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中医基础理论(A1题型)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中医基础理论(A1题型)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中医基础理论(A1题型)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中医基础理论(A1 题型)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与解析1 被称为“决渎之官 ”的是(A)胆(B)胃(C)三焦(D)小肠(E)膀胱2 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是(A)肝、肺(B)肺、肾(C)脾、胃(D)肝、胆(E)心、肾3 脏腑关系中。被称为“ 燥湿相济 ”的是(A)肺与大肠(B)肾与膀胱(C)心与肾(D)肺与肝(E)脾与胃4 下列被称为“ 元神之府”的是(A)脑(B)髓(C)骨(D)脉(E)胆5 元气耗损和功能减退,脏腑功能低下。抗病能力下降的病机是(A)气虚(B)气脱(C)血虚(D)津亏(E)气陷6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7
2、 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A)心气(B)肺气(C)营气(D)卫气(E)宗气8 患者自汗,多尿,滑精,是因气的何种作用失常所致(A)推动(B)温煦(C)防御(D)固摄(E)气化9 下列各项。在血液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心血充盈(B)脉道通利(C)心气充沛(D)心神安宁(E)心阳亢盛10 治疗血行瘀滞,多配用补气、行气药,是由于(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生气(E)血能载气11 中医治疗血虚证时,常加入一定量的补气药,其根据是(A)气能生血(B)血能生气(C)血能载气(D)气能行血(E)气能摄血12 在十二经脉走向中。足之三阴是(A)从脏走手(B)从头走足(C)从
3、足走胸(D)从足走腹(E)从手走头13 手三阳经的走向为(A)从头走足(B)从足走腹(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手走足14 按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太阳经行于(A)面额(B)后头(C)头侧(D)前额(E)面部15 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循行交叉,变换前中位置,是在(A)外踝上 8 寸处(B)内踝上 2 寸处(C)内踝上 3 寸处(D)内踝上 5 寸处(E)内踝上 8 寸处16 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小肠经流注于(A)膀胱经(B)胆经(C)三焦经(D)心经(E)胃经17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在(A)四肢部(B)肩胛部(C)头面部(D)胸部(E)背部18 绕阴器的经脉是(A)足厥阴经(B)手
4、厥阴经(C)足少阴经(D)手太阴经(E)足太阴经19 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手太阳经(B)手少阳经(C)手厥阴经(D)手少阴经(E)手太阴经20 三焦经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A)外侧前缘(B)内侧中线(C)外侧后缘(D)内侧前缘(E)外侧中线21 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肝经向下流注的经脉是(A)膀胱经(B)胆经(C)三焦经(D)心经(E)肺经22 在奇经八脉中,其循行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的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阴维脉(E)阳蹻脉23 奇经八脉中既称血海又称经脉之海者是(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维脉24 最易导致病位游走不定的外邪是(A)暑(
5、B)燥(C)湿(D)风(E)寨25 寒邪袭人,导致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A)其性收引,以致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B)其为阴邪,伤及阳气,肢体失于温煦(C)其性凝滞,肢体气血流行不利(D)其与肾相应,肾精受损,不能滋养肢体(E)其邪袭表,卫阳被遏,肢体肌肤失于温养26 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是(A)风(B)寒(C)暑(D)燥(E)湿27 六淫之中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A)风(B)寒(C)暑(D)湿(E)火28 可致首如裹的邪气是(A)风(B)寒(C)暑(D)湿(E)火29 六淫邪气中。具有“ 重浊 ”特点的是(A)风(B)寒(C)暑(D)湿(E)火30 六淫邪气中,具有“ 阻遏气机 ”特点的是(
6、A)风(B)暑(C)湿(D)寒(E)火31 易伤人血分,可会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的邪气是(A)风(B)湿(C)寒(D)火(E)燥32 下列哪项是火邪、燥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A)耗气(B)上炎(C)伤津(D)动血(E)生风33 疠气与六淫邪气的主要区别是(A)体外入侵(B)具有强烈传染性(C)多从皮毛口鼻而人(D)多与季节气候有关(E)多与地理环境有关34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甘,则(A)肉胝而唇揭(B)骨痛而发落(C)脉急而爪枯(D)脉凝泣而变色(E)皮槁而毛拔35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辛。则(A)肉胝而唇揭(B)筋急而爪枯(C)骨痛而发落(D)脉凝泣而变色(E)皮槁而
7、毛拔36 下列关于劳逸损伤与疾病发生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久视伤血(B)久坐伤肉(C)久立伤骨(D)久思伤心(E)久行伤筋37 依据素问.宣明五气篇理论。久卧易伤及的是(A)气(B)血(C)肉(D)精(E)筋38 患者,男,40 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并有遗精、早泄。其病因是(A)劳力过度(B)房劳过度(C)劳神过度(D)思虑过度(E)安逸过度39 症见肠鸣漉漉有声。其病机为(A)饮在胸胁(B)饮在胸膈(C)饮在肠间(D)饮溢肌肤(E)饮伏体内40 以下各项。不是瘀血常见症状的是(A)肿块(B)胀痛(C)出血(D)唇甲青紫(E)肌肤甲错中医中医基础理论(A1 题型)
8、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胆为“中正之官”;胃为“受纳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膀胱为“州都之官”;大肠为“传导之官”。三焦为“决渎之官”。故选择 C。【知识模块】 六腑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所以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是胃和脾。故选择 C。【知识模块】 六腑3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脏腑之中,此两脏与燥湿关系密切。故选择 E。【知识模块】 六腑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脑为元神之府,骨为髓之府。故选择 A。【知识模块】
9、奇恒之腑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气虚,是指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气脱,是指气不能内守而外脱,不符合本题,排除 B;气陷,是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排除E;元气耗损和功能减退,与血和津液无关,排除 C、D。故选择 A。【知识模块】 精、气、血、津液、神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是积于胸中的后天宗始之气;营气,是与血共同行于脉中之气;卫气,运行于脉外,起卫护、保卫作用之气。故选择 A。【知识模块】 精、气、血、津液、神7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心气,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基础理论 A1 题型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