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七情损伤,首先影响(A)精气(B)津气(C)心神(D)运化2 痰饮的致病特点为(A)阻滞气血运行(B)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C)影响血脉运行(D)影响新血生成3 下列哪项不是瘀血的致病特点(A)易于蒙蔽心神(B)易于阻滞气机(C)影响血脉运行(D)病位固定、病证繁多4 下列哪项对燥邪的叙述是不正确的(A)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B)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肺卫失宣,发为外燥病症(C)燥为秋季的主气,兼邪不同可分温燥、凉燥。温燥发于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由燥与热合所致,凉燥发于深秋近冬寒,由
2、燥与寒合所致(D)燥邪起病隐缓,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5 下列哪项是结石的形成原因(A)饮食不当(B)情志内伤(C)药物服用不当(D)以上均是6 下列哪项不是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中的不内外因(A)饮食劳倦(B)跌仆金刃(C)虫兽所伤(D)七情7 下列哪项叙述与“ 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无关(A)湿性类水一故为阴邪(B)阴胜则阳病尤以损伤脾阳为着(C)气机升降失常胸闷、脘痞、二便不爽(D)病程的缠绵性起病隐缓,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8 下列哪项不是湿邪的致病特点(A)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B)湿邪侵袭肌表,则恶寒无汗(C)湿为长夏的主气,也可见于其它季
3、节(D)湿邪侵入所致病证称为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而致9 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病邪的致病特点(A)发病急骤,病情危笃(B)传染性强,易于流行(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侵袭肌表,常兼他邪10 下列哪项不属于“ 内生五邪 ”(A)内风(B)内寒(C)内湿(D)内暑11 下列关于六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B)具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相兼性的共同致病特点(C)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机体正常的适应范围或机体适应能力低下,不能适应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气变为六淫侵害人体(D)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12 下列哪项是南宋.陈言字无择
4、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内容(A)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B)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C)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D)外所因六淫;内所因七情;不内外因 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13 “盱气以津,脾气乃绝” 是由于(A)味过于酸(B)味过于苦(C)味过于甘(D)味过于辛14 “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是由于(A)味过于酸(B)味过于苦(C)味过于咸(D)味过于辛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七情内伤,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B)情志过激、持续不断,则脏腑精气阴阳失调、首先伤心神,再伤他脏,发为情志病(C)七情损伤相应之脏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
5、恐伤肾(D)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16 “( )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A)忧(B)思(C)悲(D)恐16 A热B暑C风D火17 能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易耗血动血,多脏腑郁发的病邪18 夏季的主气是18 A怒则气上B悲则气消C惊则气乱D恐则气下19 精神萎靡,气短乏力可由哪种状态所致20 以上哪项引起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昏厥20 A多食咸B多食苦C多食辛D多食甘21 骨痛而发落可因22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可因22 A劳力过度B劳神过度C房劳过度D安逸少动,气机不畅23 心悸失眠、健忘、纳呆腹胀便溏可见于
6、24 动则心悸、气喘汗出,抗邪无力,易感外邪致病25 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是(A)发病急骤,症状相似(B)与季节气候或居住环境有关(C)多从肌表或口鼻而入(D)可单独致病或合邪致病26 下列属于湿邪致病特点的是(A)善行而数变(B)重浊(C)易阻遏气机,损失阳气(D)易袭阴位27 火邪致病的性质和特点是(A)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B)火性干涩,易伤津液(C)火易生风动血(D)火易灼伤肺络,见痰少而黏28 下列属于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风为百病之长(B)其性开泄,易袭阳位(C)善行而数变(D)易生风动血29 七情的致病特点是(A)直接伤及内脏(B)影响脏腑气机(C)因情志因素所致病证在情志
7、异常时可使原有病情加重或恶化(D)多发情志病30 戾气的致病特点是(A)发病急骤(B)易于流行(C)症状相似,一气一病(D)传染性强31 能耗气伤津的邪气是(A)风邪(B)暑邪(C)燥邪(D)火邪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食咸则皮槁而毛拔(B)多食苦则脉凝泣而变色(C)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D)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33 七情内伤致病,最易伤及内脏,下列那几个脏最易受其侵及(A)心(B)肝(C)脾(D)肺34 以下既属于病理产物又属于病因的是(A)七情(B)六淫(C)痰饮(D)瘀血35 形成瘀血的原因是(A)三焦气化失司(B)气虚、气滞(C)血热、血寒(D)思虑过度36 内经认为寒邪入经,其性凝
8、滞,则(A)客于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B)客于脉外则血少(C)客袭肌表,卫阳不得宣泄(D)客于脉中则气不通37 疫病的发生于流行,多与哪些因素有关(A)气候的反常(B)空气、水源和饮食物受到污染(C)预防隔离不利(D)情志因素的影响38 因痰而引起的病变有(A)癫狂(B)瘰疬(C)积聚(D)阴疽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及发病)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痰饮致病特点为:(1)阻滞气血运行:痰饮阻于经络、脏腑,妨碍气血运行,出现肢
9、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2)影响水液代谢:主要是影响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3)易于蒙蔽心神:痰蒙心窍或痰火扰神,出现头晕目眩,痴呆癫狂,神昏谵妄。(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痰饮随气流行全身各处。并容易兼邪致病,病证繁。【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瘀血的致病特点为:(1)易于阻滞气机:血瘀必兼气滞,如外伤出血,局部气机郁滞,而见青紫、肿胀、疼痛等症。(2)影响血脉运行:如瘀阻心脉出现胸痹心痛;瘀阻脉道,可血逸脉外;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可见唇甲青紫,皮肤、舌面瘀斑,脉涩不畅。(3)影响新血生成: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肌肤甲错,毛发
10、不荣。(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为湿性黏滞病程缠绵的致病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结石形成的原因是:(1)饮食不当:偏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蕴结肝胆,久而为胆结行;空腹吃柿子、生枣。影响胃的受纳和通降,出现胃结石;饮用硬水等易出现肾结石。(2)情志内伤:情志失调,肝胆气郁,胆汁蕴结,日久煎熬,形成结石。(3)药物服用不当: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使脏腑功能失调,药物沉积而形成结石。(4)体质差异:先天禀赋差异,以至某些物质的代谢失常,形成结石体质。【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6 【正确答案】 D【试
11、题解析】 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外所因六淫。内所因七情。不内外因一一劳倦、饮食劳倦、跌仆金刃,虫兽所伤。【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为湿性黏滞的致病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邪侵入所致病证称为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而致。湿为长夏的主气,也可见于其它季节。B 为寒主收引的特点。【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可通过空气、口鼻、饮食、蚊虫可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播。致病特点为:(1)发
12、病急骤,病情危笃来势凶猛,常见发热、扰神、动血、生风、剧烈吐泻等危重症状。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无论男女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既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具有特异性,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每种疠气均有各自特异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同一种疠气致病,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内生五邪”包括: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六气,指风、寒、暑、湿
13、、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机体正常的适应范围或机体适应能力低下,不能适应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气变为六淫侵害人体。共同致病特点为:(1)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侵人人体而发病,其所致疾病称为“外感病”。(2)季节性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发风病,长夏多湿病等。(3)地区性 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如久居潮湿环境多湿病,西北多燥病。(4)相兼性既可单独侵犯人体发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风寒湿痹等。【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病因的论述是:(1)外感六淫为外因。(2)七情内伤为
14、内因。(3) 不内外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知识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当七情过于强烈或持久刺激,超越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导致机体脏腑精气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考研 中医 综合 基础理论 病因 发病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