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免疫检测自动化的首要目的是(A)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的精密度(B)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C)减少操作程序(D)自动检测及校对(E)提高检测的可靠性2 在速率散射比浊法中,抗原过量的检测方法是(A)在抗原抗体预反应阶段进行(B)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进行(C)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进行(D)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前再加入相同抗原(E)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后再加入相同抗原3 免疫学技术测定的待检物质是(A)蛋白含量(B)生物活性(C)化学性质(D)免疫原性(E)物理性质4 免疫比浊分析主要用于检测(A)免疫球蛋白
2、、补体等(B)肿瘤标志物(C)病毒血清标志物(D)内分泌激素(E)细胞表面标志5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主要是(A)吖啶酯类标记物(B)三联吡啶钌标记物(C)二氧乙烷标记物(D)鲁米诺标记物(E)碱性磷酸酶标记物6 目前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最常采用的方法为(A)FPIA(B)荧光酶免疫分析(C) TRFIA(D)ELISA(E)免疫比浊分析7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常采用的标记物是(A)吖啶酯(B) ALP(C) HRP(D)三联吡啶钌(E)三丙胺8 发光物吖啶酯标记的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应在何种环境中进行(A)酸性(B)碱性(C)中性(D)酸性或中性(E)碱性或中性9
3、免疫浊度试验的基本原则是(A)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B)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C)体系中合适的离子强度(D)体系中合适的 pH(E)必要时可加入增浊剂10 免疫比浊测定中,导致钩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抗体过量(B)抗体亲和力差(C)抗原分子量偏大(D)抗原含量超出检测范围(E)体系中离子强度小11 下列描述不属于免疫胶乳比浊法特点的是(A)抗体用量比较大(B)敏感度较高,可达 ngL 水平(C)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D)免疫胶乳轻度自凝或抗体活性下降会严重影响结果(E)以上都不对12 下列不属于酶联发光免疫分析仪常用发光底物的是(A)鲁米诺(B) AMPPD(C) 4-MUP(D)溴化乙啶(E)
4、以上都是13 下列检测项目可采用自动化酶联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的是(A)电解质(B)肿瘤标志物(C)血清酶类(D)糖化血红蛋白(E)血清蛋白电泳14 免疫透射比浊法的缺点不包括以下哪点(A)抗体用量大(B)灵敏度相对较低(C)耗时较长(D)试剂价格昂贵(E)以上均不是15 当溶液中颗粒直径小于入射波长 110 时,散射光强度在各个方向分布均匀一致,称为(A)Rayleigh 散射(B) Debye 散射(C) Mile 散射(D)Raman 散射(E)Compton 散射16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系统最常用的荧光标记物是(A)Eu 3+(B) Sm3+(C) Tb3+(D)Nd 3+(E)Dy 3+1
5、7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中照射偏振光和产生发射偏振光的波长分别是(A)340nm 和 450nm(B) 485nm 和 525nm(C) 350nm 和 613nm(D)480nm 和 660nm(E)285nm 和 750nm18 患者男性,53 岁,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一周前在外院检测 AFP 结果为5560ngml,未经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AFP 为 671ngml,需要采取的检测措施是(A)仅复测原样本(B)稀释样本后进行复测(C)无需处理(D)更换试剂后复测样本(E)校准后复测原样本19 男性患者,化验为甘油三酯 18mmolL、类风湿因子 112Uml、总胆红素54molL。
6、肌钙蛋白 I 检测:免疫比浊法 (141ngml),电化学发光法(002ng ml) 。患者无心前区疼痛症状,试分析检测结果(A)高血脂导致免疫比浊法肌钙蛋白 I 检测假阳性(B)高胆红素导致免疫比浊法肌钙蛋白 I 检测假阳性(C)类风湿因子阳性导致免疫比浊法肌钙蛋白 I 检测假阳性(D)电化学发光法灵敏度不够假阴性(E)以上均不对19 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一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20 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根据监测角度的不同分为(A)免疫透射和散射浊度分析(B)免疫散射浊度分析(C)免疫透射浊度分析(D)免疫乳胶浊度分析(
7、E)速率和终点散射浊度测定21 免疫浊度分析的必备试剂不包括(A)多抗血清(R 型)(B)高分子物质增浊剂(C) 20聚乙二醇(D)浑浊样品澄清剂(E)校正品22 影响免疫浊度分析的重要因素(A)温育系统故障(B)伪浊度(C)边缘效应(D)携带污染(E)比色系统故障23 产生伪浊度的主要因素(A)抗体的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性(B)增浊剂浓度过低(C)反应时间不合适(D)仪器故障(E)抗原过剩23 A散射免疫比浊分析B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C速率散射比浊分析D免疫透射比浊分析E化学发光免疫分析24 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自动化免疫分析技术为25 以沉淀反应为基础,最早应用于检测抗原抗体反应第一阶段的自动化免
8、疫分析技术为26 测定内分泌激素、肿瘤标志物和治疗性药物浓度方面应用最广泛的新技术为26 A吖啶酯B碱性磷酸酶C三联吡啶钌D邻苯二胺E磷酸酯27 以能量传递参与氧化反应的非酶标记物是28 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是29 以催化反应或能量传递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是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免疫检测自动化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的精密度。【知识模块】 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分析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抗原过量检测是在抗原抗体反应完成出现第一个峰值后再加入相同的抗原。【知识模块】 免疫检验自动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级 临床医学 检验 技术 临床 免疫学 免疫 自动化 仪器 分析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7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