进文本,划出使自己生发感触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你的同伴听,然后合作探究它的内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思考、研讨)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出来与大家分享?生 1:我喜欢“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这个句子,因为我觉得它虽然很简短,但却很有内涵。时间的流逝会剥夺了我们的青春,让我们不再年轻,但是我们也将收获很多美好的东西,没有必要悲伤和难过。师:体会得多么深刻啊!就在这若有所失与若有所得之间,惋惜与欣慰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正如你所说:句
9、子虽短却蕴藉丰富啊!生 2:我觉得“ 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 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 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告诉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师:朗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应该重读哪个字?生 3:(思考后很坚定地回答)应该是“ 还”字。师:好,体会得非常准确,那就朗读一下,把你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声音传达出来吧!(生 3 朗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一种青春已逝的感怀。一个“还” 字提醒我们要珍惜年华、积极进取!陶渊明有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真可谓是“ 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作者的遣词炼字可谓匠心独具。师:老师觉得有个句子令人费解:“直到那
10、时,我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大家觉得生活有色彩吗,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学生思考)生 4:过年的时候非常热闹、喜庆,我觉得那时的生活就是红色的。生 5:考试没考好的时候,觉得生活就是灰色的。师:老师仿佛听到了智慧开花的声音。一个个那么多耐人寻味的句子!我们从中所获得的有益启示,一定会历久弥新。吃了第三口草莓,我们又品出了一种更加悠远的味道。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生(众):香远益清。问题:分析教师评价在学生品读语言过程中的指导作用。11 竹园披着天蓝的风衣,爬上城外老家的小山,穿过茂密的树林,跨过潺潺的溪流,鞋踩在快没脚踝的落叶上,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再走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4 上半年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语文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精选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