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42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42 及答案与解析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2007 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欧洲人患上了“资本主义恐慌症”。很多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起马克思的资本论。“ 马克思又成了时尚”这一现象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它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B)它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它属于传统文化,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D)它具有实践性、正确性、开放性和人民性2 下面关于实践本质的说法中
2、正确的有(A)实践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物质活动(B)实践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C)实践是“知行合一” 的活动(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3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 传习录记载:“ 先生 (指哲学家王阳明) 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日: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把人
3、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5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C)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和来源(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的6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并不是所有的真理性认识都能通过实践来检验(B)实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不同阶级、不同的人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7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
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D)真理是绝对的,价值是相对的,真理决定了价值8 下列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解正确的有(A)上层建筑由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组成(B)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C)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意识的“物质的附属物 ”(D)政治上层建筑是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9 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C)先进阶级选择道路(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10 资本
5、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A)用暴力掠夺货币财富(B)用暴力掠夺商人的财富(C)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D)用暴力掠夺小生产者的土地11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应包括(A)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新价值(B)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必需的费用12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A)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B)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C)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D)是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
6、地建立起来的13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三种形式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借贷资本输出(B)国家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输出(D)生产资本输出14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必须(A)用科学理论来武装,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战略任务(B)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发展同步伐(C)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D)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民主制度,有效地监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A
7、)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6 相对论原理证明:物质的质量与能量的统一是可以计算的,时空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物质分布本身。这说明(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17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8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B)能动
8、性(C)对象性(D)任意性19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这一说法属于(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20 恩格斯指出:“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 基础”指的是(A)价值(B)认识(C)实践(D)事物21 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我们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符合人们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经得住思想的批判(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22 “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
9、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段话(A)承认了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B)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C)指明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D)明确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23 在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A)道德、语言学、政治思想(B)政治法律思想、文学、逻辑学(C)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D)哲学、艺术、宗教24 如果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25 平均利
10、润率的形成是(A)不同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D)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26 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A)国际水平分工的形成(B)国际贸易迅速发展(C)基金市场迅速成长(D)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27 20 世纪初,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此论断的理论依据是(A)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B)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C)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28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两者
11、互为前提和基础(B)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C)前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后者是社会价值的体现(D)两者是彼此并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三、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8 关于理性、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的观点,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笛卡儿:关于观念,“ 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 在无数场合中, “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 ”,“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 。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 “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摘自十六一
12、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材料 2“只要是科学,理性就不可能是普适的,非理性也不能加以排除。科学的这个特点要求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 科学如果不频频弃置理性,就不会进步。 ”摘自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材料 3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摘自列宁全集第 43 卷材料 4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摘自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序言29 材料 1 和材料 2 观点的区别。30 分析材料 3、材料 4 的观点,并回答非理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作
13、用。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42 答案与解析一、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B)。选项 D 是选项 B 内容的具体展开。【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类是实践的主体,客观世界是实践客体,所以,实践的
14、本质也可以表述为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B),或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D)。选项 A 把人的实践活动仅仅理解为对自然的适应,就把人的实践活动降低为动物的本能活动,没有看到人对客观世界的积极改造,是不正确的。选项 C中的“知行合一”忽视了知行的差别,取消了知行的先后次序,是错误的观点。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质量互变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选项 AD 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选项 B 体现的是对立统一关系;选项 C 蕴含着事物的现象表现事物的本质的哲理。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4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