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了以下命题,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A)“向外国学习 ”(B) “向现代科学进军”(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D)保护和发展生产力2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这标志着我国(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进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C)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已经完成了从
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 1956 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是(A)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向外国学习的口号(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正确处理农、轻、重三者的关系4 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5 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既反保
3、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D)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6 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A)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B)恢复国民经济(C) “一化三改造”(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7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A)发展生产力(B)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C)专政的方法(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8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4、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B)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9 1961 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提出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是(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D)调整、改革、整顿、提高10 在推动国民经济转 A1962 年至 1965 年的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作用的会议是(A)庐山会议(B)八大二次会议(C)八届六
5、中全会(D)“七千人大会 ”11 1964 年底到 1965 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提出(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B)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四个现代化 ”宏伟目标12 实际上成为 1978 年以来拨乱反正的预演的是(A)“四清运动 ”(B) “二月抗争”(C) 1975 年的整顿(D)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3 “文化大革命 ”结束的标志是(A)1975 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B) 1976 年天安门事件(C) 1971 年林彪事件(D)1976 年粉碎“ 四人帮”14 “文化大革命 ”的
6、性质是(A)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B)文化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C)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运动(D)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1956 年,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的任务,其背景是(A)苏联模式显示了它的威力(B)经济建设上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C)经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D)1956
7、年 2 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必须引以为戒16 建国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重要的文章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 论十大关系(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17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涉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有(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C)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D)中央和地方的关系18 论十大关系(A)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B)在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
8、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C)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D)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19 1956 年中共八大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正确思想有(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C)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D)“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的思想20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包括(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B)计划生产是主体
9、,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C)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D)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21 1957 年 2 月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背景有(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能马上适应(B)党和政府的一些工作部门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C) 1956 年下半年,一些地区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情况(D)国际上出现的波兰、匈牙利事件22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其内包括(A)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类矛盾(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10、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C)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D)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础之间的矛盾23 1957 年 4 月 27 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由于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政地位,有必要在全党进行一次整风运动,其内容是(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教条主义24 1958 年 5 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A)是完全正确的(B)是错误的(C)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
11、求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D)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25 1957 年以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左” 倾错误很快便严重地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 ”26 “文化大革命 ”发生的原因有(A)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处于起始阶段(B)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C)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D)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27 “文化大革命 ”的教训有(A)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坚持以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B)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
12、中心,而决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D)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8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是整个来说,还是取得了重大的显著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A)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C)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D)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2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下列哪些国家共同倡导的(A)中国(B)印度(C)缅甸(D)美国30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A)要把造成“ 六又” 政治局面作为努力的目
13、标(B)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C)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让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31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A)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B)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 走路的方针(C)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D)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32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A)要坚持
14、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对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实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C)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D)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要向科学进军3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反复强调执政党建设,主要内容有(A)警惕帝国主义的“ 和平演变”(B)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C)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D)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
15、人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3 材料2003 年 12 月 26 日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展 110 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我们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
16、实践,人们时如何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34 论述毛泽东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取得重要理论成果及其意义。35 如何正确评价 1956 年至 1976 年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考研政治(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1956 年 4 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
17、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故本题选 C。【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故本题选 D。【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毛泽东在 1956 年 4 月 25 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18、和 5 月 2 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故本题选 A。【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 曲折 发展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