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毛泽东认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A)国家的统一 (B)人民的团结(C)道义上的一致 (D)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A)相适应 (B)相矛盾 (C)相一致 (D)又相适应又相矛盾3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开展思想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C)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4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
2、(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5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6 我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这是由改革的(A)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决定的 (B)复杂性决定的(C)长期性决定的 (D)任务决定的7 我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在全面改革中,重点是(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C)文化体制改革 (D)分配体制改革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
3、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9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程度的统一(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D)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10 1980 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 的表述。后来,党的中央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这次中央全会是(A)1981 年 6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B) 1984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 1986 年 9 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D)1993 年 11 月召开的党
4、的十四届三中全会11 经过 30 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谓全方位就是指(A)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B)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C)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产业领域(D)坚持“引进来 ”和“走出去”相结合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
5、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2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有理、有利、有节(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3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4 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敌我矛盾(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人民内部
6、矛盾15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16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统一,为我们提供了必须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的宝贵经验,其中有(A)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B)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
7、革开放结合起来(C)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D)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17 我国过去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下对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C)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D)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18 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个面阐述了社会主
8、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其要点是(A)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B)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C)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D)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B)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C)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
9、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D)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20 邓小平指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A)改革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21 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与第一次革命有明显的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A)两次革命的条件不同 (B)两次革命的内容不同(C)两次革命的对象不同 (D)两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22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
10、革23 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4 “三个有利于 ”标准是(A)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B)对生产力标准的丰富和发展(C)排除姓“社” 、姓“ 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D)“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25 “三个有利于 ”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A)不要把本来姓“ 社” 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 ”而加以排斥(B)不要把不具有特殊的社会制度属性的东西错
11、误地判定为姓“资” 而加以排斥(C)对于确实姓“资” 但合乎“ 三个有利于”的东西要允许其存在和发展(D)凡是合乎“ 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26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构建的制度体系是(A)系统完备 (B)科学规范 (C)运行有效 (D)结构优化27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 (D)三者能够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8 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在正确处理改革
12、、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D)把促进改革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29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其中的经验和主要原则之一。之所以要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因为(A)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B)人民群众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C)改善人民生活
13、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D)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阶段30 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世界的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D)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31 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这是(A)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B)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D)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32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实行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社会主义 改革 对外开放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