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2 年第 5 题) 毛泽东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 的实际意义在于(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D)只有全面深人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2 (2009 年
2、第 9 题) 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A)经验主义(B)冒险主义(C)机会主义(D)教条主义3 (2009 年第 13 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理论联系实际(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与时俱进4 (2007 年第 8 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5 (2014 年第 12 题) 中共七大政治报告指出:“ 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
3、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这段话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A)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B)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C)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D)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6 (2011 年第 5 题)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7 (2008 年第 9 题)1927 年 9 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
4、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A)党指挥枪(B)官兵平等(C)拥政爱民(D)一切行动听指挥8 (2007 年第 9 题) 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兵民是胜利之本(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9 (2006 年第 9 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
5、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10 (2008 年第 10 题)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11 (2015 年第 5 题) 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A)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12 (2007 年第 10 题)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
6、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13 (2015 年第 6 题)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B)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D)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14 (2010 年第 5 题)198
7、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A)生产力落后(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5 (2013 年第 8 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 2020 年,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 2010 年翻一番的同时,还要实现翻一番的是(A)城乡居民人均收入(B)城乡居民可支配收人(C)国民收入(D)财政收人16 (20
8、10 年第 6 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A)增强综合国力(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7 (2013 年第 22 题)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
9、(A)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C)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8 (2011 年第 21 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的一脉相承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C)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19 (2010 年第 21 题)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B
10、)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的发展模式20 (2008 年第 25 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C)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1 (2008 年第 29 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
11、)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2 (2006 年第 28 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3 (2009 年第 25 题)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A)正确的革命道路(B)科学的指导思想(C)坚强的领导力量(D)崭新的奋斗目标24
12、(2009 年第 26 题)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民族的”是指(A)反对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C)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D)为全民族中 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25 (2009 年第 27 题)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A)“毕其功于一役 ”(B) “二次革命论”(C) “无间断” 革命(D)中国革命分“ 两步走”26 (2007 年第 25 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是(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3、(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27 (2006 年第 25 题)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 反对本本主义(C) 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28 (2012 年第 21 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29 (2009 年第 28 题)20 世 50 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A)社会主
14、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0 (2006 年第 27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中国进人新民主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31 (2012 年第 29 题)1957 年 2 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
15、决(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2 (2008 年第 36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 1927 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三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
16、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 )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 年 1 月 30 日)(1)毛泽东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
17、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什么问题?(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如何看待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33 (2009 年第 36 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社
18、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年 2 月 27 日)材料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
19、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
20、的中心任务。摘自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 年 3 月 30 日)(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毛泽东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求对中国的实际要经过全面深刻的调查研究才能找到其内部的规律。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
21、种方法,就是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显然,只有全面地、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隐含在事物中的规律性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题目强调“调查研究”,没有涉及先进理论,更未涉及综合方法,因此 A、B 不符合题意。C 没有 D 贴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时,曾经出现过一些错误倾向其中主要是主观主义的错误倾向。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和 30 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
22、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曾经统治中央很久。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都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而作的,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正确的哲学基础。实践论阐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露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的错误。矛盾论阐述了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揭露了教条主义不懂唯物辩证法的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
23、发展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此,只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所有理论的精髓,A 、B 、D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 【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
24、结合,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故 C 正确。本题 A 的意义在于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B 的意义是实际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在重大历史关头挽救了党、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D 的意义主要是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A、B、D 不符合题干要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50774.html