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际司法考试卷四(夏商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司法类试卷]国际司法考试卷四(夏商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类试卷]国际司法考试卷四(夏商法律制度)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际司法考试卷四(夏商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分析题1 九州2 法律起源3 氏族习惯4 “昏、墨、贼,杀 ”5 五刑6 禹刑7 甘誓8 习惯法9 誓10 礼11 夏礼12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13 大理14 圜土15 “王权神授 ”16 “天讨”与“天罚”17 “临事议制 ”18 汤誓19 汤刑20 官刑21 “民居”之法22 车服之令23 奴隶制社会末期,父权制习惯的变化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4 夏代奴隶制国家里,习惯法是如何产生的?25 夏代的法律形式有哪些?26 简述夏代法律的内容。27 简述夏代的司法制度。28 简述商代的立法思想。29 商代的法律形式有哪些?30 商
2、代的主要法律有哪些?31 简述商代军事法规的内容。32 简述商代刑事法规的内容。33 简述商代行政法规的内容。34 防风氏案。据国语.鲁语下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即传说禹在会稽之山大会部落首领,防风氏迟到,因此禹杀了防风氏。此案反映了哪些问题?二、论述题35 试述中国法律的起源及其特点?36 试述商代的司法制度。国际司法考试卷四(夏商法律制度)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分析题1 【正确答案】 九州是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的地域区划。据左传与尚书记载:大禹将苍茫的中原大地划分为九州,按地域分治居民。【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2 【正确答案】 法律起源是指早期奴隶制
3、国家里法的产生。原始社会不能产生体现为国家形态的法,但却产生了法的胚胎形态氏族习惯,进入奴隶制社会后氏族习惯演变为奴隶制的习惯法。【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3 【正确答案】 氏族习惯是指氏族社会调整社会关系的共同规范,它产生在原始公有制的基础上,是协调社会纠纷、约束人们共同劳动以及平均分配的共同准则。【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4 【正确答案】 “ 昏、墨、贼,杀 ”是父权制社会时期的处罚习惯。据 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说:“昏(恶而掠美) 、墨(贪以败官)、贼(杀人不忌),杀。皋陶之刑也。”皋陶为黄淮地域部落的首领,做了联盟机关的“ 士”后,制定了这一处罚习惯。【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5 【
4、正确答案】 五刑是指奴隶制社会时期五种刑罚的总称,即墨、劓、剕、宫、大辟。【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6 【正确答案】 禹刑是夏奴隶制国家里习惯法的泛称。左传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7 【正确答案】 甘誓是夏代统治者颁布的单行的命令,是早期奴隶制国家的习惯法。【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8 【正确答案】 习惯法是奴隶制国家法律的主要表现形式。夏代统治集团将传袭已久的原始习惯加以筛选补充,变为体现统治阶级的习惯法。夏代习惯统治方式,是中国阶级社会诞生以来最早出现的最为简陋的统治方式,这种统治方式的落后性,是由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立法技术的落后所决定的。【知识模块】 夏商
5、法律制度9 【正确答案】 誓是夏商时期君主在战争期间发布的紧急军事命令,是用以约束全体从征人员的法律。【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10 【正确答案】 礼是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祭祀鬼神祖宗求得赐福而举行的仪式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的、旨在维护宗法血缘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11 【正确答案】 夏礼是夏代体现国家意志的行为规范。它源于氏族社会的“礼” ,在夏代奴隶制国家里被改造赋予了阶级属性和法律效力,从而变为奴隶制国家法律统治的有效武器。【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12 【正确答案】 “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是夏代奴隶制社会
6、的刑事处罚原则之一,意即宁可不按常法审案,也不能错杀无辜。这一原则的实施,对商、周乃至整个封建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13 【正确答案】 大理是指夏代中央最高司法官。【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14 【正确答案】 圜土是指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时期监狱的总称。“圜者,圆也”,即用土构筑圆形监狱以关押人犯。【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15 【正确答案】 “ 王权神授 “是商代的立法思想之一。商代统治者把奴隶主贵族对人世间的法律统治,神化为“秉承天意” ,以使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合法化、神特化,并赋予商王这一奴隶主阶级的总代表以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地位。【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16
7、 【正确答案】 “ 天讨” 与 “天罚“ 是商代的立法思想之一。商代统治者为证明其刑杀和讨伐活动的合理性,将他们在人世间的用刑诡称为奉天行罚与代天讨罪,这种神话宣传具有相当的欺骗性,它为商代统治者掩饰其刑事镇压的残酷性,以及为加强法律制度的威慑力提供了理论武器。【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17 【正确答案】 “ 临事议制 ”是指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案件的处理方式。奴隶主贵族崇尚“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的原则,采取垄断法律不予公布的法律秘密主义,以便统治者随心所欲地断罪施刑,镇压奴隶与平民的反抗。【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18 【正确答案】 汤誓是商汤在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军事命令,用以约束所有
8、从征人员。【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19 【正确答案】 汤刑是商代的成文刑书,也是商代法律的泛称。【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20 【正确答案】 官刑是商代惩治国家官吏犯罪、违纪与失职行为的专门法律,带有行政法律规范的性质。【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21 【正确答案】 “ 民居“之法是商代商汤时期丈量土地、划分居住区域及安置百姓的法规。【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22 【正确答案】 车服之令是商代区别身份的礼仪法令。商汤为区别尊卑贵贱而下的命令,在任命官吏与罢黜官吏的车马服饰上作了区别规定。【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23 【正确答案】 奴隶制社会末期,父权制习惯的变化体现在以下方面:(1)确认部落
9、联盟酋长的权威地位。国语.鲁语中有“禹朝诸侯于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的记述。文献中记载的这类传说,反映了氏族习惯的某些变化,即不但确认部落联盟酋长的权威地位,而且赋予他们临事处置的大权。这类习惯到奴隶制确立以后,则被改造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习惯法。(2)确认保护私有财产的习惯。父权制社会逐步改变了母权制的平均分配传统,规定个人所获猎物为自己私有财产,不归集体分配。此外,按照父权制的习惯,氏族公社的公有财产以及集体掠获其他部落的财产,氏族首领与部落联盟酋长可以取得超出常人的更多份额,不再实行平均分配。(3)确认有关处罚的习惯。原始社会的舜禹时期,特别是大禹统治的时代,氏族公社制度已经走
10、到了尽头,不单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发展到高峰,有关处罚的习惯也发展到顶点。根据文献记载,这一时期确立了不少有关处罚的习惯,左传引夏书说:“ 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上述几个方面只是父权制习惯的变化内容,而不是氏族习惯的全部内容。以这些变化的内容而论,它们已具有法的胚胎性质,但又没有脱离习惯的范畴,更不可能成为国家形态的法。【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24 【正确答案】 大量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证实,夏代已经产生奴隶制国家和体现着奴隶主阶级意志的习惯法。夏启承禹以后,建立夏王朝,用王位世袭制取代氏族禅让制,给原始公社制度以致命打击,并导致它的最终解体。启称王后,沿袭禹的传统,将所辖地区划分为九
11、州,即所谓“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 ”。与此同时,夏奴隶制国家把夏邑作为统治的中心,并按地区的不同部署原有的部落,建立了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武装力量与管理国家的整个官僚体制。此外,还建立了作为国家褓附属物的监狱等强制机关。这一切表明,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在夏代已经形成。伴随夏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制习惯法也同时孕育而生。据史书记载,东夷部族的首领伯益以及与夏同姓的有扈部族都曾起兵反抗。奴隶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与剥削,又造成平民的“ 不服”,以及奴隶们的“作乱”。在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势下,夏代统治者在军事镇压的同时,不得不借助于法律,以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但因夏奴隶制国家初
12、建,没有立即制定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只是将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的氏族习惯,赋以新的性质,上升为国家形态的习惯法。左传中所谓的“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一方面说明夏代借用大禹的威望,增强其法律的威慑力量;另一方面说明,夏代法律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舜禹时代氏族习惯的部分内容。此外,适应阶级斗争与社会斗争的形势,夏代统治者还颁布了一些单行的命令,如甘誓等。总之,处于形成时期的夏代习惯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它的完善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25 【正确答案】 夏代的法律形式有:(1)习惯法。夏代建立之初,习惯法成为当时法律的主要形式,即把原始社会的祭祀鬼神的“ 礼” ,改造成为奴隶
13、主阶级实施法律统治的工具。夏代习惯统治方式,是中国阶级社会诞生以来最早出现的最为简陋的统治方式,这种统治方式的落后性,是由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立法技术的落后所决定的。(2)制定法。夏代统治期间,在沿袭习惯法的同时,也出现了制定法。左传所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就是统治阶级适应形势需要,加速制定法出台的反映。(3)誓。誓是夏、商代君主在战争期间发布的紧急军事命令。正如尚书所载:夏启在平息有扈氏叛乱时,曾于甘地发布“誓” ,以此约束全体从征人员。又如商汤在讨伐夏桀时曾经发布汤誓,用以约束所有从征人员。【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26 【正确答案】 夏代法律内容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1)将原始社会
14、的礼改造成为法律统治的有效武器。礼是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祭祀鬼神祖宗求得赐福而举行的仪式活动,夏启建立奴隶制国家以后,在神权政治法律思想的支配下,将改造后的“夏礼” 与国家的重要活动结合起来,并赋予新的阶级属性和法律效力,从而变为奴隶制国家法律统治的有效武器。(2)法律维护专制王权,镇压各种违背“ 王命“ 和反抗国家统治的行为。夏代统治者出于维护王权的需要,改原始社会的习惯为巩固君权的习惯法。如甘誓所载:“弗用命,戮于社。 ”夏代为有效镇压反抗奴隶主国家统治与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承袭并发展了舜禹时代习惯处罚方式,从而初步确立了奴隶制五刑制度,即墨、劓、剕、宫、大辟。据左传引夏书说:“昏、墨、贼,杀
15、。皋陶之刑也。”(3)规定带有行政法规性质的政典,用以维护奴隶主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据尚书.胤征注云:“政典 夏后为政为典籍。” 这里的政典极有可能是简单的行政法规。夏代政典的制定,一方面说明,中国自有国家产生以来,就非常重视行政法律规范的建设;另一方面又说明,我国古代行政法规一问世,就采取刑事处罚的方式,惩治渎职与失职的官吏,从而反映了我国自古即有的“依法治吏“的悠久传统。(4)确认土地 “国有”的民法内容。夏代更改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度,确立土地奴隶主国家所有制。按照夏代法律规定,王掌管全国的田土,享有充分的所有权和分封赏赐权。这土地归于国家所有的民法内容又直接影响了商、周两代,成为我国奴隶
16、制时代通行的土地所有权的原则。(5)确认征收赋税的各项制度。夏代法律法规中规定了一些调整经济关系的带有经济法规性质的内容。孟子.滕文公载:“夏后氏五十而贡” 。这表明,我国奴隶制国家建立后,曾经及时采取法律形式确立国家赋税制度。【知识模块】 夏商法律制度27 【正确答案】 (1)司法机关和审判制度。夏代中央最高司法官称“大理” ,地方司法官称“士”,基层则称“蒙士”。他们分别掌管夏代中央、地方乃至基层的司法审判工作。以席触不直的神判方式,传说早在皋陶作“士” 时就已经使用过。到夏代奴隶主阶级统治时期,“ 席“字继续被用来宣扬以审判行罚的迷信色彩,从中也多少反映了氏族神明裁判在早期奴隶制国家审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 试卷 国际 考试卷 商法 制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